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00071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防汛专项施工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位于大竹林-礼嘉组团F标准分区,金渝大道以南, 渝武高速以西,金州大道以北,起点接金通大道,终点接横六路,道路等级为城市 次干道。全长约。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0km/h,标准路幅宽度26m, 双向四车道。根据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为避免道路K0+420K0+510段路基回 填对轨道墩柱产生偏压及K1+800段需跨越的河道,两段均采用桥梁的结构形式减 少对轨道及行洪的影响,桥梁工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通海十九路1#桥:2X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通海十九路2#桥:30m+37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以上工程的具体设计

2、内容包括: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台、桥墩、承 台、桩基、伸缩缝、支座、支座垫石及垫平块、桥面铺装、桥面排水、人行道、桥 台搭板及台后挡墙等。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重庆北部新区土地整治储备中心代理业主: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勘单位:重庆市勘测院、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厦门高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四川龙申建设有限公司二、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1) 、K0+000-K0+580 段地形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道路沿线大部分为原始地貌区,局部经人类活动改造形 成施工区,地形总体较平缓,起伏较小,纵向总体坡角一般5 10。沿

3、线地面高 程226258m,地形相对切割深度一般1030m。(2) 、K0+580-K2+064 段地形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面高程,相对高差,总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地形总 体上呈“波浪状”起伏,地面坡角多在119。之间,局部极个别地带因修建渝武 高速等人类活动形成坡角2332。的边坡。2、气象特征(1)K0+000-K0+580 段气象特征气象:测区属亚热带气候区,具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温差大、多雾、冬暖 春早、夏季酷热多旱、主体气候明显等特点,大气降水以降雨为主,雪雹少见。 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C,极端最高气温43C(2006年8月15 日),极端最低气温C(1975

4、年12月15日),最冷月平均气温C,最热月平均气温C, 最大平均日温差C。1959年1998年历年最大日降水量(2007年7月17日),历年 一小时最大降水量(1984年6月24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大气压,年平 均风速秒,年最大风速s。水文:拟建道路场地内无常年溪水、河流,分布有少量季节性水沟。里程K0+160 处为一渔塘,该渔塘已废弃无蓄水。(2)、K0+580-K2+064 段气象特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 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较少的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C,最热月(8月),极 端最高气温C(2006年8月15日),多年年平均气

5、温C,最冷月(1月),极端 最低气温C (1925年12月15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降雨量1185mm, 多年最大年降雨量,多年最小年降雨量,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 量的70%,且常有雷阵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mm。春冬多雾,雾日最长达148 天。因大气污染,时有酸雨、酸雾发生。常年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s,最大风速s, 以偏西北风为主。线路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K1+K1+800为九曲河,勘察期间九曲河流量约s,由于汇水面积较小,雨季时 水位上涨较小,最高洪水位约。通海十九路道路设计桩号K1+ K1+设计2#桥梁上跨 现状河沟,九曲河最高洪水位低于桥梁设计标高,对

6、拟建工程的影响小。3、工程地质构造(1)、K0+000-K0+580 段地质构造勘察区位于磁器口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向280,岩层倾角812。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地应力条件简单,应力水平极低。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根据场地基岩露头地质测绘调查,基岩内裂隙发育程度为不发育,岩体呈块状 结构。层面结合差,层面局部充填粘性土。主要发育有2组裂隙:裂隙J1 :倾向195202,倾角7075,裂隙间距,裂面平直,局部有粘性土 充填,延伸长度,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裂隙J2:倾向110120,倾角6470,裂隙间距,裂面平直,局部有粘性土 充填,延伸长度,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基岩面起伏情

7、况:拟建场区范围内基岩埋深,基岩面坡角08为主,总体 较平缓,局部较陡处25左右,岩土界面总体起伏较小。(2)、K0+580-K2+064 段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悦来向斜南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产状275OZ13O。岩层面结合程 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勘察区西侧基岩中可见2组构造裂隙,分别为: 组裂隙:135Z82 ,裂隙宽23mm,产于砂岩层中,延伸26m,间距 3m,无充填,裂面干燥、干净平直,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 组裂隙:50N85,裂隙宽12 mm,产于砂岩层中,延伸15m,间距为, 无充填,裂面干燥、干净平直,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拟建场地内无断层及构造破碎带通过。未见

8、次级褶皱,构造简单。4、水文地质条件(1) 、K0+000-K0+580段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地下水主要受大气 降雨补给,沿线大气降水丰沛,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一般情况下,第四系松散层 含孔隙水,砂岩含孔隙裂隙水(主要为裂隙水),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根据沿线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沿线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2) 、K0+580-K2+064段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处于斜坡地带,现状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场地地形有利于地表水与地下 水的排泄。场区内人工填土为透水层,粉质粘土和泥岩为隔水层,砂岩裂隙不发育, 为

9、弱透水层,泥岩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赋存条件差,主要为雨季第四系土层暂时 性少量上层滞水或赋存有少量基岩风化裂隙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线路穿过 地区地下水,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层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大类。现状地形总体为东高西低,地形坡度角147。场地地形有利于地表水与 地下水的排泄。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大部形成的地表水多顺坡 向南地势低洼处排泄,局部向下渗透,在土层内形成孔隙潜水;局部孔隙潜水向基 岩面径流,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中,形成基岩裂隙水。地下水贫乏,沟谷底部有地 下水存在,水量受地表水体及大气降水补给,分布无规律,水量变化大。5、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调查访问及本次

10、勘察结果,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危岩崩塌、 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勘察区特殊性岩土主要为素填土。素填土 (Q4ml )局部分布场地内施工区,钻探 揭露最大厚度左右。三、设计概况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梁结构、给水、排水、箱涵结构、照明、电力 及交通工程,项目总造价约为元,施工总工期为720日历天。K0+路段。道路从轨道6号线黄桷坪至礼嘉段高架区间墩柱间下穿过,设计采 用桥梁的形式架空通过。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轨道墩柱不要受雨水影响。 K1+740-K1+段上跨现状九曲河河道,也采用桥梁的形式架空通过,在桥梁施工过程 中应保持九曲河河水的畅通,避免行洪对桥梁支架地基的影响

11、。四、雨汛情等级分类根据气象局提供的相关资料,雨汛情分为一般汛情、重要汛情、重大汛情和极 端天气汛情四类。一般汛情:中雨,24小时降水量在哑以下;重要汛情:中到大雨,24小时降水量25哑哑,或者24小时平均风力在8 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重大汛情:大到暴雨,24小时降水量50哑哑,或者24小时平均风力在10 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极端天气汛情:大暴雨以上,24小时降水量100哑以上,或者6小时内平均风 力12级以上;第二章、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2、工程设计施工图文件(含:工程施工图纸及说明,施工图技术交底及施工图 纸会审纪要)及地质勘察资料。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

12、、根据工程所在地和历年雨季降雨情况;及重庆市北部新区气候、季节变化资 料。5、为加强项目部防洪防汛工作,便于配合上级单位及当地政府共同抵御自然灾 害,降低灾害损失,设计及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示的规范、技术标准及其他有关规范、 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5)、国家防汛应急预案(6)、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7)、抗旱条例(8)、重庆市防汛抗旱条例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二、编制原则汛期将至,充分认识到防洪防汛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紧迫性,杜绝防洪安 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坚决做好防洪防汛措施的落实。1、

13、充分按照设计施工图及施工规范,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2、实事求是,突出重点,施工方案实际可行;3、严格执行本公司的管理体系、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4、推行标准化管理,达到安全、文明、整洁、高效的目的。第三章、防洪防汛内容及分布一、防洪防汛的主要内容防洪防汛工作主要内容:根据防汛抗洪工作的要求,认真贯砌“预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时间情况,我项目部防洪防汛的工作重点如下:(1)、成立防洪防汛专项应急救援领导小组。(2)、接受甲方防洪防汛指挥,配合防洪防汛工作;(3)、做好防洪防汛物资设备的储备,成立防洪防汛应急抢险队,并接受上级部 门检查。(4)、定期检查本工程工地防洪防

14、汛设施,工程施工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5)、及时向甲方及上级部门汇报防洪防汛工作情况。(6)、及时接收气象信息,安排好防洪防汛应急值班工。二、防洪点位的确定及分布1、根据通海十九路道路及配套工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所示,当雨水来临时, 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流入工程施工区域内,导致施工作业面无法进行正常施工。(1)、6号线轨道交通遂道内排水沟收集的雨水、地下水及坡面地表水流入1号桥 桥梁支架地基及道路施工区域,影响桥梁及路基施工。(2)、道路桩号K0+715、段渝武高速涵洞收集渝武高速、排水沟、坡面的雨水及 地表水流入施工区域,影响路基施工。(3)、道路桩号K1+260及K1+400段渝武高速涵洞收集

15、的雨水、地下水及地表水 流入排水箱涵施工区域,影响箱涵及路基施工。(4)、九曲河河道收集的雨水、地表水、排水流入2号桥施工区域,影响2号桥 桥梁支架地基及路基施工。现阶段我施工方正完善坡顶、坡脚排水沟施工,当雨水来临时可通过已建排水 沟、截水沟流入集水井坑内,在及时采用抽水泵把水抽至市政排水检查井内。或直 接排入己建的金通大道涵洞。第四章、防洪防汛组织管理机构一、防洪防汛领导小组1、组织工作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管理人员和分包项目经理为组员的施工现 场雨季施工领导小组,将方案编制、措施落实、人员教育、料具供应、应急抢险等 具体职责落实到主控及相关部门,同时明确各责任人;领导小组对施工现场三防的 工作全面负责,具体实施现场三防工作方案的条款,对各分包公司劳动力、特殊工 种、重要部位的工作进行指导布置;制定合理的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并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出现的险情,并在第一时间及 时上报,建立各级责任制,并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李翔副组长:桑茂伦、王学知、宋家武、何强组 员:郑明军、杨春华、黄坤富、冉建川、刘志勇、王浩、彭位、范会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