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78555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博物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 2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五、项目研究结论3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 4一、项目的由来4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第三章项目选址和实施条件 11一、项目选址11二、实施条件11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1四、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3五、城市交通区位 14六、市政公共设施依托条件 15七、施工条件15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16一、项目设计规范依据 16二、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16三、设计标准和设计原则 17四、工程建设方案19第五章 公用工程25一、给水工程25二、排水工程27三、电力工程

2、28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34一、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34二、环境保护的标准 34三、环境现状及环境影响因素 34四、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35第七章节能、节水37一、建筑节能37二、公用工程节能 39三、项目能耗分析39四、项目能耗评价40第八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41一、项目管理41二、实施进度计划41第九章工程招标方案42一、招标范围42二、招标组织形式42二、招标方式 42四、投标人资格确认 42五、招投标程序43六、中标与招标备案 43七、招投标监督43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5一、估算范围45二、估算依据45三、投资估算45四、资金筹措46第十一章项目财务评价47一、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

3、数选取 47二、项目计算期及生产负荷 47三、财务基准收益率 47四、经营收入及税金估算 47五、财务分析与评价48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50一、结论50二、建议50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二)项目性质:新建(三)建设单位:XXX煽游开发有限公司(四)项目法人代表:(四)建设地址:XX白土镇费村行政村(五)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用地面积17385平方米(26亩),建筑面积14451平方米,建筑 密度33.6%,容积率1.2,绿化率18.2%。文物收藏、配套通风、通讯、安全监控、信息网络等辅助工程和供水、 供电、排水等公共设施。(六)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一年,从 2

4、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七)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投资总额1945万元,项目建设资金由XXX煽游开发有限公 司白筹。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一)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5、 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6、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7、抢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一五规划 发改委 发改办2005 2297号文件;8、国家发改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

5、数(第三版);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技 术资料;XX建设、环保、土地等有关部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审批材 料、证明材料等。(二)编制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 项目选址与建设环境条件(3) 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4) 项目总体布局方案(5) 工程技术方案(6)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和节能(7) 项目运营和实施计划(8)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 效益分析(10)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与建议三、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将填补XX没有民俗文化博物馆的空白,在满足民俗文 化功能的基础上,还可

6、以承接展销会,交易会,各类大、中、小型会议接 待,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重点宣传 XX推介皖北历史文化,进一 步推动XX民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我 国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内容单位规模说明1用地面积平方米173852建筑面积平方米14451其中:主展馆 三层平方米8235(包括一层附属用房)东展馆二层平方米912西展馆二层平方米912商业楼及大门二层米43923容积率:%33.64建筑密度:%83.15总投资万元19456建设期月122012.10-20

7、13.10五、项目研究结论本项目利用民俗博物馆的功能,充分挖掘 XX的民俗历史资源,并进 行开发利用,对宣传XX推广和营销XX推动本区域乃至安徽省文博旅 游、观光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研究认为,该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建设规模适宜,技 术方案合理,建设资金可以落实,在推动 XX文博旅游、观光服务等相关 产业的发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俗文 化,增强全民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等方面, 可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 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第二章项目的由来和必要性一、项目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

8、展、 快速发展,对中 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国内逐渐兴起对中华 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俗研究的热潮。民俗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民俗博物馆为 代表的民俗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 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又促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 和提局。XX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全国农业科普示范 县、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样板县、 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 设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中国辣椒制种第一县

9、、全国重点产煤县、安 徽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中国面粉加工强县。皇藏峪国家级森林公 园是AAA筋旅游风景区、淮海战役总前委会议旧址蔡洼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何把XX这一张张名片打出去,打出XX在国内的知名度、国际的知名度,经县委、县政府多 次研究,对XX的远书画文化、餐饮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发展文化等, 用一种建设浓缩城市的民俗灵魂,展现城市的民俗形象,决定建设一座综 合类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皖北明珠一一XX的城市窗口、教育基地、文 化品牌、地域名片。由此,提出本项目即 XX皇藏峪民俗博物馆项目的建 设要求。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

10、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 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博物馆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在建设、推 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 由文物系统、其他部门以及民间兴办的各类博物馆已达2000余所,每年举办展览达到8000余个,参观的观众在1.5亿人次以上。人类文化既是财富,又是进程。所谓财富,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 观世界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其中包括历史遗留的物质 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所谓进程,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

11、的同时, 又不断 地改造白己的主观世界,使白己的素质不断提高的文明化过程。民俗博物馆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博物馆文化是人类 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特别是近代,博物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标 志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成熟。进入现代,以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 博物馆文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成为社会和城 市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过来,社会和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 又促使民俗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文化得以迅速的壮大和提高。民俗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要承载平台之一,其功能首先具有文化遗产事业的共性教育、科研、经济功能,并且在功能发挥上表 现出白己的个性一一民俗博物馆

12、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互动 的,民俗博物馆公益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和科研这两个功能上,而经济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公益性。这些方面的个性功能,全面反映了民俗博 物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本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民俗博物馆作为集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一身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丰厚的教育资源。民俗博物馆将这些资源通过陈列展览的形式, 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走进民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 发展。民俗博物馆作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通过实物欣赏和接触、 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模式, 让受教育者充 分享受教育过程的乐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

13、了全方位的支撑。 美国波士顿 儿童博物馆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了 ;我看了,我记住了 ; 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民俗博物馆强大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发人们利用 民俗博物馆来发展教育的无限遐想。民俗博物馆教育具有社会化教育、辅助性教育、休闲性教育、业余 知识型教育等特点。民俗博物馆知识性社会教育的特殊作用,是任何专业 化的教学单位不可取代的。民俗博物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生动课堂,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教 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失的关键环节。 民俗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不可替 代性,

14、促使了博物馆发挥作用的社会化。民俗博物馆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教育功能是其与人联系的主要纽带。(二)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文化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影响并决定着区域发展的前景和方 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 文化作为现代城市的灵魂,已 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 却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城市化过程中,与文物保护单位易于受到空间条件 限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屡遭破坏的境遇不同, 民俗博物馆在现代城市文 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 民众等各方面的重视和青睐,并 确实在打造现代城市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发展,树立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 着极重要的作用。在增强区域吸引力(软实力)方面,通过对文物的收藏、 保护和展示,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功能区和“地标”,在提升公众的 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同时,在现代城市中传承和培育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内 涵,民众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满意度、亲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随 着城市新文化(或者区域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强化,当文化在渐进的演变中 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这种文化的演变将会促进城市在制度方 面的创新,并促进城市经济(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综 合实力和竞争力。虽然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