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练习九上zmj-5976-1433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77886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练习九上zmj-5976-1433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语练习九上zmj-5976-1433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练习九上zmj-5976-143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练习九上zmj-5976-143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注音。论语( ) 亦( ) 罔( ) 焉( )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1愠( )_ 温( )_2诲( )_ 悔( )_3殆( )_ 冶( )_4罔( )_ 惘( )_三、解释加粗的词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三省吾身:择其善者:四、解释下列语句。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五、填空。1论语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的言行。2孔子,名_,字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七、阅读。(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2解释下列词语。何以:是以:下问: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1)惑:(2)忧:(3)惧: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一、ln y wng yn二、1愠:yn ,愠色;温:wn ,温暖; 2诲:hu,教诲;悔:hu,后悔;3殆:di ,百战不殆;冶:y,陶冶;

3、4罔:wng ,置若罔闻;惘:wng ,迷惘。三、1怨恨;同“悦”,愉快 2迷惑;疑惑 3反省;优点四、1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2复习了旧知识,进而又领悟了新知识五、1儒;孔子及其门徒 2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3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六、七、(一)1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且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因此称他为文。” 2凭什么;因此;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3一是孔文子敏而好学,二是虚心求教。既肯定了孔文子取得成就的原因,又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奋好学,虚心求教。 (二)1(1)疑惑;(2)忧愁;(3)害怕。 2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这则是从学习态度方面论述的。 3不畏严寒,坚强(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