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78637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贵州省化工探讨院 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304号二一二年十一月.贵阳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11.1 项目由来11.2 基本概况1二、建设项目四周环境现状22.1 环境质量现状2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三、环境影响预料与污染防治措施33.1 环境空气影响预料结论3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33.3 噪声环境影响预料结论33.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33.5污染防治措施4四、公众参加7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2六、联系方式13 贵州省化工探讨院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建设项目概况1.1

2、项目由来在国发2号文件、武陵山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开发和国家实施其次个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提出要把贵州的发展打造成我国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基地,而沿河则成为黔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沿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农”、“兴工”、“壮非”、“活商”的发展思路,谋求促进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即:以“倚靠贵阳、面对重庆、依托乌江、挤进长江” 的战略取向,建设成为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利用典型山区优势建设成为山区生态农业大县;利用地方优良品种“沿河山羊”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山羊基地县和畜牧大县;凭借乌江山峡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

3、成为滨江旅游大县;利用乌江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开发建设成为西部能源大县;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重庆及大三峡经济圈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本项目的建设对沿河县城至沙沱乌江东岸道路的实施具有主动促进和保障作用。对将沿河县建设黔东北通江达海的重要通道和商贸集散中心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得到贵州省省政府、沿河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项目的建设燃眉之急。项目建成后,将变更以老旧平房为主的集中居住区,区域内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较差、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形成以现代化城市建设为主体,以美丽绿色小区、清爽的空气质量和优雅的城市景观环境,将给城市居民供应宜人的生活环境,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起着主动的作用,对拆迁区居民的生活质

4、量有着较大的改善。1.2 基本概况项目名称:沿河县县城河东棚户区改造(一期)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周期:建设工期2年建设单位: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兴沿国有投资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沿河县县城河东黄板片区、田坝片区和红星桥片区总建筑面积:田坝片区实施933套,总建筑面积66808平方米;红星桥片区实施922套,总建筑面积78830平方米;黄板片区实施2145套,总建筑面积197362平方米。总投资:49889.46万元二、建设项目四周环境现状2.1 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本项目未做现状监测,评价引用沿河县黄家山至大头沟(一期)土地收储与整治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4月)中监测数据,监测点距离

5、本项目约2Km,监测时间为2012年3月17日23日。依据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项目拟建场址区域环境空气中SO2、NO2、TSP、PM10指标现状监测值均未超标,均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要求。2水环境:评价引用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马路烟河至德江段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对乌江设置的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其监测断面距离本项目约3Km,监测时间为2011年6月,因此其监测的数据可以说明乌江的水质现状。依据乌江的水质监测数据,各项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GB3838-2002)II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评价引用沿河县黄家山至大头沟(一期)土地收储与整治项目

6、环境影响报告书(2012年4月)中监测数据,监测点距离本项目约2Km,监测时间为2012年3月19日20日。依据其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项目所在区域场界四周声环境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生态环境:田坝片区和红星桥片区为旧房改造,项目区现状生物量一般。黄板片区全为新建,项目区周边植被多,生态环境良好。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以项目为中心,边长5km的区域,由于本项目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因此以项目场址外延200m的范围为评价重点。 12 贵州省化工探讨院三、环境影响预料与污染防治措施3.1 环境空气影响预料结论经预料

7、可知,本项目地下车库有组织排放的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均很小,污染物中影响最大的为NO2,最大落地浓度仅为0.0022mg/m3,占标值仅为0.92%,对四周环境空气影响微小,可维持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地下车库出入口无组织排放CO最大浓度为2.334mg/m3,占二级标准的23.3%;NO2最大浓度为0.090mg/m3,占二级标准的37.5%;HC最大浓度为0.180mg/m3,占二级标准的9.0%。可见地下车库出入口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不大。本项目建成后将约有16000位居民入住,食用油年消耗量为58.4t/a,在烹饪时按挥发损失约3%,住宅厨房废气含油烟量约1.75t/a,经居民抽油烟

8、机引入专用排烟管道至屋顶高空排放。因此厨房油烟气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3.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项目废水总排放量为2040t/d,744600t/a,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周边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沿河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市政污水管网、进水水质与水量的符合性等方面考虑,拟建工程废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沿河县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也是牢靠的。因此,经实行以上措施后,拟建项目对四周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3 噪声环境影响分析3.3.1项目内部噪声源的声环境影响主要强噪声源为地下停车场出入车辆。在昼间,对最

9、近的噪声敏感点影响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昼间60dB)。夜间超标dB(A)。实行在出入口设置禁鸣标记,限值车辆行驶速度在15km/h以下,对接近住户影响小。3.3.2外部交通噪声对本项目影响预料评价外部噪声源主要为街道交通噪声对本项目的影响。在夜间,对本项目各噪声敏感点的影响较小,各敏感点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的要求(夜间50dB)。在昼间,街道路上对其最近的敏感点影响较小,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的要求(昼间60dB)。 3.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5840t/a,产生的

10、生活垃圾由物业管理部门帮助市政环卫工人每日进行清运处理。项目生活垃圾只要处理得当,不会对四周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影响。3.5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施工期及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见表3-1表3-1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时期污染类型措施内容预期效果施工期废气1施工场地四周设置遮挡围栏,依据项目周边环境的详细状况,全部遮挡围栏应不低于2m。2施工场地、道路的扬尘洒水和清扫,堆场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并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3建筑工程的工地路面应当实施硬化。4在施工场地内应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和排水、泥浆沉淀措施,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出场。减轻施工期环境影响。废水1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

11、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不干脆排入地表水体。2做好施工物质的水土保持工作,削减施工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噪声1选用低噪声工程机械设备,合理支配施工作业,禁止夜间高噪声设备施工。2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规定。固废1固废分类收集,刚好清运。运营期地表水本项目排水采纳雨、污分流制,雨水收集后就近排入周边道路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经项目区污水干管接入城市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沿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终排入乌江。排水管排放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最终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地下水1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条件,削减地面固化

12、,妥当处理项目开发与爱护地下水的关系。2在人行道、地上停车场等处铺设植草坪,以增加降水入渗量。3为防止污水下渗,污水管网要采纳防渗性能好的材料,管网接口要对接好。减轻运营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续表3-1时期污染类型措施内容预期效果运营期废气1项目地下车库应依据规范设置合适规模的换气系统,运营期间,保证地下车库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同时,设置排气管,将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引入排气管在楼顶排放。2厨房油烟经居民抽油烟机引入专用排烟管道至屋顶高空排放。汽车尾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噪声1配套设备安装时进行基础减振,并安装于地下室专用设备房中。2在车库出入口通

13、道设置吸隔声顶棚,以有效降低机动车在出入地下车库过程中的噪声影响。3建议将住宅楼面对道路一侧16层窗户设置隔声效果较好的双层钢化隔声玻璃。并加强道路两侧绿化。减轻对场界的影响,敏感点达标。固废1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四、公众参加4.1 公众参加概况为使公众充分了解并参加到本项目的建设全过程,本项目建设单位在确定了环评单位后,于2012年9月24日,在和平镇社会事务公开栏进行第一次公告。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完成后,于2012年10月向公众发放了公众参加调查问卷,以及在项目所在地和平镇社会事务公开栏进行其次次公告,制作环评报告书简本。公示时间为2012年10

14、月5日10月14日。依次分别实行公告栏张贴、网站公示、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了公众参加调查,广泛的征求了公众对于本建设项目的看法。4.2 公众调查结果在公告期及环评报告编制期间,环评编制单位及建设单位均未收到公众看法和建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发放公众参加调查表共110份,其中:个人100份,收回100张;团体10份,收回10张。问卷收回率均为100%。本公众参加调查主要涉及干脆受到项目影响的项目周边住户以及当地居民。调查结果调查结果统计如表4.2-1和表4.2-2所示。表4.2-1 公众参加调查结果(个人)问题个人数有效问卷比例(%)1.您对该项目建设的看法A.支持9898%B.反对00C.不关切22%2. 您认为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A.好7575%B.一般2525%C.差003. 您认为建项目有益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A. 发展经济5151%B. 爱护环境4242%C. 家庭收入77%4. 建设项目对您的生活、工作或学习、健康的影响:A. 有好的影响8383%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