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基本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798516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表演基本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舞蹈表演基本训练舞蹈表演基本训练冷永铭内容提要:该文首先强调,表演技艺是舞蹈演员必修的基本功。作为“基本功” 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应包括 8 个方面:1心理素质和体验技巧训练;2“手眼 身法步”的表演技能训练;3感觉训练;4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的能力训练:5艺 术思维和艺术创造的能力训练:6成品训练:7学习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8表 演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育。该文一再强调,表演课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很强 的独立学科,有它自身的训练系统:要有效地进行表演基本功训练,教师要研究 每一个表演元素和技术方法,并寻求最佳训练途径和手段,使学生具有创造角色 形象的能力。一、表演技艺是舞蹈演员必修的基本功在舞蹈

2、表演实践中,我们常常见到两个身体能力、技巧相近的演员表演同一个 作品,个令人心旷神怡,经久不忘,个却不能打动观众的心。为什么他 们表演的效果有着如此悬殊的差别,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艺术创造的活动,是创造者动心动情的活动。角色的思想情感如同一个人的血 液,呼吸样,使他具有生机。没有思情感的注入,就不能塑造出气韵生动、棚 棚如生的艺术形象。角色的思想情感平淡,就像一个贫血病人一样的苍白无力。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不深则无以惊心而动魄”,就是这个道理。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造型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和形象塑造, 都要以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为基础,而不是堆砌一些无机的单一动

3、作。舞蹈的动 作、姿态是由一定的情感线、视象线穿织而成的有机整体。情感离开动作则无以 体现,动作离开情感则无所表现。这就要求舞蹈演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形体基本功, 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表演基本功。既要努力于形体技术的高度解放,同时也要努力 于心理技术的深厚修养,要学会运用这些心理、形体技术去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塑造艺术形象。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不满足那种肤浅的外在表演,要求舞蹈艺术 反映生活与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更加深化。从舞蹈创作角度来看,对题材的“可舞 性”也有了新的理解,过去多从人们的外在行动叫,去寻求舞蹈创作题材,而今 已深入到人们的山心世界中去寻觅,去开拓,将人们不可视的思想、情感、

4、感觉 等心理意识。展示为可视的舞蹈艺术形象,大大开辟了舞蹈艺术的人现领域。舞 蹈和舞剧创作的发展,对舞蹈演员的表演艺术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可是长期以来,舞蹈专业单位缺乏系统的表演基本功训练,一些同志对舞蹈表 演训练存在着某些片面的认识。如认为:情节型的舞蹈须要表演:有些虚拟写意 型的舞蹈,内容比较抽象,主要看舞姿动作技巧,表演并不那么重要。其实,虚 与实,抽象与具象是辩证统一的。艺术中的虚,绝不是空虚,虚的手法为了囊括 更充实的内容,更深遂的意境,为观众提供更广阔的想象天地,虚的手法也是为 了内容的更加深化与升华。优秀的虚拟写意型舞蹈都有独特的形式结构。它是作 者兴之所至率意为之的,其形式

5、必然打上某种心灵意象的烙印。因此有些看来似 乎抽象的形式,并不是空洞的。演员只有善于从抽象的形式中捕捉心灵意象的生 动具象,并将具象升华为具有内在神情的抽象,才能深入地体现出作者心灵所把 握到的对象的本质。可见,虚拟写意型的舞蹈表演难度更大,程度更高,越发要 求演员对作品精神内核的理解和生命节奏的探索,越发要求演员具有精湛的表演 艺术。有的同志认为表演虽重要,但它不属于舞蹈演员基本功训练的范畴。其实,舞 蹈表演艺术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它自身的训练系统和规律。表 演技艺不仅是戏剧演员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应是舞蹈表演基本功 训练的必修课程。其道理是明显的,比如舞台情感问题

6、,就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 题。演员在艺术创造中,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异,情感变化万千,如何能将各种 情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用舞蹈手段体现出来;如何掌握好角色情感和演员 情感的关系,在一个躯体内经历双重精神生活:如何在多次上演的节目中,避免 机械地重复“外形结果”,保持对角色的情绪体验,保持节目的艺术青春,甚 至诸如听、看、想这样一些生活中简单的意识现象和生理反映,要在舞台上再创 造,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技术问题。又如舞蹈表演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每个演员 虽不同程度地具有创造潜力,但潜力不等于能力,通过表演训练,增强演员艺术 思维和艺术创造的能力,使他们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再如舞蹈艺术的舞蹈 性

7、、音乐性、虚拟性、写意性等特点都必然对表演的内外部技术提出特有的训练 要求。表演技艺还是一门特殊的心理学,要让演员学会分析各种人物的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生理机制以及演员心理、角色心理、观众心理的有机联系。对于 这样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进行严格系统的表演基本功训练,而依 靠演员在舞蹈排练与演出中去摸索,自然成长,对多数演员采训:其探索的道路 将是漫长的。以往有的演员由于缺乏表演基本功训练,虽然身体技术技巧年龄均 处于黄金时代,可是心理素质却处于自然形态,常常是动身易动心难,难以进入 美好的创作境界。仃的演员经过长期的工作锻炼,待表演有了一些经验,掌握了 某些表演技艺,可是年龄也很可

8、观了。甚至行的演员表演上还没有开窍,他们的 舞蹈艺术生命就已经到了极限,因而影响到人材培养的“成熟期”和“成活率”。 由于缺乏表演基本功训练,还影响工作效率和艺术质量。我在与舞蹈界同行们的 交淡中,不少编导同志感到挑选技艺双全的演员比较困难,排练中最吃力的往往 是表演问题,一些简单的表演要求,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还不能达到理想程度。 实践告诉我们:认识的不全面,导致训练结构的不全面,训练结构的不全面,又 导致演员表演技能的不全面。影响演员创造力的更好发挥。因此,表演技艺应该 是舞蹈演员必修的基本功之。二、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的主要内容 舞蹈演员在表演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技术问题?需要哪些内外

9、部素 质、技能?舞蹈表演有哪些主要特征,如何在训练中体现这些特征?是我在组编教材 中反复思考的问题。我初步没想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应包含如下主要内容: 1心理素质和体验技巧训练 高度适应,高度可塑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体验技巧是舞蹈演员“情动于中”的 技术保证,内心情感是身体各部表现力的内在基础。表演教学中,每个部分的训 练都离不开心理素质、体验技巧,它是表演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音乐性,舞蹈性、虚拟写意性等舞蹈表演特征不仅表现在外部技术上,同时也 表现在内部技巧上。我们常说的舞蹈表演的乐感,并不是只要演员在音乐中,动 作就一定会有,也不是音乐+情感=乐感。舞蹈表演的音乐性要求演员的舞台情感 音乐化

10、,音乐在演员心中情感化、语言化、形象化。要求演员在理解乐曲的基础 上,对乐曲所包含的情感、语汇、意境发自内心深处的直接体验、直接感受,演 员体验感受的深浅,关系着乐感的程度。因而舞蹈表演的乐感,包含着体验技巧。 舞蹈表演中,情感的发展和动作的完成都有一个过程,动作过程既起稳定、体现 情感的作用,又起孕育、激发和推动情感的作用,因此,舞蹈表演的舞蹈性要求 演员掌握在舞蹈动作中体验情感、发展情感的方法与技巧。舞蹈表演的虚拟性、 写意性特征同样给演员的心理素质、体验技巧提出了特有的要求,它要求演员的舞台情感具有诗情画意的色彩,有画家诗人般既“空灵”又“充实的心理素质 以及凝炼、深化与升华舞台情感的能

11、力。心里素质、体验技巧训练,并不是单纯 的内部技术训练,它是着眼于心理素质、体验技巧的一种内外结合的训练:(1) 想象、意识、心境的单一练习。(2) 真听、真看、真想的单一练习。(3) 在音乐中训练想象、专注、体验、感受能力。(4) 在音乐舞蹈中训练:A.真听B.真看、C.真想、D.行动、E.判断、F.交 流,G.组织内心矛盾、H.内心独白、I.内心节奏等。(5) 体验、发展舞台情感的能力与技巧训练:A,音乐激发、推动舞台情感的方 法。B.舞姿动作激发、推动舞台情感的方法。C.多次重复的动作中发展情感的 方法。D.相对稳定的动作中发展情感的方法。E.变化发展的动作中发展情感的 方法。F.自娱性

12、舞蹈的自娱性练习。(6) 训练“空灵”与“充实”,“动中静、静中动”,“虚与实”、“美与真”的心理 素质及凝练、深化、升华舞台情感的能力。(7) 创造舞台节奏,气氛的方法与技巧。(8) 内心节奏、形体节奏的突变与渐变的技术方法。(9) 训练学生正确掌握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感受力与自制力,情感与动作、 情感与呼吸、情感与意识、情感与韵律关系。2。“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技能训练 生活无穷无尽,艺术境界无穷无尽,不可能都组编成教材。人们的思想情感及 外部表现形式千差万别,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异,也不能把表演教材视为 模式。而是通过教材训练学生掌握表演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力法,如同数学教师通 过例题

13、使学生掌握公式定理一样,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 眼睛表演素质训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准确凝炼的 眼神可以有力地地增强演员对角色的信念,推动角包情感的发展,加强动作的语 言性和感染力,在全身的动作中起领补和拢补的作用。反之,涣散无力的眼补, 却使演员动作散而无魂,如泥塑木雕,没有生气。眼睛的表演不但取决于内心体 验的准确性、深刻性,而且有赖于眼睛的表演技能。A. 眼肌和眼球的能力训练:舒眉展眼;摆眼球(横摆、竖摆,慢摆、快摆):转眼球(正转、反牲、慢转、快转);眼睑练习(训练1限睑的力量及眼睛快速找到 视觉焦点的能力);放光与缩光(慢放慢缩、快放快缩、慢放快缩、

14、快放慢缩)。B. 眼睛表演素质训练:笑眼、哭眼、羞眼、盲眼、耀眼、迷眼、恨眼、睡眼、 怒视、傲视、探视、蔑视、夜视、遥视、环视、怯视、放光凝视、缩光凝视、陌 生、打量、关切、询问、惊讶、畏惧、寻觅、回避、焦急、戒备、央求、怀疑、 惊喜、猛悟、示意、会意等。C. 眼睛同音乐、动作相结合的训练:羞眼、怒视、盲眼、畏惧、焦急、陌生 寻觅、迷眼等。D.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眼神,提炼眼睛的表现手段,眼睛表演训练,实际上是以眼睛为核心的面部、头部表演训练。要注重“眼灵 精用力。面状心中生”,避免面部表情脸谱化。(2)手部表演素质训练A.手、臂的意识,能力训练。B.手、臂表演素质训练:各种指法练习。百 字

15、韵(天、地、 日、月、夜,风、云、雷、雨、雪,山、水、石、鱼、浪,草、 木、鸟、花、香,你、我、来,去、转,不、眠、开、避、关。茶、酒、饭、筷、 碗、洗、搓,拜、帐、帘等)。(3)步法表演素质训练A.步法的意识、能力训练。B。步法表演素质训练:抒情类(沉思步、从容步、欢快步、离别步、焦急步、迟疑步、踉跄步、绝望 步等)。拟境、叙事类(行船步、过桥步、夜行步、蹦水步、滑雪步、上山下山步等)。 性格类(泼辣嫂、痴呆女、小顽童、鬼魂步等)。手、眼、身、法、步的表演技能训练,要始终同内部技术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理解内心情感同外部动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技术力 和规律。3感觉训练舞蹈

16、演员的感觉历来为大家所重视,但什么是感觉?怎样才能在表演中获得良 好的舞蹈感觉?就一般概;念来讲,其,感觉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映 形式,是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定感觉器官所引起。 如视觉由光线引起,听觉由声波引起。舞蹈演员在舞台表演中的感觉,则是演员 在生活的基本上虚构的“物质世界”作用于演员的心理感官所引起。如演员对花、 鸟、鱼,虫的视觉,是演员想象中花、鸟、鱼、虫的具体形象的刺激所引起;对 声音的听觉,是演员想象中具体的声音形象的刺激所引起;人物间的相互交流, 虽然有人的实休,但同样必须经过演员的想象创造活动,才能产生人物关系的真 实感、信念感。因此,从根本上说,舞台上真实美好的舞蹈感觉,是演员在生活 的基础上再创造的结果。在再创造的过程中,演员没有良好的心理感觉就没有良 好的形体感觉。“所以一切美的感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行心灵的映射,是无所 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