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91340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史19世纪最后10年,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开启了新的时代。自 19世纪90年代初到1917年10月,在这大约四分之一世纪里,俄国 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都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历史文化发展的新阶段,较之19世纪80年代社 会的停滞与某种程度的文学停滞,表现出剧烈的变动和最尖锐的戏剧 性。无论是变化的速度与深度,还是内部冲突的尖锐程度,俄国在这 个时期都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文学很快加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讨论,因为从俄罗斯的传统来看, 文学从未对社会激情袖手旁观过。它对社会的参与表现在各种作品的 题目上,这些题目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很

2、有代表性的。如B.韦列萨 耶夫给自己的中篇小说取名为无路可走、转折关头;A.阿 姆菲捷阿特罗夫的历史长篇小说叫做旧世纪的晚霞;M.阿尔志 跋绥夫给自己的长篇小说题名为在最终的边界上。但是,意识到 时代的危机,并不等于说这个时代一无所获。恰恰相反,大部分语言大师觉得自己的时代是一个成就空前的时 期,文学对国家生活的作用这时迅速扩大。因此,人们不仅开始热切 地关注创作本身,而且对作家们的世界观与社会立场,对他们与国家 政治生活的联系,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在作家中间产生了一种愿望, 即热切地要找世界观与审美观上志同道合的文艺家、哲学家、从事相 邻艺术的专家通力合作。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文学团体和小组在

3、这 一历史时期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世纪之交新的文学流派也像通常那 样,是从作家创作小组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每个小组周围都聚集了一 些艺术观相近的年轻作家。与19世纪相比,作家在数量上明显增多了,而在质量上,即以 文学家所受教育和生活经历而论,更主要的是从审美立场与创作技巧 的多样性方面看,作家情况变得极为复杂。19世纪的文学体现出高 度统一的世界观;作家文学天赋的高低清晰可辨,因为不论是在哪个 阶段,都很容易找出堪称一代作家楷模的那些大师(普希金、果戈理、 涅克拉索夫、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我这边就主要来介绍下果戈里 的文学创作。果戈理(Hukona 方0厂0门,18091852),19 世纪 上

4、半叶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1809年 4 月 1 日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米尔戈罗德县大索罗庆采村一个地主 家庭, 1 852年3月4日卒于莫斯科。是俄国1 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 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果戈理同普希金奠定了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是俄 国文学中自然派的创始者,是当时俄国文坛的盟主。果戈理对俄国小 说艺术发展的贡献尤其显著。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他为“俄国散文之 父”。屠格涅夫、冈察洛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杰出作家都 受到果戈理创作的影响。果戈理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德县大索罗庆采村,祖先是

5、来源于乌克兰的小贵族,具有波兰血统。他的父亲瓦西里阿法 纳西耶维奇果戈理亚诺夫斯基(Bacuun A巾aHac teBUH OrOHB久hobcku方)是当地有名望的乡 绅,曾在邮电部门供职,做过八品文官,后辞去公职,在乡下当地主, 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并成为一名诗人和民间喜剧作家。他的父亲经常 在朋友家的家庭舞台上上演自己写的喜剧,还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这一切给早年间的果戈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他对戏剧乃至文 学的爱好。他的母亲名叫玛丽娅伊凡诺芙娜果戈理亚诺夫斯卡娅(M apuH HBaHOBHa oront 久 HOBCKa )(娘 家姓氏为:科夏洛夫斯卡娅,俄文:KocpoBCkaH

6、),是 一名虔诚的东正教徒,这对后来果戈理的东正教狂热埋下了一定的基 础。果戈理从小喜爱乌克兰的民谣、传说和民间戏剧。他于18211828 年在波尔塔瓦省涅仁高级科学中学就读期间已经博览群书,并 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曾扮演过冯维辛的讽刺喜剧纨绔少年 中的主角以及其他角色,而且演得很成功(他后来写的也是讽刺喜 剧)。他在这所中学受到了十二月党人中的一些诗人、亚历山大普 希金的诗歌的影响(这促使他在创作初期想当一名诗人),他还受到 了法国启蒙作家著作的深刻影响。这一切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 础。在农村的生活是他创作的重大素材,农村生活促成他写成了狄 康卡近乡夜话、马车、死魂灵等与农村有关的佳作

7、。1828 年,果戈理中学毕业,前往彼得堡,想在司法界谋得一官半 职,他身上还带着写成了的田园诗汉斯丘赫尔加坚(长诗)的 手稿,这是他的处女作。18291831年先后在圣彼得堡国有财产及 公共房产局和封地局供职,亲身体验到小职员的贫苦生活。在此期间 还到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35 年春季,他出版了喜剧剧本三等弗拉基米尔勋章和婚 事,并开始迷恋喜剧创作。婚事是他早期喜剧的代表作,宣扬了 婚恋自由。同年,他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彼得堡故事(nem ep6yprckue noBecTu)和密尔格拉得。彼得 堡故事中有涅瓦大街、鼻子、肖像、外套、狂人日记、 马车、罗马构成。密尔格拉得里面有旧式地主、塔

8、拉 斯布尔巴、两个伊凡吵架故事等优秀的中短篇小说。相较以前, 这些小说在题材上有了新的开拓,思想上更趋成熟,风格上有重大发 展(讽刺的力度增强,不幽默的也更严肃),思想容量上也更为深刻。 短篇小说罗马是他所有小说中诗意最浓的一部。而他本人也被称 为及普希金之后的“文坛盟主”、“诗人的魁首”。这一年,他根据普 希金启发出来的素材,开始构思长篇小说死魂灵,并从圣彼得堡 大学离职,专事创作。果戈理(18091852)使俄罗斯文学的批判成分显著增强,果戈理 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大都是围绕着故事而展开的但是他故事的编排 与发展却是荒诞不经的。在这种荒诞不经的故事中,作者安排一些荒 诞不经的结局与过程,让读

9、者这祥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中,去感受作 者的对俄国社会与俄国专制制度的残酷性。果戈理往往是在人民的社 会生活中找寻主人公,他们大都是俄国制度下的小官僚,然后,对这 个小官僚进行夸张的人生塑造,从而达到作者讽刺俄国社会制度与社 会现实的作用。他如实地揭示了外省地主的猥琐无聊(米尔戈罗德, 1835)、“小人物”的悲惨境遇和大城市的社会矛盾(“彼得堡故事”)。 钦差大臣(1836)和死魂灵第一部(1842)将锋芒指向整个官 僚地主阶级,以辛辣的讽刺鞭挞了专制农奴制俄国的全部腐朽性和反 动性。果戈理“从平凡的生活中吸取诗意,用对生活的忠实描绘来震 撼心灵”(别林斯基),为俄罗斯文学指明了航向。40 年

10、代,农奴制危机愈益严重,俄国的发展方向成为全国瞩目的 中心问题。斯拉夫派代表保守的地主阶级,主张返回彼得改革以前“淳 朴的”宗法制社会。西欧派大多是自由主义贵族,希望俄国完全走西 方的道路。以别林斯基(18111848)和赫尔岑(18121870)为首的 革命民主派则站在广大农民一边,要求用暴力推翻专制农奴制度,向 往社会主义。俄罗斯文学 别林斯基根据他对俄罗斯文学的历史和现 状的研究与总结,建立了他的现实主义美学和评论,认为生活是文艺 的源泉,果戈理的批判现实主义是方向。他极力反对“纯艺术”论, 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但“艺术首先必须是艺术”,内容和形式应该 有机地结合。他对典型性作过透彻的阐

11、释,将典型化视为创作中的首 要课题。 1 839至1 848年他先后主持祖国纪事( 1 839 1 884)和现 代人(18471866)评论栏,大大加强了这两家杂志的战斗力。给 果戈理的一封信(1847) 表达了他的革命民主主义信念。由于果戈理的示范和别林斯基的指引,40 年代俄罗斯文学同生活 的联系比 30 年代更加广泛深入,批判现实主义取得完全胜利,并具 有更明确的社会性和目的性。其主力果戈理派或“自然派”聚集了一 大批反专制农奴制的作家,从赫尔岑(谁之罪?,1841;偷东西 的喜鹊,1848)、屠格涅夫(18181883;猎人笔记,18471852) 到格里戈罗维奇(18221899;

12、乡村,1846;苦命人安东,1847)。黑暗丑恶的社会现状让果戈理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浦苦,但他 没有绝望 他强烈要求改变社会现状 并孜孜不倦地寻找通向“光明 未来”的途径。果戈理主张的是改变和完善现实 是某种意义上的改 革:从国家体制到人的灵魂 从教会到文学 从农业到戏剧俄罗 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改变和完善。然而 这终归只是革新、 改革 而不是革命。因为革命是深刻的质的变革 它是社会、科学等 自然发展的根本转变。比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 或者是尖锐的政 治激变和社会巨变 是社会基础的动摇和崩溃。果戈理把革命的实质 视为毁灭 正因如此而不能接受革命。他寻找的道路不是革命 不是 破坏 而是

13、改造 是建设。他反对激烈、骤然地改变国家秩序 而寻 找着革命的“恐怖和灾祸”以外的“出路、办法和途径”。他所追求 的不是国家机构总体的破除 而是它的修补和完善 不是抛弃多少世 纪以来形成的宗法社会制度和习俗 而是让它复兴和焕发新的生命 力;不是疯狂毁灭社会制度 而是有理性地进行改造。尽管果戈理对社会程序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但他还是认为国家体 系是不能毁坏的。人们经常把呆戈理的作品看作是对社会秩序的完全 否定和对国家制度的深刻批判。然而他自己却说,在作品中嘲笑和批 判的不是国家的根本体制和政权机关,而是其“畸形的现象、不正常 的发展、错误的栓释、愚蠢的应用”。信仰上帝的果戈理认为,现行 的社会制度是上帝安排好的,是符合上帝意志的。庸俗和丑恶的产生 是由于社会的普遍道德堕落。果戈理把改造现实社会的目标首先放在 权力阶级和国家机关官员的良心上,寄希望于理想君主和省长们的贤 明和仁爱上,认为他们应当成为下属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