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8768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原子物理历年真题汇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彳国35波粒二象性1、(2011新课标卷35题(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入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若用波长为入(入 入。)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 e, c和h。7答案:hc/人0hc,e o6 . (2010天津理综物理)用同一光电管研究 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 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

2、度大【答案】BC4. (2012 上海物理)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B )(A) “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 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3. (2011广东理综卷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D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 (2012 上海物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

3、目2. (2011江苏物理)下列描绘两种温度下黑体辐射强度与波长关系的图中,符合黑体辐射规律的是(A)例5、03上海15. (5分)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 飞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 C )0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b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 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a例4. (2010江苏物理卷第12C题)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 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 K),钠极板发射出的

4、光电子被阳极 A吸收,在电路 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c .例8. (2011上海物理第17题).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图像(a)只有分散的亮点,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图像 (c)呈现干涉条纹,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用紫外光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图像,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选项ABDE确【答案】ABD7. (2011年高考福建理综卷)爱因斯坦提出

5、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m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V。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_D。(填选项前的字母)A.逸出功与v有关.R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 V V 0时,会逸出光电子.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1)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若用波长为 ( V Vi ,则_B.(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111A 、v0 v1B 、v3V2VlC 、v0V1V2V3D 、一 一 一Vi V2 V3(天津卷)2.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B)A. B衰变现

6、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波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4. (2008 全国II理综 20)中子和质子结合成笊核时,质量亏损为m,相应的能量Emc2 =2.2MeV是笊核的结合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用能量小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笊核时,笊核不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B.用能量等于2.2 MeV的光子照射静止笊核时,笊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C.用能量大于2.2 MeV勺光子照射静止笊核时,笊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为零D.用能

7、量大于2.2 MeV勺光子照射静止笊核时,笊核可能分解为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们的动能之和不为零(上海物理)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C )(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9. (2011年高考天津理综卷)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CA.光电效应实验B.伦琴射线的发现C. a粒子散射实验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广东卷)18.关于核衰变和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238234_ 414417 _ 1A. 92U90Th 2He是 口 衰变 b. 7N 2He 801H 是 b 衰变D.核反应堆产

8、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7.( 2008 广东物理 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点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11. (2011年高考浙江理综卷)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a射线是由氯原子核衰变产生B. 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C. T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通过化学反应不能改变物质的放射性12. (2011年高考上海卷)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D)A. (2)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 .

9、 (1)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 (3)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 . (3)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09年北京卷)14.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是(B)A.粒子散射现象B .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 .原子发光现象(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5. (09 广东物理 2)科学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23He (氮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为3He 23He 21H 4He。关于;He聚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聚变反应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C.聚变反应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23

10、He聚变反应发电1、(09年全国卷I)氮凝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产0.6328叱mi 2 =3.39祖日已知波长为1的激光是三原子在能级间隔为Ei=1.96eV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用E2表示产生波长为2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E2的近似值为D . 0.36eVA. 10.50eV B . 0.98eV C . 0.53eV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波尔的原子跃迁理论.根据 E h ,可知当E 196ev,0.6328 m,当 3.39 m 时,连立可知 E20.36ev。2、(09年全国卷H)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

1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AD)A.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了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 的短B.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 的高D.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4、(09年上海物理)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8)A. ?射线,?射线,?射线B. ?射线,?射线,?射线,C. ?射线,?射线,?射线D. ?射线,?射线,?射线5. (2011全国卷1).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 E,激发态能量 巳 E/n2,其中n=2,3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

12、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A.4hc3E1B.2hcEiC.4hcEiD.9hcEi解析:原子从n=2跃迁到+所以hc EE2邑故: 驷选C4Ei6、(09年浙江卷)氮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伦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A.核力、万有引力、库伦力B.万有引力、库伦力、核力C.库伦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伦力、万有引力广东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 2H ;H 2He 0n 是聚变B. 292 U in 140Xe 94Sr 20 n 是裂变C.黑Ra 282 Rn 2He 是 a 衰变D. 24Na 24Mg 0e是裂变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氯(90Zr),这些衰变是(B)A.1次a衰变,6次B衰变B.4 次B衰变C.2次a衰变D.2次a衰变,2次B衰变90 ( 96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培9016. (06 重庆理综 17) 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1 ,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4(B )A.22920 年 B.11460C.5730D.2865湖南14.现有1200个氢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