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79995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 摘 要:“变式训练”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途径,因而教师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变式训练;类型方法;应用举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做题往往停留于机械模仿,不会独立思考,当问题的形式或题目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变式训练类型方法应用举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学

2、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呢?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合理利用变式训练能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中国所谓变式训练就是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探究问题,采用变式方式进行技能与思维的训练叫变式训练。“变式训练”是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途径,因而教师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讨论和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然变式不是盲目的变,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遵循学

3、生认知心理发展,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归纳、总结,我认为变式训练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一题多变,举一反三 教学中重视对例题和习题的“改装”或引申,通过对这类习题的挖掘,最大可能的覆盖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例如: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 (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ADCCEB;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BE具有怎样的等量

4、关系?请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由上面证明知道,当A,B在MN的同侧时,有DE=AD+BE,当A,B在MN的异侧时,有DE=AD-BE,DE=BE-AD此题表面上是证明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实质上是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这个不变的结论,就可以猜想到三条线段DE,AD,BE的大小关系了。 以上只是结合教学实例简单地介绍了“变式训练”的应用,其实在我们教学中处处存在变式,利用“变式训练”提升教学实效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解题思路,提高了数学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多题一解,求同存异 许多数学练习看似不同,但它们的内在本质或者说是解题的思路,方法都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这类题目的收集,比

5、较,引导学生寻求通法通解,并让学生自己感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3,0)、B(1,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y= -x-3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A、C,并且经过点B(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1,0)、C(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且在y轴上的截距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1,m)、B(n,4)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求这两个函数

6、的解析式。 变式题的教学,先让学生议练,教师在知识的转折点上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点拨,在思路上为学生扫除障碍。 三、一题多解,殊途同归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分析同一道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例1:证明一条线段是另一条线段的2倍时,有如下一些途径: (一)作短线段的二倍线段,证明二倍线段等于长线段; (二)取长线段的一半,证明一半的线段等于短线段; (三)如果长线段是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取斜边上的中线,证明斜边的中线等于短线

7、段; (四)有四个以上的中点条件时,考虑能否通过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等等,当然对这些途径,都应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寻找。 这一题的设计体现了过程教学,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有目的的教学。既可巩固强化解题思想方法,又让学生通过一解多题,抓住本质,触一通类,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变式训练,可以把一个看似孤立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向外扩散,并形成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列,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去寻找解类似问题的思路、方法,有意识地展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

8、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同时,通过变式练习,学生不再需要大量、重复地做同一样类型的题目,真正达到了教育界所倡导的“轻负高质”,同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和谐,奇异与美妙,收到极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思维教育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程松青,黄萍.中学数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 3.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训练 初中数学中“变式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训练分析 例谈“变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初中数学变式训练题的类型 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中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浅谈变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