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780602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答案附翻译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宋 苏洵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天下之人,毛发丝粟之才,纷纷然而起,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缺乏以自奋于其间,退而养其心,幸其道之将成,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 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波于小官。洵时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

2、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其始也,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姑养其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何伤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那么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时复内顾,自思其才,那么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 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

3、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假设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执事观其如何嘻,区区而自言,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北京出版社,有删改 4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度思量 B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间离间 C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胜超过 D然犹未敢以为是也是这样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达苏洵“读书益精”的一组是 3 分 姑养其

4、心,使其道大有成,而待之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假设人之言固当然者胸中之言日益多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 A B C D 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p 和概 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A欧阳修与范公、富公等被贬谪到各地的时候,作者的道德学问还未修成;当他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后,就经常神情恍惚地忧愁仰天叹息,非常绝望。 B作者认为,以前众多的君子因有好人推荐才被朝廷任用,所以只要世上有好人,自己就可以修好心性,使道德学问有所成就,等待任用,不会有遗憾。 C作者你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一直到二十五岁才读书;此时,他明白自己年纪大了,于是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总是认为自己的学问差得太远

5、。 D作者在求学过程中,曾经烧光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再取出论语孟 子,韩愈等圣人、贤人的文章整天阅读,时间长了,读得更加精通,胸中豁然明朗。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尹公驰骋上下,用力于兵革之地。 2如其不然也,吾何忧焉 3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参考答案 4 D是正确 5 B是写自己的愿望;是写自己开始读古人书;是要欧阳修理解自己的苦心 6 C后一个分句表述有误,应该是“没有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别人不如自己,就认为自己的学问可以了” 7 1尹公在朝廷上上 下奔波,在战场上效力。得分点驰骋、兵革、句式 2假设不是这样,我担忧什么呢得分点

6、如、然、句式 3不理解内情的人,又会以为我是在自卖自夸,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得分点知、以为、求人、知己 附【参考译文】 我本是平民百姓生活贫困,常常私下里感慨。认为天下的人,不可能都是贤明的,不可能全都是不贤明的。正直的君子活在世上,有聚合就一定有别离,有别离就一定有聚合。以前天子有意把国家治理好的时候,范公任宰相,富公作枢密副使,您和余公、蔡公当谏官,尹公在朝廷上上下奔波,在战场上效力。在 那个时候,天下的人,哪怕仅有一点才能,也纷纷地起来,聚合在一起为朝廷出力。可是我估量自己是一个愚钝鲁莽没有用处的人,不能和他们一道发奋出力,于是就退下来修养身心,希望自己在道德学问方面有所成就,可以使我再

7、次和当是的贤人君子相见。不幸的是道德学问未修成,而范公向就被贬谪到西边,富公被贬谪到北边,您和余公、蔡公被贬到各地,而尹公也失去了权力,为小官的事务奔忙。我当时在京师,亲见这个事,神情恍惚地经常仰天叹息,认为你们已经分开了,即使道德学问有所成也没有引以为荣的地方。后来又屡次自思,想到以前众多君子可以被朝廷任 用,开始一定有好人推荐;如今,也一定有小人离间他们。当今世上再也没有好人也就罢了。假设不是这样,我担忧什么呢。暂且修好我的心性,使自己道德学问有所成就,等待任用的日子,又有什么阻碍呢 我少年的时候,不学无术,到了二十五岁才知道读书,与一些有学问的人交往。年纪一样大了,又不能做到潜心学习,砥

8、砺自己的德行,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反而看得与自己一起学习的人,都超不过我,就以为自己的学问可以了。后来,我感到文思越来越窘困,然后拿出古人的读,才开始觉得他们遣词立意与自己不同。当时再回头来看看自己,思量自己 有多少才能,就又觉得好似不应该停留在这样的程度上。因此烧光了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取出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的文章,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那里,整天阅读这些文章,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开始的时候,深化钻研它们的实际内容,感到迷惑烦恼,阅读多了那些文章,又令人吃惊。等到时间长了,读得更加精通,而我的胸中也豁然开朗起来,似乎觉得人的言论本来就应该这样,然而,就是这样也还不敢写出我想要说的话。时间久了,胸中积累的话越来越多,不能自我控制,就试着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反复诵读古人的书便觉得文思泉涌,写起来容易 多了,然而就是这样也不敢自以为是。近来所写的洪范论、史论总共七篇,您看怎么样唉我一个小人物,这样自我介绍,不理解内情的人,又会以为我是在自卖自夸,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我只是希望您理解我多年来的苦心,像我这样做绝不是偶然的,愿您察明我的心意。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