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7701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月下来,相信你已经适应了初二紧张而丰富的学习生活, 语文学习能力也一定有所提高,同样相信你一定能漂亮地完成这份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一)(二)(三)得分 班级 姓名 封线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绥靖(tujng) 阻遏() 寒噤(jn) 仄歪(zh)B.拂晓(f) 瓦砾(l) 地窖(go) 鞠躬(jgng)C.颤巍巍(zhn) 赃物(zng) 箱箧(ji) 肃穆(sm)D.提(d)防制裁( ci )阻遏() 驻足(zh)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2、)(2分)A拂晓健忘惊骇不可明状 B婉如制栽匍匐富丽堂皇C磅礴憧憬稚嫩张皇失措 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2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面对五倍于我的敌军,八路军某部团长果断下达撤退的命令,大家张皇失措的撤离阵地。D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大家去郊游是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

3、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C从她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她就产生看浓厚的兴趣。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座 号号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6、默写。(8分) 诵读古代优秀诗文,会给我们许多精神上的享受,如:读野望,我们领略到了

4、山野中“ ,山山唯落晖”的浓浓秋意;览桃花源记,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村“ ,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我们又领略到了洞庭湖“ ,波撼岳阳城”的壮观;咏爱莲说,让我们品味到古人“出淤泥而不染, ”的高尚情操;吟长歌行,更让我们品味到“ ,老大徒伤悲”的悲伤和无奈;品望岳我们感悟到了“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与气概;阅大道之行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讲信修睦”的美好理想;观陋室铭我们钦佩陋室主人的“斯是陋室, ”的高尚情操。7、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本报西昌10月1日电(记者赵永新)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

5、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是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与嫦娥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将验证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为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发射约25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一技术的突破,为嫦娥二号铺就了一条“快速路”,奔月时间由嫦娥一号的12天减为5天。标题: 8、名

6、著阅读(5分)(1)、_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是_。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_”、“_”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次买车又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3)、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_,一步步走向毁灭的_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二、综合性学习(7分) 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

7、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9、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4分)A、有关战争的成语: _ _(至少两个)B、有关战争的名言一则: C、有关战争的诗词完整的一句: 10、下表是部分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3分)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 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 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 本 1,850,000 672,000 苏 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 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

8、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2分) 、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1分)三、阅读与欣赏(38分)(一)文言文阅读(13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9、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3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1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2分

10、)1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答: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各2分)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16、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