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784039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八年级生物下册1. 观察植物的无性生殖2. 扦插材料的处理3.嫁接4.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5. 观察鸟卵的结构6.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7.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8. 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9.设计一个旅行小药箱的药物清单11.设计健康生活的一周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一: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这是学生初次进展第一个探究活动,虽然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从实验操作技能本身来说难度都不会太大,但从做出假设到设计实验等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与引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进展探究活动的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学生进一步

2、理解鱼类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并了解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能力目标学生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知识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和爱科学的精神。三、教学容分析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鱼的外形,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并总结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 实施个性化探究实验方案。教学关键难点1、学会设计探究性实验方案并实施。2、教学关键处理在准备实验中考虑到学生操作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和易犯的错误,课前录下“实验考前须知,制成课件展示,保证学生

3、课上实验的顺利进展。四、教学方法设计教师适时引导,创建、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分析和总结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五、教学媒体设计探究性实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教 师学 生课前准备1指导编组,准备教具。5-6人一组,每小组活鱼鲤鱼2条、透明鱼缸或水槽2个、托盘、各种固定鱼鳍的材料如各种形状的塑料板、橡皮圈、曲别针、夹板针、布片、纱布等、长滴管、滴瓶装稀释红墨水。组织设计“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方案和有关实验材料。利用本节探究性实验的开放性,在课前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倡与同学或家

4、庭的亲人提前试做。激发情趣,导入新课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摆在我们面前的鱼叫什么名字?它的外形和颜色都很漂亮,是一种观赏鱼,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知道鱼为什么必须生活在水中吗?它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在水中生活?当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时,鱼鳍又是如何摆动的呢?鲤鱼。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观察鱼的外形,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启智激疑。观察鱼的外部形态1鱼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局部?2鱼的体形是怎样的?3体色有什么变化?4摸一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样的感觉?5仔细观察鱼的体侧,你会看到什么结构?它叫什么?有何作用?6鱼共有几种鳍?在鱼游泳时,各种鳍是如何协调摆动的?学生以小组为

5、单位,按照大屏幕的6个问题,边观察,边填写实验报告。观察完毕,利用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说明这些特点都是和鱼在水中生活是相适应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显示6个问题。表达观察有序,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当鱼在水中游泳时,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各种鱼鳍的摆动情况吗?共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那么,围绕今天的实验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描述一种或几种鳍的摆动情况。学生分别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1鱼失去鳍后,还能游泳吗?2鱼鳍和鱼保持平衡有关系吗?3。失去尾鳍,会不会影响鱼的游泳速度?4鱼的腹鳍和臀鳍有作用吗?训练学生初学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开展学生提出

6、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假设学生开动脑筋,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那么请各小组围绕其中一个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根据常识、生活经验和观察,通过小组讨论,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用录象显示实验关键和实验中的考前须知:动作轻缓 水中进展,两人合作 两条鱼交替实验 单种鳍固定 固定鱼鳍后静置12分钟后记录现象 小组分工协作各抒己见,将各自的实验方案表达出来,比如采用何种材料,运用什么方法进展探究的。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1 引导学生先观察正常的鱼在水中是什么姿态?2

7、请各小组根据选用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得出的实验结论向全班同学做汇报,大家共同交流。1 背上、腹下直立在水中。2 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展探究实验。为了在一定时间,集中精力探究,可以引导各小组相对分工实施实验方案;可不追求大而全的方案。表达与交流3 组织各小组交流和与时引导。3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小组实施实验方案情况;全体倾听发言小组情况并与之交流,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实事的作风;鼓励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学会倾听和交流。小结4 用多媒体课件对鱼的五种鳍的作用进展总结。4 认同自己实验探究的事实。小结5 强调鱼能够在水中游泳,是靠鱼鳍、肌肉、骨骼和鳔的共同协调作用。6

8、放映鱼在失去各种鳍的情况下的幻灯片段5 观看幻灯片段,了解爱护动物,珍爱生命意义。对学生进展生物学辩证统一观点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观点。讨论1实验时,为什么要留下一条正常的鱼?为什么要对鱼鳍分别固定?2在固定鱼鳍后,为什么要静置12分钟才正式记录现象?3剪掉鱼鳍的方法又快又简单,为什么在实验中不提倡这样做?注意调动各小组成员中没有机会或发言表达机会少的学生积极性。充分关注学生在探究性学生中的个性差异。1对学生与时进展科学方法指导。2加深学生对珍爱生命情感的理解。学生参与性评价教师重视生物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展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教学信息

9、的反应,不断改良教学;学生自评与互评,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实验过程中,你认为本小组的实验方案有何优点或者有需要改良的地方吗?谈谈自己的收获。1小组选择的实验材料是塑料片和曲别针,这两种材料在固定鱼鳍时,对鱼的伤害很小,速度又很快。但不足的是,固定鱼的腹鳍和臀鳍时比拟吃力尝试学生对教师和学生本人探究性实验做出个人水平评价。表达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和学习经验的获得。给予学生参与决策的空间。2 小组选用的小夹子太重了,觉得鱼很痛苦。3 实验中应该准备一些喂鱼的馒头渣、米饭和鱼虫等,在固定鱼鳍后,可用这些食物让鱼尽快游动起来,这样会使观察的效果更明显。4、鱼缸应该再大一些,否那么不清楚固定鱼鳍

10、后对鱼的游泳速度是否发生影响。实验二:饲养和观察蚯蚓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设置一个适合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察蚯蚓的运动。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创设实验教学整合环境,由动手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创设的实验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情感价值态度观:通过采集、观察培养学生实事的态度,并树立“动物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2.观察蚯蚓的运动。三、实验材料用具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四、实验教学策略从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

11、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五、实验探究过程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多少节?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粘液?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地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4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2.比照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与其身体粗细、长短的变化,并注意与它在粗糙纸上的运动做比拟。探究实验过程设计

12、: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提纲进展观察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用课件展示蚯蚓外形图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红色、由许多环状的体节组成。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外表。蚯蚓的体表枯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3.环带的观察: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环节体节。4.把活蚯蚓放在一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

13、较快、慢,(有、无)声音。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六、实验讨论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习性包括食性是怎样的?2、要实验过程中国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国什么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3、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4、国什么蚯蚓要在潮湿的土壤的深层穴居?实验三.: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鸟类为什么会飞?要是我们人类也像鸟类一样会飞该多好,如果让人飞起来,咱们需要一副多大翅膀?这就是我们这一节将要探究的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先来看一段视频录像。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鸟类在上飞翔;

14、我听到了鸟的叫声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生:鸟类有翅膀。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飞翔吗?生:不能,还要解决许多问题。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图片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也可以展示课前准备的鸟类图片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展观察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体形和体表家鸽的躯干呈形。家鸽的前肢变为,是器官。后肢有趾,趾向前,趾向后。尾部生有大型,飞翔中起作用。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不会飞起来的。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生:羽毛有大小之分,大羽毛展开时呈扇形,小羽毛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师: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鸟类的部结构如何呢? 请大家根据家鸽的部结构彩图来进展探究。生:继续进展探究:家鸽有角质喙、肉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