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测验考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7832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测验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测验考试(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综合-湖南教师资格考试试题】-.选择题1. 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A. 授训B. 文化C. 校规的法规是()。D. 校风2. 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A. 教师法B. 儿童权利公约C. 未成年人保护法D. 教育法3.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怠好品德的方法。A. 陶冶法B. 锻炼法C. 自我教育法D. 榜样法4. 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A. 班级规章制度B. 良好的师生关系C. 明确的共同目标D. 定的组织结构5. 下述不属于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点是()。A. 教育即生活B. 教学应以经验为

2、基础C. 教育即生长D. 教学应以课堂为中心6.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因素是()。A. 生产力B. 文化C. 科学技术D. 政治7. 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A. 隐性课程B. 综合课程C. 拓展课程D. 校本课程8. 促进个体发展从滑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学校教育C. 社会环境D. 个体主观能动性9. 关于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B. 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C. 人的所有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D. 格赛尔由实验得出的是“个体发展的成

3、熟决定论”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 ()教学原则的要求。A. 直观性B. 循序渐进C. 启发性D. 因材施教11.个体心理通常从具体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这说明个 体身心发展具有()。A. 阶段性B顺序性C. 互补性D. 不均衡性12帕克赫斯特创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 道尔顿制B. 设计教学法C. 分组教学D. 特朗昔制13.()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A. 教育方针B. 教育政策C. 教育目的D. 教育目标14“终身教育”概念的基本术语不包括()。A. 生活B. 终身C. 教育D. 社会15.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的

4、标志是()。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 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D. 斯宾塞的教育论二、填空题16. “狭义的教育”是指。17. 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18.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关系。19. 、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20“未来性”、“社会性”和“生命性”是新的 观所强调的特征。21. 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和 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2. 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23. 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滞后性与。24. 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看,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论。25. 维果茨

5、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26. 通过制定和执行班级的规章制度以及贯彻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班级 的模式被称为。27. 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来确定,这是 论的教育目的观。28. 我国儒家传统的教育目的侧重于 的介值取向。29. 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 。30.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 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的关于教学过程的恩想。31. 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32.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备强制性,普遍性和 三个基本特征。33. 钻研教材从具体的展开程序来讲,分为“弄懂教材”、“吃透教材”、_ 三个阶段

6、。34. 内容型教学荒略可分为结构构化策略和 。35. 一些学生之所以会屡犯错误,是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 规律。三. 解答题1. 怎样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3. 简述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4. 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5. 如何评价一堂课?四. 论述题1. 为体现教学的新理念, 赵老师决定在教学中自己少讲, 将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和同 学间合作学习,他还宣称,这样做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自己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 脱出来,但经过两个月的实践,赵老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试结合教学规律的相关知识对赵老师教学改革不成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

7、对策建议。2. 某中学初二I班新转来一个学生小山,他性格内向,学习成绩差,很少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李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与他讲学习的重要性,小山每次都点头, 但回到班上却表现依旧。李老师家访后了解到小山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他们极少关心他的学习,由于学习基础差,他跟不上班,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做 ?请依据德育中“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 规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D 2.C 3.B 4.C 5.D 6.D 7.B 8.D 9.C 10.C 11.B 12A 13.C 14.D 15.B二. 填空题16.学校教育17.孔子18.人一人19.社会20.教

8、育21.科学知识22.个体差异性23. 超前性24.外铄论25.可能达到(潜在)26.常规管理27.个人本位28.社会本位29.理解 教材30.学一思一行31.活动和交往32基础性33.内化教材34.问题化策略35.长期性 和反复性三. 解答题1. 【答案要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需要做以下几点: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 【答案要点】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 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 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3. 【答案要点】

9、素质教育的理论要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4. 【答案要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改革;课程评价改 革;课程管理改革。5. 【答案要点】评价一堂课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四. 论述题1. 【答案要点】 赵老师注重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值得肯定; 赵老师可能未能很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

10、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建议从以下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一,对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 量发挥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作用;第二,对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和态度发挥作用;第三,影响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 【答案要点】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四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儿童思想品德的四因素各有其特点与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德育的具体实施中,具有多种开端; 可从“动之以情”或“导之以行”入手帮助小山; 知、情、意、行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 对小山教育时,也要注意发挥知

11、、情、意、行的整体功能。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 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A. 初创时期B. 成熟时期C. 发展时期D. 完善时期2. 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A. 自主性B. 主动性C. 自我同一性D. 勤奋感3. 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于()A. 负强化B. 正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A. 自我实现的需要B. 自尊的需要C. 认知的需要D. 审美的需要5. 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

12、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C. 逆向负迁移D. 逆向正迁移6. 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A. 学习的定义B. 产品的使用说明C. 汽车驾驶方法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7.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A. 定向阶段B. 模仿阶段C. 熟练阶段D整合阶段8. 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A. 寻求他人支持策略B. 复述策略C. 时间管理策略D. 监控策略9. 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

13、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A. 理性情绪法B. 自我控制法C. 松弛训练法D. 系统脱敏法10. 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根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A. 前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后习俗水平D. 普遍伦理取向阶段11. 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A. 建筑设计B. 剧本创作C. 技术革新D. 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12. 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

14、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A. 弗洛伊德B. 布卢姆C. 皮亚杰D. 杜威13. 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A. 群体凝聚力B. 群体规范C. 课堂气氛D. 人际关系14. 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效度B. 区分度C. 信度D. 难度)特征对学生的影响。15. 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A. 知识B. 认知C. 人格D. 技能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1.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 “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教育哲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昆体良2.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 ?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学记B. 论演说家的教育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