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教媒体上好小学品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9419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电教媒体上好小学品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巧用电教媒体上好小学品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电教媒体上好小学品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电教媒体上好小学品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电教媒体 上好小学品德巧用电教媒体 上好小学品德摘要: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小学品德课堂中多媒体的巧妙运用,使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探求新知,加深学生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关键词:巧用电教媒体 小学品德 探求新知 发展思维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

2、富课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效呢?电化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电教媒体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富于浓厚兴趣,这些生理及心理特点更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高尚的熏陶、高尚行为的感染,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课上,引入电教媒体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统一,实现激情明理导行的连贯性和渗透性。

3、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使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探求新知。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发展新的能力。”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来说,培养兴趣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们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我在教学时,运用电教媒体,开课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满怀兴趣的学习,才能掌握快,记得牢、效果好。而电教在这发面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如讲去学校

4、的路上一课时,可以计一个录相,一位阿姨向小朋友问路,但小朋友没有说清楚怎么走,可想而知,这位阿姨在问路后仍不知怎么走。这个录相片段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都在想怎样帮助阿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在讲述申奥成功后后人们的激动喜悦的心情时,运用录相及投影,再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时的情景,让学生顿生爱国主义豪情,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二、运用电教媒体,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小学社会课教材具有广泛的时空性的特点,很多内容都不是学生感观所能达到的这就为我们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传递教学信息,不仅可以克服教学的困难,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大

5、大推进他们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是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和世界的社会常识;培养学生从小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周围社会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尽管品德与社会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样,但其中的某些内容却因离日常生活很远或涉及物理、自然、天文方面较深内容时,单凭讲解、板书学生不能清楚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而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我在讲“战争灾难下的人们”时,学生不容易理解战争的残酷,我就设计了两个个短片,一个是“南京大屠杀”,一个是“诺曼底登陆

6、”,将法西斯的残暴和战争的惨烈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解决了教学难点。三、运用电教手段,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发展思维。视听结合的电教手段,在社会课堂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新知,同时能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加深理解,发展思维。如我在讲授站起来的中国人时,听歌曲红旗飘飘开课,这让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然后结合投影片,了解中国人的奥运历史,并观看录象中国女排夺冠,刘翔打破世界纪录,在唱、听、查过程中,掌握新知,也渗透思想教育。四、运用电教手段,有助于师生情感共鸣。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去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讲授“林则徐虎门硝烟”片段时,播放鸦片毒害中国老百姓的惨境,学生无不愤慨,加深了对鸦片走私危害的认识,同时也清楚国家落后就会被人欺负,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总之,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必须合理的使用教材,灵活的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欢乐中获取知识,在愉悦中掌握本领。总之,在思品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录像、投影、录音等电教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提高教学效果,使思品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高尚行为的净土。参考文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教育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