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教学反思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9991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命题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命题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命题教学反思(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命题教学反思对于命题的结构,可让学生先自行观察,或同位讨论讨论,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在数学中,许多命题是由题设(或已知条件)、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命题通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例如命题“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的题设是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结论是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有的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可以将它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就可以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了.例如,命题“对顶角相等”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

2、角相等.”对于命题的题设与结论不十分明显的,区分它的题设和结论是个难点,学生在解答时可能会出现“如果对顶角,那么相等”这类错误,这是由于学生语言知识不够引起的,教师讲解时可提醒学生,在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字词,但不要改变原意.对于真命题要注意强调“结论一定成立”中“一定”的含义是无一例外,总是正确的,而假命题就不能保证总是正确的.对于定理的理解可向学生说明,并不是所有真命题都是定理,只是选择了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命题作为定理,以它们为依据推正其他命题,定理在课本上是用黑体字印刷的总之传统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师问生答的问答式教学。教师问得浅显直露,无思维价值,探

3、索的空间太小,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师问生答,似乎是启发式教学,实际上是灌输另一种表现形式。久而久之,学生就懒得思考,从而导致其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探索性思维就泯灭了,哪里还有创造能力?在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一直处于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行实验等问题状态之中,学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才会在不同意见或见解的相互碰撞中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创意的做法或观点得到他人的认同而产生强烈的心理满足感与成就感,才能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学会竞争与合作,增强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的实

4、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具体案例,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因此,我觉得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要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4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6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