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推介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9769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商引资推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招商引资推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招商引资推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招商引资推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招商引资推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商引资推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引资推介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推介手册项目建设办公室 荆伟二0一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目录一珲春简介 4二珲春合作区介绍 5-10三投资发展比较优势13-14四投资优惠政策10-11五有关价格信息15-17六招商引资项目介绍17-20七珲春合作区发展前景20-22珲春地图一珲春简介珲春市是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珲春市即是一个新兴的边境开放城市,又是一座近海口岸旅游城市。占地面积5,145平方公里,市区内总人口30万,农村人口10万,城区人口20万,其中,汉族占47.6%,朝鲜族占42.8%,满族占9.3%。珲春现有三

2、个国家一类口岸,一个二类口岸,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珲春长岭子公路口岸和珲春中俄国际铁路口岸与俄相通;圈河口岸和沙坨子口岸与朝鲜通客过货。俄罗斯珲春口岸朝鲜圈河口岸从珲春南部的防川沿图们江而下,不到15公里便可进入东海/日本海.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麓,长516公里,它连接中、朝、俄于一体,是中国历史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国务院确立的东北亚交通枢纽城市,东北亚经济增长极城市。同时也是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二珲春合作区介绍行政区划面积约90平方公里,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同时批准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

3、。珲春是国家级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2000年4月和2001年2月,国务院在合作区内先后批设了珲春出口加工区和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形成了 “三区合一”的管理模式。2007年7月,珲春俄罗斯工业园奠基。2007年11月和2008年年初,吉林省政府又在合作区内分别批设了吉林省日本、韩国工业园和吉港工业园。目前,合作区形成了集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日本工业园、韩国工业园、俄罗斯工业园和吉港工业园“三区四园”于一体的全新开发开放格局,正努力打造成为长吉图区域内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先行区、示范区。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确立珲春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同时批复珲春市为中国图们

4、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出口加工区珲春出口加工区(以下简称加工区)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15个试点加工区之一,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内,规划面积2.44平方公里。加工区以俄罗斯、朝鲜的资源和日本、韩国的市场为依托,起步阶段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为主,逐步向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项目和产业转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木制品加工、海产品加工、服装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是2001年2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规划面积9.6公顷,距中俄珲春铁路口岸0.5公里、中俄珲春口岸8.7公里。目前

5、,区内供电、供水、供热、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宾馆、公寓、市场、写字楼等服务功能较全。2001年12月试运营,2005年6月正式运营。截至目前,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累计实现互市交易额39亿元,进出互贸区的俄罗斯边民达28万多人次。近几年,互市贸易上升势头十分明显。珲春中俄互市贸易区在监管上,采取 “口岸查验,区内交易”的管理模式,双方边民凭中俄边民互市贸易证每人每日携带进口的互市商品(仅限生活用品)价值在人民币8,000元以下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俄罗斯边民可持签证护照或办旅游手续,经珲春口岸进入互贸区参市交易,并可随身携带35公斤的商品回国,俄方海关免收关税。日、韩、俄、港国际

6、工业园为加快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推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省政府先后在珲春设立了吉林省日本工业园区、吉林省韩国工业园区、吉港工业园及珲春俄罗斯工业园。园区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规划区域内,总规划面积为7.35平方公里。园区将以发展高端产业为主导,充分运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多边资源合理配置,发展特色产业,打造能源及矿业开发、多边科技合作创新、汽车零部件制造、生物制药、木制品精细加工、高档纺织针织及服装制造、建材和机械装备制造、商贸旅游、国际物流等产业基地。最终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高端产业集聚的生态工业园区和图们江边境自由经济区核心区的产业合作先行先试区。(一)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建区

7、以来,合作区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5.6平方公里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目前已形成了 “四纵四横”的主干道交通网络。兴建了标准工业厂房、海关监管中心、保税仓库、边贸市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综合联检楼、污水处理厂、邮电通信、电力工程等配套设施等等,拉开了合作区大发展的主体框架。(二)开发开放承载能力显著增强自建合作区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合作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已形成“四纵四横”的主干道交通网络,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期的2.28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5.6平方公里,拉开了合作区发展框架,为新一轮大开发奠定了基础。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

8、亮化、净化工程,四年新增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区容区貌整洁一新。兴建了标准工业厂房、海关监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保税仓库、边贸市场、污水处理厂等设施,能够为入区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较为完善的综合配套服务。(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合作区经济快速发展,2013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2.4亿元、财政收入3.75亿元、工业总产值13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进出口总额8.4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0%、24%、26.7%、43%、26.4%。全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年新建项目27个(亿元以上项目11个),续建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实际到位资金40亿元。多金属综合回收项目前期工作准备

9、就绪,东北亚国际边贸物流集散中心项目主体建筑封闭,国际商品交易市场、森林山木地板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志华新型建材、誉鹏木制品加工、大宸水产、美迪斯节能光板等项目进入试生产,商品混凝土、海味多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四)整合资源,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强企业的生命力。为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我区重点项目及未来有发展潜力的项目着力打造珲春矿产品加工产业园、图们江科技产业园、医药食品、保健品加工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园、中国林产品出口产业园、高档纺织、针织及服装、皮革皮具加工产业园、建材、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海产品加工产业园、图们江

10、国际物流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1、矿产品加工产业园区 利用珲春及周边地区(包括俄、朝)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珲春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紫金矿业三期改扩建、20万吨铜冶炼、钨矿开发、煤化工、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逐渐形成矿产深精加工产业园区。2、图们江科技产业园区 以珲春宝力通信、中科院电子白板、日本福日集团数码家电项目、日本信通电子、恩高铝电池等企业为龙头,建设以超导技术产品为重点的电子产业基地。吸引进日本、韩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IT产业,做大做强电子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多边科技合作创新,带动珲春企业转型升级。3、医药食品、保健制品加工产业园 以派高生物制药、绿岛药业为代

11、表,依托长白山丰富的生物药材资源,发展生物制药产业。加大引进生物制药及保健制品企业集聚入住合作区,探索通过对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建立面向东北亚的全新的集原料基地、研发生产、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生物医药和保健品加工产业园区。4、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园 以日本、韩国工业园为重点,针对日、韩及北美市场,以国内大型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企业长久集团为龙头,利用珲春出口加工区的独特政策,建设为一汽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基地,逐渐形成产业集聚。引进日本汽车厂商,发展零部件制造、特种车辆制造、旧车改装等产业。5、林产品出口产业园 全力做好木材的深精加工,以俄罗斯工业园为重点,依托珲春周边木材资源,以现有

12、兴业、森林王、森林狼等企业为龙头,引进更大规模的木制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木制品加工基地。6、高档纺织、针织及服装、皮革制造产业园 以韩国特来纺织、日本小岛衣料为龙头,扶持现有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在原有的纺织园区的基础上,规划皮革出口加工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商在园区内投资兴建皮革制品加工项目,开成上、中、下游产品相互衔接的加工产业链和资源能够循环利用的产品结构,并逐步提升产品档次、由低附加值项目向高附加值项目过渡。打造连接日韩俄国际市场、辐射国内市场的综合性、专业性纺织、服装、皮革产品交易集散地。7、建材、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 依托现有俄罗斯工业园内现有的环球钢结构等项目。带动

13、该产业逐渐做大做强。随着俄罗斯正在实施的远东地区经济开发规划,以及珲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建筑、装饰材料,以满足东北地区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筑市场的需求。在扩大现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引进钢结构、保温墙板、水泥熟料加工、灯具、陶瓷制品等新型建材及装饰材料加工企业。8、海产品加工产业园 依托海富水产等龙头企业为基础,以周边俄罗斯及朝鲜的海洋水产品为原料,以海产品精细加工业为主,大力发展高科技型加工业。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渔业产品附加值。吸引相关科研院所入驻园区,加快产品开发,实现技术和新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的对接。建立以水产品和加工产品批发、流通服务为主的中心市场

14、,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贸易流通等配套服务。最终将园区打造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最具特色的海产品过货、存储、保鲜和加工基地;面向东北亚的海产品研发、加工与贸易基地。9、图们江国际物流园 依托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东北亚边境贸易中心项目国际物流板块的建设以及我市口岸优势,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打造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仓储于一体,面向东北亚和东北地区的国际物流集散中心,形成连接长吉图,面向东北亚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体系。10、循环经济产业园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利用大唐珲春发电厂排出的煤炭粉煤灰的综合利用,在粉煤灰造纸浆、粉煤灰和煤矸

15、石制硅铝钡铁合金、粉煤灰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等项目上寻求合作。采用日、韩高科技、无污染加工技术,以进口废旧机电再利用、国内外固体废弃物为生产原料的生产项目为突破口,快速发展精细化、高附加值的工业产业,并延伸相关产业链条,实现“变废为宝”。依托现有资源及区位优势,打造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三、投资发展比较优势;(一)珲春区位优势。珲春是一座新兴的近海口岸城市,是我国通向东北亚的窗口,这里中、俄、朝三国交界,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是中国从水路到达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北欧的最近点。周边分布着俄罗斯的波谢特、扎鲁比诺、海参崴和朝鲜的罗津、清津等众多的天然不冻港,是东北亚国际海陆联运的最佳结合点。珲春现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口岸年通货过客能力已达270万吨、210万人次。相继开通了珲春扎鲁比诺(俄)束草(韩)等多条跨国陆海联运航线。珲春口岸开办了落地签证业务,实现了口岸无假日通关。(二)珲春交通优势。珲春已初步形成公路、铁路、航空并行,陆海运输相连的立体交通网络。长春珲春高速公路已于2010年全线贯通,珲春与省会长春和州府延吉分别纳入“四小时经济圈”和“一小时经济圈”,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