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0004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4 学时#教学目标: 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历程与一般特征, 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 特征及其表现。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教学重点: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表现。 教学难点:理解幼儿前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课外活动:到幼儿园观察婴班儿童活动的有意性和无意性程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 现出来的典型特征。 儿童年龄特征是儿童所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 包括儿童 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其中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指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儿童

2、心理年龄 特征是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 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 征。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 要强调年龄特征 : 一方面, 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 为基础 , 年龄越小 , 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 , 而生理成熟受 年龄影响 ; 另一方面 , 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 , 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 时间, 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 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 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的心理年龄 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 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典型

3、特点 , 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 有这些特点;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代表该年龄儿童本质的心理特点 , 而不代表各 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在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问题上 , 更应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 样性、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谈话引入】“六、一”是儿童的节日, 你们知道儿童是指哪一年龄阶段的孩子? 你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时是属于哪一年龄阶段?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问题讨论】1、儿童的年龄特征会不会发生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是指儿童在各年龄阶段中具有的一般的、典 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

4、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使都在幼儿时期, 年 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把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分别放在一个活动室里,室内有小椅子、衣叉 等物体,告诉幼儿:如果你能拿到悬挂在空中的风铃,那么,这个风铃就归你所 有。结果发现,幼儿都喜欢伸手去拿, 但当他们拿不到时, 却作出了不同的表现: 大班幼儿往往能在活动室里寻找物体, 解决面临的问题, 比如,站在椅子上去拿、 用墙角的衣叉去够;小班幼儿常常急得乱蹦乱跳, 发现地上的小椅子时, 就来“开 汽车”,发现墙角处的衣叉时, 就用它当“马骑”;中班幼儿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的

5、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 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 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 幼儿记 住的事物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 知。2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 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但是,56岁的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个阶段,幼儿 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掌握等有所发展, 初步的抽象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 他们回 答问题时,

6、不单从表现现象出发, 而能从较抽象的方面来推断事物的因果关系。儿童在做中学, 做中成长。通过动手操作, 儿童逐渐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掌握基本概念。比如,一个 2 岁的婴儿,面对放在眼前的 2个牛奶盒,不能说出 哪个较大,哪个较小,或一样大,但他通过尝试、探索,把 1 个盒子放在另 1 个盒子的上面或下面、里面,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理解空间关系,发展逻 辑推理能力。再如,当 4 岁的幼儿具有了木头会在水面上漂浮,石头、铁棒会下 沉的知识以后。向他呈现一个小铁盆,要他回答“这个铁盆是漂浮还是下沉”的 问题时,他仍会感到很困难, 但如果给他提供一池水, 为他进行探究活动创造条 件,幼儿就能容易

7、作答: “当铁盆没有进入水时,会漂浮;当铁盆进入很多水以 后,就会慢慢下沉。”并明白这是因为漂浮的方式不同所导致的道理,从中扩展 到理解用很重的钢铁制作的船在海上漂浮的原理。(一) 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1、 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 认识过程以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作任何努 力、 自然而然地进行。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 现非常突出,特别 是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象等心理活动中。他们往 往不能自觉或专门地去记住一些东西, 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 记住。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 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 儿的心理活动易

8、受情绪和影响。 幼儿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 一般能够接受任务, 坚持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也较好,反之,如果幼儿情绪很低, 不愉快,活动效果就较差。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 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 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 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3 岁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婴儿期( 0-1 岁)【问题讨论】你们接触过许多 1 岁以前的孩子,能否描述这个年龄阶段孩 子的特征?并概括出 1 岁以前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 称为婴儿期。

9、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 开始萌芽的阶段,又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 【问题讨论】孩子什么时候出现心理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出现的?( 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无条件反射是建立条件反射的基础。 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 是在无条件反 射的基础上建立的。虽然儿童出生时已有多种无条件反射, 但是,无条件反射对适应人间生活 有很大的局限性。 条件反射的出现, 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 适应新生活需要的 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 条件反射的出现,可以说是心 理发生的标志。儿童出生后不久,就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孩子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能力, 例

10、如一切学习,都是条件反射活动。又如,妈妈每次给孩子喂奶,都是把他抱在 怀里,经过多次强化, 被抱起来喂奶的姿势, 和奶头在嘴里吃奶的无条件反射相 结合,新生儿就形成了对吃奶姿势的条件反射。由此可见, 孩子从新生儿期开始, 就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学习, 发展各种心理 能力。正因为这样,从孩子出生时起就要注意对他的教育。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 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 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 和视觉、听觉的集中。孩子是人, 他们从出生时开始, 就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这是人类特 有的需要。新生儿和别人的交往,是通过情绪和表情来实现的。(2)动作不断发展儿童动作发展有下面一些规律 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

11、部的、准确的和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身体的粗大动作的发展, 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在生后一年多的时 间里,婴儿学会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这时期为婴儿准备一些适 宜的玩具,对于促进他的动作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最初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掌握语言的准备 情感的发展和最初的社会性萌芽婴儿的眼睛视线可以追随着物体移动, 而且会主动寻找视听的目标; 会积 极地用眼睛寻找成人, 还会主动寻找成人手里摇动着的玩具。 他听见说话声或铃 声时,会把身体和头转过去, 用眼睛寻找声源。 他也会凝神地倾听洗衣机脱水的

12、婴儿早期的孩子,往往主动发起和别人交往。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了。认生 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满半岁以后,婴儿喜欢发出各种声音。这时的声音和以前不同,音节比较清 楚。他可以发出许多重复的、连续的音节。910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够听懂一些词,并按成人说的去做一些动作,如成人 说:“欢迎”,他拍拍手;说“谢谢”,他拱拱手。婴儿开始主动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示不同的意思。许多事例说明, 6个月之前的孩子离开亲人,困难较少,而将近 1岁时离 开亲人,分离焦虑就相当明显。 分离焦虑, 即亲人离去后长时间哭闹, 情绪不安, 就是依恋关系遇到障碍的表现。(二

13、)幼儿前期( 1 3 岁)【问题讨论】1、1岁孩子最重要的动作发展是什么?(学会直立行走)有什么样的特点?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13 岁幼儿出现了哪些新的心理现象?1、动作逐渐完善 学会直立行走 使用工具1岁以后, 孩子逐渐能够准确地拿东西。 2 岁左右, 就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孩 子使用工具的能力。 在培养孩子爱做事的同时, 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要十分重视安 全问题。1、出现新的心理活动 会说话 想象开始萌芽 思维的出象人类所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 2岁左右开始真正形成的。 1 岁前只 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 1岁到 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 1 岁半以后,孩子有一 个似乎是突然开口的时期,

14、一下子说得很多,说得很好。 2 岁左右的孩子,虽然 说话不成句,但总是喜欢叽叽咕咕地说话,更喜欢模仿大人说话。人类典型的认识活动是思维。 思维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这时孩子出现了 最初的概括和推理。 比如,能够把性别不同、 年龄不同的人加以分类, 主动叫“爷 爷”、“奶奶”或“哥哥”、“姐姐”。与此同时,想象也开始发生。 2 岁左右,孩子已经能够拿着物体进行想象 性活动,出现游戏的萌芽。比如:拿着一块长形的小积木,他会放在头上擦,想 象着用梳子梳头。3、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孩子进入第二个年头,就不像1岁前那么顺从了。特别是23岁时,他有 了自己的主意,往往“不听话”了。比如, 1 岁多的孩子,走

15、路还摇摇晃晃,却 要到处走,到处钻,见到东西就扯,见到小洞就抠。 2 岁左有,外出走到街上, 他不愿总是让妈妈领着走, 而要自己跑跑跳跳, 时而蹲下捡块小石子当 “手榴弹”, 时而捡根小树枝当 “枪”使。这是孩子出现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开 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三)34岁从 3 岁到 6 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 称为学前期, 又因为这是进入幼 儿园的时期,又称为幼儿期。1、34 岁(1 ) 生活范围扩大幼儿 3 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环 境幼儿园。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有更多老师、同伴的新环境。( 2)情绪作用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 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小班儿童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说什么 也不听。如喜欢哪位老师,就特别听那位老师的话。小班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看见别的孩子都哭 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老师拿来新玩具,马上又破涕为笑。(3)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 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 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 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 套。在教育工作中,多为儿童树立模仿的样板。教师常常是儿童模仿的榜样,因此,应该时刻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