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78604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金桥高级中学2011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金桥高级中学1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三化学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Ba-137第卷 (选择题 共4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4分)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明矾净化水 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C.焰色反应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2、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

2、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硫酸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25、101 kPa时,1 mol S和2 mol S的燃烧热相等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所以CO的燃烧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01 kPa时,1 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 )5、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6、下列叙述中,正确

3、的是( )A在船舶的外壳装上铜块可防止其发生电化学腐蚀BMnO2、FeCl3和CuSO4都可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C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都得到Fe2O3D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CuCl2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得到单质Cu和Mg7、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4、O2 + 4e =2H2O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8、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A. 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 NiB. 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9、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物质中(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2 CuSO4 BNaO

5、H NaOH CNaCl HCl DCuSO4 Cu(OH)210、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f电极为锌板 D.e极发生还原反应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可能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 + H2O = Na+ +OH-+ H2B.用浓盐酸与MnO2 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2OH-+CO2CO32-+H2OD.在硫酸铝溶液中加入

6、过量氨水:Al3+ + 4OH- = AlO2-+2H2O12、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强酸性溶液中:Al3+、K+、Mg2+、Cl、SO42BPH=13的溶液中:Cl,HCO3,NO3,NH4+Cc(Fe3+)=0.1 molL-1的溶液中:Na+、SCN、Cl、BrD强碱性溶液中:ClO、SO42、SO32、Na+13、若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B将31g的溶解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C常温常压下,22.4L的NH3 和16g CH4中所含有的电子数都是10NAD14、高氯酸铵

7、(NH4ClO4)加热至483 K时,可完全分解成N2、Cl2、O2和H2O,则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 B13 C21 D 311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 的同时,生成2n molNO 用NO2、NO、O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 C. D.16、 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 + nB

8、 pC + qD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K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17、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 t2时V正=V逆,达到平衡C. t3时V正 V逆D. t1时浓度c(N)=2c(M)18、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 Z(g)W(s)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

9、反应达到平衡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3页 共6页 高三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第4页 共6页 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9、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反应时间反应速率平衡态v正v逆0平衡态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D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和平衡时浓度不相等20、可逆反应mA(s)+nB(g)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

10、)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来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p+q21、下图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A B C D22、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2NO2(g) H0中NO2的百分含量NO2%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四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正逆的点是 ( ) A. a B. b C. c D. d第卷 (非选择题 共56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包

11、括6小题,共56分)23、(6分)按要求写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114.6 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2)25、101 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将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 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 _ 24、(7分)过硫酸钾(K2S2O8)的氧化性强于KMnO4,某反应在银离子催化下可发生,该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K2S2O8 、 KMnO4 、K2SO4 、 MnSO4 、H2SO4 、 H2O。(1)

12、请写出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还原剂是: 。 25、(10分)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用KSCN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JR26、(9分)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 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第_族。(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