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77869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讲: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功能价值V的计算及分析(1)功能成本法(绝对值法)#-19#-19C2.4.5J第)个评俭对象的价值系册第rH平价对象的功能评价卧一第鬥评价对象的现赫时#-19#-19一般可米用表2.4.7进行定量分析。【例】某产品目标成本为00万元,该产品分为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重要性系数和功能现实成本如下:则该产品功能的改进顺序应为()。A.F1-F2-F3-F4B.F2-F1-F4-F3C.F1-F4-F3-F2D.F2-F3-F4-F1答案:D【解题思路】计算各个功能的有关指标计算如下:一般情况下,当成本改善期望值大于零时,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根据上述计算公式,【价值系数评价值F现实成本C2.4

2、.5】功能的价值系数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9#-191)V=1功能现实成本等于功能评价值。一般无需改进。#-192)VV1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这两种情况都应列入功能改进的范围,并且以剔除过剩功能及降低现实成本为改进方向,使成本与功能比例趋于合理。3)V1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此时,应进行具体分析,功能与成本的分配可能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咼

3、成本。(2) 功能指数法(相对值法)第球评前对象的珈值指数F第灯评价对象册功能指数F第卅评价时靈蔽汞嚴研(24.6)价值指数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 V=1此时评价对象的功能比重与成本比重大致平衡,合理匹配,可以认为功能的现实成本是i比较合理的。2) VV1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i占的成本偏高,从而会导致该对象的功能过剩。应将评价对象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主要是降低成本。3) Vl此时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三种:i第一,由于现实成本偏低,不能满足评价对象实现其应具有的功能要求,致使对象功能偏低,这种

4、情况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增加成本;第二,对象目前具有的功能已经超过其应该具有的水平,也即存在过剩功能,这种情况也应列为改进对象,改善方向是降低功能水平;第三,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需要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为改进对象。4. 确定VE对象的改进范围确定对象改进范围的原则如下:(1) F/C值低的功能区域。(2) CF值大的功能区域。成本改善期望值的表达式为:C=C-F(2.4.7)式中:丄为成本改善期望值,即成本降低幅度。*当尤大于零时,C大者为优先改进对象*。(四)方案创造及评价1.方案创造方案创造可以采取各种方法,比较常用的方法

5、有以下几种:(1)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BS)。头脑风暴法是指自由奔放地思考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由对改进对象有较深了解的人员组成的小集体在非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气氛中进行讨论、座谈,打破常规、积极思考、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提出创新方案。这种方法可使获得的方案新颖、全面、富于创造性,并可以防止片面和遗漏。(2)歌顿法(Gorden)。这个方法也是在会议上提方案,但究竟研究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只有会议的主持人知道,以免其他人受约束。这种方法的指导思想是把要研究的问题适当抽象,以利于开拓思路。在研究到新方案时,会议主持人开始并不全部摊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只对大家作一番抽象笼统的

6、介绍,要求大家提出各种设想,以激发出有价值的创新方案。(3)专家意见法。这种方法又称德尔菲(Delphi)法,是由组织者将研究对象的问题和要求,函寄给若干有关专家,使他们在互不商量的情况下提出各种建议和设想,专家返回设想意见,经整理分析后,归纳出若干较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再函寄给有关专家征求意见,再回收整理,如此经过几次反复后专家意见趋向一致,从而最后确定出新的功能实现方案。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们彼此不见面,研究问题时间充裕,可以无顾虑、不受约束地从各种角度提出意见和方案。缺点是花费时间较长,缺乏面对面的交谈和商议。(4)专家检查法。2. 方案评价(3)方案综合评价方法【P109】。用于方案综合

7、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德尔菲(Delphi)法、优缺点列举法等;常用的定量方法有:直接评分法、加权评分法、比较价值评分法、环比评分法、强制评分法、几何平均值评分法等。下面简要介绍几种方法:1)优缺点列举法。2)直接评分法3)加权评分法。又称矩阵评分法。加权评分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确定评价项目及其权重系数; 根据各方案对各评价项目的满足程度进行评分; .计算各方案的评分权数和; 计算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以较大的为优。(五)方案实施与评价第五节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及其构成(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含义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

8、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Lifecyclecost,LCC)中,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1. 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工程寿命周期经济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包括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2. 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体系(IS014000)精神,工程寿命周期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3. 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工程寿命周期社会成本是指工程产品在从项目构思、产品建成投入使用直至报废不堪再用全过程中对社

9、会的不利影响。(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P112】寿命周期成本的一级构成包括设置费(或建设成本)和维持费(或使用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发生的成本费用归入建设成本,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发生的成本费用(贷款利息除外)归入使用成本。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称为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它是指为了从各可行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以有效地利用稀缺资源,而对项目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的过程或者活动。换言之,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是为了使用户所用的系统具有经济寿命周期成本,在系统的开发阶段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设计的参数而对系统进行彻底的分析比较后作出决策的方法。(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在通常情况下,从追求寿命

10、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场出发,首先是确定寿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将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其次是将设置费和维持费两者进行权衡,以便确定研究的侧重点从而使总费用更为经济;第三,再从寿命周期成本和系统效率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此外,由于寿命周期成本是在长时期内发生的,对费用发生的时间顺序必须加以掌握。器材和劳务费用的价格一般都会发生波动,在估算时要对此加以考虑。同时,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常用的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有:2.固定效率法3.固定费用法4.权衡分析法1费用效率(CE)1.费用效率(CE)法式中:ce一费用效率;SE工程系统效率;LCC工程寿命周期成本;IC设置费;SC

11、维持费。(1)系统效率。(2)寿命周期成本。对于寿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必须尽可能地在系统开发的初期进行。费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1)费用模型估算法2)参数估算法3)类比估算法:这种方法在开发研究的初期阶段运用。通常在不能采用费用模型法和参数估算法时才采用,但实际上它应用得最广泛的方法4)费用项目分别估算法2. 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费用法固定费用法:是将费用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固定效率法:是将效率值固定下来,然后选取能达到这个效率而费用最低的方案。3. 权衡分析法权衡分析是对性质完全相反的两个要素作适当的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总体的经济性。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中,权衡分析

12、的对象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 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 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 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的权衡分析; 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的权衡分析。【例】以某机加工产品生产线为例,其有关数据资料见表2.5.2。表烹5直:某机加工产品生产线有其数据资料单位:万元规划方案系统效率SE设置贵陽原规剤方案1600010002000新规划方室b600015001200新规划方案宝720012002100(1)设置费与维持费的权衡分析:由式(2.5.1),原规划方案1的费用效率为CE1;新规划方案2的费用效率为CE2。这表明设置费

13、的增加带来维持费的下降是可行的,即新规划在案用效率上比原规划方案子。为了提高费用效率,该机加工产品生产线还可以采用以下各种有效的手段:1)改善原设计材质,降低维修频度;2)支出适当的后勤支援费,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维修作业;3)制定防震、防尘、冷却等对策,提高可靠性;4)进行维修性设计;5)置备备用的配套件、部件和整机,设置迂回的工艺路线,提高可维修性;6)进行节省劳力的设计,减少操作人员的费用;7)进行节能设计,节省运行所需的动力费用;8)进行防止操作和维修失误的设计。2)设置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1)进行充分的研制,降低制造费;2)将预知维修系统装入机内,减少备件的购置量;3)购买专利

14、的使用权,从而减少设计、试制、制造、试验费用;4)采用整体结构,减少安装费。3)维持费中各项费用之间的权衡分析:1)采用计划预修,减少停机损失;2)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培训,由于操作人员能自己进行维修,可减少维修人员的劳务费;3)反复地完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行为,其产生效果的体现形式便是缩短时间,减少用料,最终表现为费用减少。而且,重复的次数愈多,这种效果就愈显著,这就是熟练曲线。计算寿命周期成本时,对系统效率中的作业时间和准备时间,以及定期维修作业时间等,都可能适用熟练曲线,必须予以注意。4)系统效率与寿命周用费用之间的权衡:在系统效率SE和寿命周期成本LCC之间进行权衡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15、:1)通过增加设置费使系统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产量);2)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精度提高,从而有可能提高产品的售价;3)通过增加设置费提高材料的周转速度,使生产成本降低;4)通过增加设置费,使产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简便,舒适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种用途等),可使售价和销售量得以提高。(5)从开发到系统设置完成这段时间与设置费之间的权衡:进行这项权衡分析时,可以运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込竺(2.5.DLCC-ZC+SU(二)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与传统的投资计算法之间的比较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当选择系统时,不仅考虑设置费,还要研究所有的费用;在系统开发的初期就考虑寿命周期成本;进行“费用设计”,像系统的性能、精度、重量、容积、可靠性、维修性等技术规定一样,将寿命周期成本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因素;透彻地进行设置费和维持费之间的权衡,系统效率和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