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9430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武汉园博园国际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 学 院 名 称 城市设计学院 专业班级 2008级建筑学2班 学生姓名 苏希 学 号 24 指 导 教 师 王炎松 填表时间: 2013年 3月31日设计(论文)题目武汉园博园国际园林艺术馆概念方案设计设计(论文)类型(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其它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A、 结合地块的环境条件,根据项目开发的要求,协调内外部关系,确定地块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 B、探索在特定主题下的独立建筑相关各方面的不同处理手法 C、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深入研究大型博览建筑设计与应用。 二、 本

2、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1 综合建筑的设计方法,如功能分区,设计风格等2 建筑功能需求与总体环境的结合与处理3 低容积率综合性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方式 4 人工园林中的景观功能处理手法 5 地块的交通流线组织 6 功能的合理安排7 景观绿化生态化8 先进技术的高效利用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博览会建筑是供搜集、保管、陈列有关自然、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的公共建筑。另外博览建筑除对藏品进行收集、整理、科学研究、组织陈列外,同时肩负着对各种文物、古迹、文化遗存的收集、保护和发掘的任务。博览建筑特征 1可识别性强 2大空间且连续 3流线清晰 4内外部关系完整 5主次功能分明

3、6整体统一 博览建筑发展公元前285年,埃及非拉德非亚大帝建亚历山大宫,设讲演室、植物园作为研究所,这是最早的博览建筑。早期博览建筑的藏品,主要是教皇、君主、贵族、富豪的艺术品和珍宝。 中世纪教民对大量的美术品建立了专门的房间组织陈列展出,以表示对教皇遗物的崇拜;文艺复兴时期,从普及文化到科学研究,各国开始建立陈列馆、美术馆、博物馆,对古代共鸣器进行了保存展览、比较研究;19世纪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然科学的普及与发展,对于科学资料的搜集、保管、整理、陈列展出等形成了科学体系,使美术馆、博物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宫殿、城堡内部保存的艺术珍品对公众开放,也是博览建筑得以发展的重要力量,1875年法国卢

4、浮宫将所藏的美术品公开展出,就是突出的例子。博览会建筑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应用新设备、新的采光方法,对旧的博物馆进行了改造,近代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展出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博览建筑在乎面布局、功能组织、空间组合上也有极大的变化。西方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创造新的陈列方式等,对于博览建筑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案例2011西安世园会自然馆自然馆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位于锦绣湖畔,主要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观。设计主题:建筑位置处于许多特色景观的交汇点,用以展示多种类植物及其生态景观,以及不同气候带下的典型植物景观。概况介绍:自然馆包含热带雨林植物展区、

5、极冷植物展区和特有植物展区,同时包含一部分公共空间,具有科研办公、接待功能。设计亮点:建筑半埋地下立面材料选用玻璃、木材与少量混凝土结合,倚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地形完美结合,即从高度上、视觉上弱化了建筑的体量,保证在建筑室内可以从不同标高领略湖面和对面花园的美景。2014青岛世园会主题馆 该项目是由UNStudio设计的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馆,包括主博览馆,表演厅,会议中心和媒体中心。设计侧重于科学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虽然科学成就是设计的灵感,但是整个建筑的设计还是围绕自然本质和结构原则展开的。建筑物与景观融为一体,同时也保持各自的特色。通过精心结合各楼屋顶的景色,主题馆的建筑与周围山峰

6、的天际线形成了呼应。各楼的屋顶被设想成架高了的园景高原,每一处斜坡和梯田都是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慢慢扩展,与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四、 主要方向和内容 1、区位与基地其他项目关系的合理处理 2、建筑造型与园博会以及所在地武汉的关联 3、内外空间的统一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1)项目规划思路:A、结合地块的环境条件,根据项目开发的要求,“一心三馆”的整体规划,协调内外部关系,确定地块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B、青山绿水环绕中需考虑建筑形态与景观效果融合。在富于独特性的同时又能融于环境之中。 (2)总体布局:该地块位于北入口景区,在东西方向山轴与南北方向景观水轴的大环境规划下,处于景观交汇点,

7、同时亦是整个园区的人流集散点。整体布局强调整合有序,空间格局自由通透;建筑布局结合景观内水及周边绿化使之相互融合又自由巧妙的随机布置且错落有序,含蓄又不失个性; (3)交通组织:该地块位于北入口景区,为园博园的主要出入口,游客可步行或乘坐园区游览车出入,南入口景区服务员自驾游客,故主要考虑人行交通,简明的车行流线贯穿丰富立体的人行流线。 (4)消防及停车位设计:本项目主要采用地下停车,地上设少量临时停车。地块内设可环通消防车道满足消防需要。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第1周:毕业设计开题准备工作,与实习单位达成初步协议,并就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进行讨论。第2周:方案初步设计,明确各项要求,项目规划设计定

8、稿。第3-5周:在项目主任的指导下做建筑单体的设计。第6周:项目单体设计整合工作,规划设计基本完成。第7周:做项目的整体景观设计。第8周:就初步完成的方案与项目主任交流,并做一定修改。9-10周:返校后与指导老师交流方案并修改。11-12周:深化方案设计。13-14周:做好毕业答辩相关准备工作。七、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 湖北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GBJ26-956. 世界现代建筑史 王受之7. 现代建筑理论 刘先觉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所在系(所)意见负责人(签章):年 月 日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