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7801429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己亥杂诗(其五)的诗意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 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己亥杂诗 (其五)的诗意,欢迎阅读借鉴。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诗、诗意满怀离愁而对夕阳西下,鸣鞭东指从此浪迹天涯。凋落的花朵仍然有情有意,化作春泥培育出新的鲜花。赏析(一)这诗作于1839 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诗人辞官南归 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 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 交

2、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 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 1840年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 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 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二)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 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 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诗中的“落红”、“化作”两句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 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 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

3、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 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 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 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 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 肺腑。(三)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 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 是轻松愉快的,毕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笼,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 一番作为。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 有“吟

4、鞭东指”;既有白日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 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荷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 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四)“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离京时,他目睹 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 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 “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以 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可见忧愁之深。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 选在了傍晚,马致远散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晚景衬托离愁。诗 人通过喻、衬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吟鞭东指即天涯”本句虽无愁字,但是 也能够表现诗人离京之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马鞭一挥,离京远去 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 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 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 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诗人以落花有 情自比,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 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