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97680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2第二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_3“_”这个词语准确而细腻地描摹了朝霞生成的过程,“_”这个词语突出了朝霞的形态之美,更加衬托出了白桦的秀美。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

2、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5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长河渐落。嫦娥应悔,碧海青天。1把诗句填写完整。2这首诗蕴含了_的神话故事。3首句中的“深”意思是_,暗示_。第二句中的“落”、“沉”都是_的意思,表明嫦娥已经_。4第三句“应”表示诗人对嫦娥后悔心情的_,其根据是“_”。5从抒情方式看,“碧海青天夜夜心”是全诗直接抒情的句子,点明嫦娥_。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1请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在

3、这首诗中的意思。山原:_。子规:_。3请写出上面补充诗句的意思。_4请写出你学过的描写乡村生活的两句古诗词。_4. 课内阅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这两节诗主要突出了什么?()A.白桦的外在形象。B.白桦的内在气质。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前一小节写白桦静中有动的气质美。B.后一小节把白桦置于朝霞的映照之下,衬托出白桦的秀美。C.“寂静”用“朦胧”来修饰,写出白桦含蓄而高洁的精神。D.“姗姗来迟”突出朝霞的形态之美,表现朝霞比白桦更美的特点。3这两节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_5. 完成练习。我的中国心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1(理解含义)标题中的“我”指_,“中国心”指_2(问题探究)歌词中为什么要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_3(品读字词)“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换成“盖”吗?为什么?_4(体会感情)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爱,请从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_6. 阅读检测台。雪梅其二(

5、宋)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1解释词语。日暮:_十分春:_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_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A.梅和雪B.梅和诗C.雪和诗D.梅、雪、诗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_7. 古诗阅读。独坐敬亭山众鸟_,_独去闲。相看_,_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的“_”和“_”两个字最能体现诗的主题,表现出作者的情怀和感受。3诗中前两句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_,后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_之情。4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6、情?_8.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

7、确的是()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9. 读读练练。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这首诗重点从柳树的_和_展开描写。2在诗中诗人用的方法,把比作,巧妙地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10.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1这两节诗选自_,作者是苏

8、联的_。2这两节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描写了白桦的美丽。()A.比喻局部B.比喻整体C.拟人整体3请续写第二节诗。_11.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宋词,请写出词牌名_,题目_,作者_。2补充横线上所缺的句子。3“亡赖”的“亡”字,这里应读_(注音),意思是_。4读完这首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下来。_12. 课文精彩回放。绿艾青(现代)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

9、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_2“到处是绿的 ”,这一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_3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填空。风中的(_)是绿色的。雨中的(_)是绿色的。水中的(_)是绿色的。阳光下的(_)也是绿色的。4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充满了绿色,你见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的情景吗?试写一两句话描绘这种情景。_13. 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练习。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1诗句中把_、_、_、_、_当作人来写,还把_比作“五彩的智慧书页”,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的_之情。2“炫耀”一词写出了小草_的样子,“绽透”一词写出了小白菊_的姿态,对应的是图(_)(填序号)。3“晕皱”一词写出了溪水_的状态。4上面与“它也在闲游”对应的诗句是_,_。5仿照画“_”的诗句,同时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雨后路边的垂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