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77780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范文合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度量教学反思(20篇)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一):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范文250字本节课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教学情况不太理想,有学生没有能够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和技能,经过反思,问题主要是:准备不充分。本节课需要学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课前布置学生购买量角器时,没有强调量角器的质量、规格等要求,课后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规范,这些不规范的量角器对学生测量角的度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估计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测量时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得不够全面,因而在教学中尽管老师演示量角的方法并示范,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如“点对点,边以边, 找0度,认刻度”教给学

2、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 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映出的问题。看来,课前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切实可行教学方法。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二):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角的度量这节课数学概念比较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的东西)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因为量角的过程是那么的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

3、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即使量的方法是正确的,内外刻度又会不知所措。角的度量学生学的效果并没有预想的好,因为之前看过华应龙的我这样教数学中有关于如何教量角器这一部分教学的内容,所以很自信,我首先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画角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第三层是探究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的关系以及与角的两边张开程度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观察、去操作,从而得出结论。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在教学过程中,唯恐学生不明白有些内容讲重复的太多,导致下面练习的时间不够。2当一个学生第一次尝试量角量错后

4、,却忽略了他的再次量角。3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4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间的评价。5. 各个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凑,过度的地方处理的不够理想当然,课无完课,人就是在错误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成长起来的。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三):角的度量教学反思范文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角的度量这节课有太多的难点。首先,知识点都是全新的,之前没有任何知识铺垫,尤其是对量角器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接受起来有难度,因为全部都是零碎的小知识,比如:中心点,0度刻度线,内圈,外圈。没有太大的逻辑性,与现实现实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最后,关于量角学生操作起

5、来有难度,同时我对于全班同学的掌握情况把握起来也有难度。在备课期间,我需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保持注意力完成本节课的零碎知识点的探究与演示;同时还要监督学生合理利用学具不要分散精力。整体下来,本节课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学生对于量角器的认识比预想的要好。(1)学生能在理解量角器的用途的前提下,理解“度”对于角的重要性,知道上面那些刻度是怎么来的。我让学生用手臂做角的两条边来比划出各个活动角,从0到90到180到360。让学生理解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到指定度数结束。(2)多数同学对于量角器的各个组成: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掌握比较扎实,能够理解各个名词所指的部位以及它的意

6、义,为后续画角奠定基础。2、学生对于量角这项操作活动的掌握度大于我的预期。学生能在掌握量角器各个部位名称以及角的构成的前提下完成量度这项操作活动,并且正确标出已知角的度数。缺点:1、少数学生对于量角器内圈刻度、外圈刻度不理解。其实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不能很好地区分哪圈刻度是内圈哪圈刻度是外圈,所以就给量角带来致命的漏洞。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2、量角时,不知道读哪个数据。由于角的画法的变换性以及量角器的摆放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学生对于量角器掌握不是太清晰,导致部分学生读错数。3、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能面面俱到。由于本节课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学生在自己摆量角器,自己量角,自己读数,所以我

7、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肯定有遗漏的学生。4、少部分学生被学具分神。少部分学生对于量角器过于感兴趣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跟进教学进度,导致我不能很好地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改进之处:1、让量角器生活化,让它更加生动,更加人性化,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它的构成及其应用。2、加强巡视力度,尽全力兼顾每一位学生。3、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量角器是量角的工具,所以学以致用至关重要,把总结的口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尽量练习到每一种情况。4、让学生体会角的形成的过程,大约感受它的大小,知道所有的角都是从0开始,以确定到底是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以减小读错度数的几率。以上是我对角的度量这节课的课后反思,希望能够督促

8、我继续改进本节课,继续推陈出新。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四):上课之前,我就在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所以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一些措施:1.上课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向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目标,告诉学生,今天学的知识比较难,有没有信心学会,在学生充满信心回答后,他们精神饱满地听课,上课都比较认真,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2.

9、在学生认识量角器时,我多次强调开口朝左,看外圈,开口朝右,看内圈,使学生弄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在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线。3.借助多媒体,演示量角方法,使学生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建立表象。这样,在量角时,大部分学生会自觉地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了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五):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角的度量教学反思有人说 “有教育就必然有公开课”,而教育家于漪先生却说过:公开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艺术。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

10、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以及主动探究的意识。有以下靓点1、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进行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问题解决的过程;2、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以及一定程度的创造。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题材,也可以创设更符合学生现实的、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3、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初步学习将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

11、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4、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想隐含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是思想 的“躯体”,思想是知识是“灵魂”。所以对学生而言是不能从教材的字里行间读到的,要在教师引领、指导、学生自己学习、感悟中慢慢体会。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节课中,线段知识类比角的.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感悟: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主题与教学媒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积极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会唤发学生学习热情。需以后做好以下几点1.抓基础:以教材为主,领悟编者意图,注重对基础知识的

12、传授,还要对教材中新增设的栏目给予重视。2.抓规律:注重对相近知识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自己总结规律,而不是教师代替其整理。3.抓典型:通过典型事例的讲解,培养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4.抓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搞题海战术。5.抓学生: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学法的指导,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做到及时检查、反馈。“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将尽自己所能,引领学生加强思维训练, 注重方法引领,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乐园。点评: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现了“和谐”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已有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学生探究

13、过程,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以个合适的思维空间。课堂中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而是更多的学的场面,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场面。注重小组互助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的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另外,又设计复习提示和预习指导的作业,阅读课本4.2节课文并与4.3.第二节课文对比,思考怎样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出课堂,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

14、践、探究。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六):候新桃角的度量二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二教学反思候新桃“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操作性课题,感觉比较抽象、枯燥。这节课中数学概念教多,有1的认识、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量角对四年

15、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我首先通过故事讲述、动态演示1度角的产生;还让学生闭眼感知想象1的角有多大,自己画1的角。使“度”的概念形象化,而且分解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难点。刚开始我发现有些学生拿着量角器就想量角,但却不知怎么放在要量的角上。于是我及时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认识量角器时,我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回答很不错,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两行数,这些数的排列有规律,一行从左往右,一行从右往左,中间正好是90度”“量角器上有很多刻度”等。但在读角时学生却容易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搞混淆

16、,这时我让学生在量角器上读出内圈和外圈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如(30、150),学生通过这两个角的认读,认识到读角时要注意把内圈和外圈上的刻度看清楚。同时还要注意读量角器上没有标数的角如(75)这样可以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来。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说如何量角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掌握了量角的方法。角的度量教学反思(七):“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