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测量工种总题库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3.51KB
约26页
文档ID:497777224
煤矿测量工种总题库_第1页
1/26

煤矿测量工种题库一、 选择题(按题意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写在括弧中)1.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有( )条 A 7 B 8 C 92.地面三角高程测量中,仪器高和观标高应用钢尺丈量2次,当互差不大于( )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A 3㎜ B 4㎜ C 5㎜ 3.下列( )不是井下采区控制导线测角精度 A ±7″ B ±15″ C ±30″4.丈量采区控制导线边长时,采取经返丈量或错动钢尺位置1米以上的方法丈量两次,其互差均不得大于边长的( ) A 1/2000 B 1/3000 C 1/4000 5.在延长经纬仪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按相应的测角精度进行检查,30″导线两次观测角的不符值不得超过( ) A 40″ B 60″ C 80″6.井下高程测量,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观测开始前和结束后用纲尺各量一次,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于( ),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A 3㎜ B 4㎜ C 5㎜7.巷道开工通知单应由掘进管理部门提前( )发送到地测科 A 2天 B 3天 C 4天8.用钢尺丈量基本控制导线,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不得小于( B ),定线偏差应不小于( ) A 5 m B 10 m C 15 m D 5 ㎝ E 10㎝ F 15㎝9.矿区地面四等水准网的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为( ) A ±5mm B ±10mm C ±20mm10.煤矿测量基本矿图有( )种 A 8 B 7 C 611.1幅正方形分幅的1:2000地形图等于( )幅1:500地形图 A 4 B 8 C 1612.30″级复测支导线,其全长相对闭合差应不大于( )。

A 1/3000 B 1/2000 C 1/100013.丈量采区控制导线时,应采取往返测量或错动钢尺一米以上的方法丈量( ) A 2次 B 3次 C 1次14.井下采用光电测距边时,往返观测的同一边长,化算为水平距离(经各种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 ) A 1/6000 B 1/8000 C 1/10000 15.井下控制导线的分级是按照( )划分的 A 测边精度 B 测边和测角精度 C 测角精度 16.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 A 间曲线 B 首曲线 C 计曲线17.导线计算评定精度时,f/∑L,表示导线的( ) A 绝对精度 B 线闭合差 C 全长相对闭合差 18.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开采水平煤层时的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之比称之为( )。

A 水平移动系数 B 采动系数 C 下沉系数 19.《规程》166条规定:标定井筒实际中心坐标和十字中线的坐标方位角应按地面( )导线的精度要求实施测定 A 四等 B 一级 C 二级 20.井田一翼长度≥5km时,基本控制导线应布设成7″级导线,其附(闭)合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为( ) A 1/6000 B 1/8000 C 1/10000 21.通过立井井筒导入高程时,井下高程基点两次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井筒深度的( ) A 1/6000 B 1/8000 C 1/10000 22.在延长经纬仪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所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按相应的测角精度进行检查,30″导线两次观测角的不符值不得超过( ) A 40″ B 60″ C 80″ 23.三角高程闭合差可按导线边长成( )分配。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随机 24.井下高程测量,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观测开始前和结束后用纲尺各量一次,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得大于( ),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 A 3㎜ B 4㎜ C 5㎜25.贯通测量的预计误差一般采用中误差的( ) A 1.5倍 B 2倍 C 3倍26.矿区地面四等水准网的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为( ) A ±5mm B ±10mm C ±20mm 27.巷道贯通时,中线偏差是指贯通点的( ) A X和Y的差值 B 相向两中线间的垂距 C 相向两腰线间的垂距28.在1:2000比例尺矿图中,点的绘制误差为0.2mm,其实际地面点位误差为( ) A 0.4mm B 0.2m C 0.4m29.1幅正方形分幅的1:2000地形图等于( )幅1:500地形图。

A 4 B 8 C 1630.30″级复测支导线,其全长相对闭合差应不大于( ) A 1/3000 B 1/2000 C 1/100031.三角高程导线的高程闭合差不大于( ) A ±100mm B 10mm+0.3㎜×L C ±50mm 32.计算井巷贯通方向和距离,应采用各种测量结果的( ) A 算术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值 B 最后一次测量值 C 任选一次符合要求的测量值33.井下控制导线的分级是按照( )划分的 A 测边精度 B 测边和测角精度 C 测角精度 34.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称为( ) A 间曲线 B 首曲线 C 计曲线35.导线计算评定精度时,f/∑L,表示导线的( ) A 绝对精度 B 线闭合差 C 全长相对闭合差36.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开采水平煤层时的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之比称之为( )。

A 水平移动系数 B 采动系数 C 下沉系数37.《规程》166条规定:标定井筒实际中心坐标和十字中线的坐标方位角应按地面( )导线的精度要求实施测定 A 四等 B 一级 C 二级38.井田一翼长度≥5km时,基本控制导线应布设成7″级导线,其附(闭)合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为( ) A 1/6000 B 1/8000 C 1/1000039.下列( )不是微倾式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A 十字丝横丝应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B 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C 十字丝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 40.导线延长时,必须检查最后一个水平角,下列水平角的不符值满足±15″级的采区控制导线要求的是( ) A -36″ B -45 ″ C +50″41.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 A.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B.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42. 导线的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后,应使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之和等于( )。

A.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B.导线全长闭合差,其符号相同; C.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其符号相反43. 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 ) A.0.02/100; B.0.002; C.1/500044.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综合误差45.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测完上半测回后,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2格多,在此情况下应( ) A.继续观测下半测回; B.整平后观测下半测回; C.整平后全部重测46. 用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 A.K=M/D; B.K=1/(D/|ΔD|); C.K=1/(ΣD/fD)47.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48. 从观察窗中看到符合水准气泡影象错动间距较大时,需( )使符合水准气泡影象符合。

A.转动微倾螺旋; B.转动微动螺旋; C.转动三个脚螺旋49. 测定一点竖直角时,若仪器高不同,但都瞄准目标同-位置,则所测竖直角( ) A.相同; B.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50. 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 )来表示的A.地理坐标; B.平面直角坐标; C.坐标和高程51. 坐标方位角是以(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52.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 )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