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78370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农村筹划生育工作之我见 郑小强筹划生育作为国内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30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有效控制了人口自然增长过快势头,获得了举世数目的成效。但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动,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践, 如今筹划生育进入了履行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人口素质阶段。农村筹划生育工作呈现出执法环境的深刻变革,干部群众思想的深刻变化,工作体制机制的深刻转变,基层农村筹划生育工作浮现了某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呈现明显弱化的趋势,急需进一步分析、研究,采用刚性措施予以解决和解决。现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见解:一、存在的问题1、各项惠农政策不断贯彻,群众思

2、想变化多端,低生育水平反弹。一是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减少,农村育龄妇女家庭承当的减轻,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二是是目迈进入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目前正是生育期,她们想生二孩欲望性很强。三是群众受传宗接代思想影响,农村家庭对男孩的追求还是根深蒂固。四是违法超生成本对部分富裕阶层没有经济压力,局限性轻重,此阶层成为政策外生育的重要力量。五是留守家庭的增多,使农村学生缺少有效监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行政体制改革加快,筹划生育工作模式转型过快。人们懂得,筹划生育是国策,工作重点在农村。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工作,目前的筹划生育工作已由

3、过去的以强有力的、从下至上的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了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的管理模式,工作主体和工作对象均没有变,仍然是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但由于依法行政和以人为本和谐社会规定的提出和贯彻贯彻,乡村干部在筹划生育中处在十分被动的局面。由于执法条件尚不完全具有、部分群众对抗情绪加剧,导致目前筹划生育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基层干部普遍存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过多注重软材料。特别是筹划生育四严禁七不准的宣传、网络对现行计生政策的错误引导,基层干部对违法计生对象更是投鼠忌器,导致目前部分人觉得筹划生育政策放宽了,政府拿违法生育没有措施。3、新时期农村计生工作,方式单一,筹划生育工作手段

4、弱化。目前的筹划生育工作不再是过去的一律用强制手段控制生育数量,而是为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依法行政。乡镇对农村的筹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柔性手段来实行,如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等。面对部分逃避、抵制筹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例如:有的对象运用家庭老、弱、病、残人来威协,运用社会渣子来干扰,引起不明真象群众约会,在各地不胜枚举。这些人以一带十,从而导致整个筹划生育工作处在被动局面。4、人员流动量大,流动人口管理体系不完善,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一是未婚青年管理难。近年来,打工经济热俏城乡,农村的成年青年便外出务工,在此期间,很也许组织了“家庭”,等她

5、们回来时,已有一种甚至几种小孩了,加之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二是流动人口筹划外生育解决难。由于流动人口活动区域广,调查取证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在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懂得其地址,办理案件必须二人以上,且成本太大,取证仍然难,往往是花了人力、物力、财力,可工作效果并不抱负,三是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管理不严,流于形式。5、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按照筹划生育法,县级筹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才有执法权。乡镇只是委托执法,而筹划生育工作对象波及千家万户,乡镇计生队伍单薄,本系统人员过少,只能从乡镇调入,加之计生工作繁重,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无法应付庞大

6、计生违法对象群体。由于现行政策对文明执法作出较具体明确的规定,部分百姓故意对抗征收行为,执法效率低下,特别是法院强制执行面太广而难以执行,无法征收到社会抚养费,直接影响了其她育龄群众执行筹划生育的自觉性,甚至有更多百姓加入规避、对抗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行列,导致筹划生育整体工作软化。二、几点对策的探讨1、加大宣传力度,着力维护筹划生育政策权威,竭力营造农村筹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搞好宣传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导,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助于工作的推动。目前,除认真宣传贯彻国家人口与筹划生育法和陕西省人口与筹划生育条例的实行外,要加强典型突出成功查处案例的宣传力度,用身边人身边事触动群众的神经,树立百姓筹划生

7、育工作作为国策的权威。强化筹划生育刚性政策的宣传,保持筹划生育高压政策态势。目前,宣传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过多宣传计生工作的负面报道和不切实际的执法程序规定。积极发挥学校教育阵地作用,加大对高初中的生育生殖知识教育力度,避免新生政策外生育的浮现。2、科学客观制定考核指标,力尽所能为基层干部减负。目前,筹划生育考核指标十分具体,分类较细,每项专项工作指标项目繁多,逻辑关系复杂,连本科大学生都难以应付。季度查、半年查、年终查等多项专项检查,检查过多过滥。有的工作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加之业务多而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真正从事重点工作的时间太少。因此,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指标,特别实事

8、求是符合基层实际尤为重要。这就规定务必结合进一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考核指标、考核方式、考核次数等考核体系进行认真细致总结,进一步减少考核次数,删减不合理考核指标,真正提高考核算效,增进基层有更多时间投入到筹划生育主体工作中去。3、从严执法,违法必究,大力完善筹划生育执法体系。维护刚性的筹划生育国策是目前搞好农村筹划生育的基本和保障。在依法行政中,更加注重逐渐完善的过程,而不是不切实际的一步到位,不顾客观实际拿基层干部问责。司法系统务必切实维护筹划生育国策的权威,对证据确凿的,立即备案,强制执行,从紧从快加大打击力度,而不是更多关注程序上的合法性,克服部门间的不协作性,从重对违法生育者严

9、肃解决,做到以一儆百,减轻农村筹划生育工作压力。4、坚持以人为本,村民自治。在广泛开展计生政策、新型婚育文化宣传的同步,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村民自治,发挥群众的参与意识,使群众对计生工作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由“治民”走向“民治”。5、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根据目前计生队伍人员少、待遇低、思想不稳定的现状,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充实一批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年轻计生专干队伍;二是减轻计生专干工作压力。将计生专干兼职的其她工作尽量减少,使其有时间、有精力从事计生工作;三是切实解决乡镇计生办主任级别和待遇,以利调动其积极性;四是提高专干待遇。从事计生工作的干部相对其她同志来说,工作量大、责任重,

10、在一般的待遇基本上增长一定的补贴,让其劳有所获,稳定人心;五是尽量减少政治压力,让其放心大胆工作,而不是提心吊胆工作。六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计生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基层指引工作,协助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不能形成遥控指挥。6、多方协作,进出联动,从严管理,摸索流动人口有效管理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一步,流动人口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计生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应从如下几种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原则,对流入人口的计生问题不能一赶了之,而是要就地解决,流动人口的筹划生育以考核流入地为准;二是严格证件管理,对流动人口一律规定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入地加大验证力度,对未办证的,实行

11、限期办证,否则用人单位不得录取;三是对流入重点对象实行“季查”制度,不按规定参与的,应追究用人单位和个人责任。 7、多方筹资,重在贯彻,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为更好地增进筹划生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的奖励扶助政策。例如部分筹划生育奖励扶助机制,独生子女保健费等,但由于全国人口众多,国家财力有限,目前还不也许全面覆盖贯彻。因此,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各地实际状况,制定某些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这些遵守筹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更多的得到好处,从而影响和带动一部分家庭,使她们也自觉执行筹划生育政策。8、部门配合,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新格局。筹划生育工作不是哪一人哪一种部门可以单独完毕的,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一是公安部门在小孩上户时,规定在出具医学出生证明的同步出具结婚证、生育证或计生部门出具的有关合法有效证明,再予以上户;二是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检查,对擅自为育龄妇女实行解除节育措施手术的,坚决予以打击;三是医疗机构严格坚持凭证检查和凭证生育制度,并及时通报同级计生主管部门,否则,追究医疗机构及当事医生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