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77529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田版细生思考题大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什么是细胞?什么是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3).细胞是生物体生殖、遗传、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从细胞的整体水平、超微结构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及基本规律的科学。.请说明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2).细胞核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3).细胞社会学的研究 (4).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细胞凋亡及其调控(7).干细胞研究(8).细胞工程.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及细胞整体在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细胞

2、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均以细胞为基础;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第二章1.哪些是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膜相结构体系生物膜系统2)以核酸-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 信息表达体系遗传信息表达系统3)由特异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骨架体系细胞骨架系统4)细胞质溶胶(cytosol)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异。3.为什么DNA适合储存遗传信息,而蛋白质则适合展示细胞的功能?(1).蛋白质不如DNA稳定。蛋白质很容易就改变空间结构而

3、变性,而DNA空间结构相对简单,对外界的抗性较大,相对于蛋白质来说,非常稳定。若要作为遗传物质,肯定要选稳定一些的。(2).蛋白质种类太多,若要作为遗传物质一代代遗传下去,所耗费的能量太大,而且一个细胞里面也塞不下那么多蛋白质。而DNA主要是碱基排列顺序和印迹修饰,相对于蛋白质要节省空间和能量。4. RNA的种类和功能。信使核糖核酸 (message RNA,mRNA):m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核中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再进入细胞质,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2)转移核糖核酸(transfer RNA, tRNA):转运特定的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3)核糖体RNA(ribosome

4、 RNA,rRNA):参与核糖体形成。第三章1.何为细胞培养与细胞融合?举例说明其应用. 细胞培养:从活体中取出的细胞或其他建系细胞,在体外无菌条件下,给予一定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能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一种方法。细胞融合:是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2.列举三种常见的显微镜技术,说明相关的原理与应用特点。3.光镜和电镜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为什么说细胞培养是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基础? 因为细胞培养a可获得大量的性状相似的细胞,研究其形态结构、组分功能、基因表达调 控和代谢活动规律b可以避免复杂的体内因素影响研究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c可人为改变因素观察其对细胞的

5、影响d得到的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与体内(in vivo)状况5.列举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与应用特点(一)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法:利用一些显色剂与所检测物质中一些特殊基团特异性结合的特征,通过显色剂在细胞中的定位及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某种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含量,从而得以对某种成分进行研究和分析。(二)免疫细胞化学法:是利用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来定性和定位研究器官、组织和细胞中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技术。(三)放射自显影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生物样品中的大分子或其前体物质,在显微和亚显微结构水平显示组织和细胞内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物质的位置和数量及其变化。第四章1.真核细胞生命活动中质膜有哪些重要功

6、能。 v 是细胞的边界,使细胞具有独立性;v 有选择通透性,使细胞获得相对稳定的内环境;v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进行; v 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接受外界信号的调控,使细胞更适应环境变化;v 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外基质之间的连接;v 形成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2.试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膜功能的关系。膜脂 :75%-25% ,构成膜的结构骨架和起保护作用。 膜蛋白:25%-75% ,生物膜功能的体现者。膜糖类:2%-10%,与细胞的识别和粘附功能相关。3.比较离子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需要膜运输蛋白介导,都是由运输蛋白改变构象来转运物

7、质不同点:作用物质不同,载体蛋白既可主动运输也能被动运输而离子通道蛋白只能被动运输,离子通道蛋白不与溶质分子结合且转运速率高,离子通道蛋白不持续开放4.细胞膜的特性有哪些?有何生物学意义?试用流动镶嵌模型解释生物膜的特性。流动性,不对称性不对称性决定膜功能的方向性;膜的流动性是膜功能活动的保证举例略5.试述物质运输的几种运输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离子通道,水通道6.以Na+K+泵为例,说明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见书82-83页7.以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见书96页第五章1何为内膜系统?包括那几个部分?内膜系统: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

8、的总称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转运小泡2比较两种内质网的结构及功能。糙面内质网的功能:核糖体附着的支架,蛋白质在内质网腔内的修饰 ,多肽链的折叠与装配 ,蛋白质的运输 光面内质网的功能:脂类的合成与转运,糖原代谢,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Ca2+的储存及调节3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指导分泌性蛋白到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和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又称停泊蛋白

9、docking protein, DP)等因子协助完成这一过程。4试阐明高尔基复合体是一个极性细胞器。5溶酶体有哪些基本功能?(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自体吞噬)。(2)防御功能(病原体感染刺激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而被吞噬、消化)(异体吞噬)(3)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 a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b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c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d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作用。6.试从溶酶体的形成过程中,阐明溶酶体是一种异形性的细胞器。初级溶酶体:在高尔基体以出芽方式形成,只含有水解酶而无底物的溶酶体,酶通常

10、处在无活性的状态。次级溶酶体:a自噬溶酶体,由初级溶酶体融合自噬体后形成的一类次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细胞内衰老或破碎的细胞器和糖原颗粒等其他胞内物质。b异噬溶酶体,吞噬体与吞饮小泡融合成的一类次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外来异物。c吞噬溶酶体,吞噬细胞吞入胞外病原体或其他外来较大颗粒性异物所形成的,吞噬体与初级溶酶体融合而成的次级溶酶体,作用底物是外来异物。残余体:次级溶酶体在完成绝大部分作用底物消化,分解作用之后,还有一些不能被消化分解的物质残留其中,随着酶活性的逐渐降低直到消失,进入了溶酶体生理功能作用的终末状态7. 简述与溶酶体相关的人类疾病。硅沉着病(矽肺 ):与溶酶体膜受损导致溶酶体酶释放

11、有关型糖原贮积病:溶酶体增大8. 以外输性分泌蛋白为例,说明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种细胞器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略9.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有哪些?1、翻译后转运途径:在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核,或者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2、共翻译转运途径: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再经高尔基体加工包装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质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完成的。10. 何为囊泡转运?转运囊泡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囊泡

12、转运(vesicular transport),是指囊泡以出芽的方式,从一种细胞器膜产生、脱离后又定向地与另一种细胞器膜相互融合的过程。囊泡的产生形成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的转运; 囊泡的运行轨道及归宿,取决于其所转运物质的定位去向。由囊泡转运所承载和介导的双向性物质运输,不仅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信号传递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且也是细胞物质定向运输的一种基本形式。A网格蛋白有被囊泡(clathrin-coatcd vesicle)产生于高尔基复合体和细胞膜,功能:i 介导从GC向溶酶体、胞内体或质膜外的物质转运;ii将外来物质转送到细胞质或溶酶体。 BCOPI有被囊泡(coatmcr-protein

13、 subunits)发现于高尔基复合体,功能:主要负责内 质网逃逸蛋白的捕捉、回收转运及GC膜内蛋白的逆向运输。也行使从ER到GC的顺向转移。C. COPII有被囊泡:产生于内质网,功能:介导从ER到GC的物质转运第六章1.为什么说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结构?有何意义?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真核细胞中与保持细胞形态结构和细胞运动有关的纤维网络, 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而微管组装分三个时期:成核期、聚合期和稳定期。组装过程 不停地在增长和缩短两种状态中转变,表现动态不稳定性。微丝的体外组装过程分三个阶 段:成核期延长期 稳定期。且受一系列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的调节。中间丝亦 处于一种

14、动态组装中。所以说细胞骨架是一种动态结构。意义:(1)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内的微管经历着动态组装和去组装在间期和分裂期其分布或组织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异。(2)胞质环流和细胞的运动或迁移需要凝胶与溶胶的互变。(3)细胞的分裂需要纺锤体的组装于解聚。(4)细胞核的消失与重新形成也涉及核纤层结构的动态不稳定性。(5)踏车行为不是没有意义的它改变了微管或微丝在细胞中分布的部位可能与细胞的移动有关。2. 细胞骨架包括那些类别?简述各类化学成分、结构特征与功能。微管的化学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微管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他化学成分为微管结合蛋白包括为微管相关蛋白、微管修饰蛋白、达因蛋白。微管的功能:(1)构成细胞的网

15、状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2)参与细胞器的分布与运动,固定支持细胞器的位置(3)参与细胞收缩和伪足运动,是鞭毛纤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组成成分。(4)参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分离和位移。(5)参与细胞物质运输和传递。微丝的化学组成:主要成分为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起控制微丝的形成、连接、盖帽、切断的作用,也可影响微丝的功能。其他成分为调节蛋白、连接蛋白、交联蛋白。微丝的功能:(1)与微管共同组成细胞的骨架,维持细胞的形状。(2)具有非肌性运动功能,与细胞质运动、细胞的变形运动、胞吐作用、细胞器与分子运动、细胞分裂时的膜缢缩有关。(3)具有肌性收缩作用(4)与其他细胞器相连,关系密切。(5)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中间纤维直径10nm左右,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功能:(1)支持和固定作用:支持细胞形态,固定细胞核。(2)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作用:在细胞质中与微管、微丝共同完成物质的运输,在细胞核内,与DNA的复制和转录有关。(3)细胞分裂时,对纺锤体和染色体起空间支架作用,负责子细胞内细胞器的分配与定位。(4)在细胞癌变过程中起调控作用。3. 何谓MTOC ?有那些结构可以起MTOC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