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769880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 姓名 积累与运用(35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读拼音写汉字(5分) 摇曳( ) 安谧( ) 杂沓( ) xin 熟 ( ) wi迤 ( )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5分)1)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 )2)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4)比喻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5)各走各的道路。( )3、按课文内容填空 (5分)1)“巴东三峡”是由( )、( )、( )组成,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2)作者先后三次游览了周庄,第一次觉得它像一幅 ( )画,第二次觉得像是 ( ),第三次重点描写了( ),是按( )顺序和( )顺序来

2、写的。3)纽约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它的特点是( )和( )。4、仿写句子(4分)1)青海湖的水蓝得多么醉人呀!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它蓝似 ,可比 要蓝得 。2)用“时而时而时而”写一个句子。5、读下面这则故事,然后写出故事给你的启示。(2分)有个极有远见的美国女企业家突然决定把她存在某银行的钱全部提走。为什么?因为她在宴会上发现,这家银行总裁的手指甲修得特别漂亮,而既然一个男银行家肯把极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此类事情上,就说明他已经没有多少事业心了!过了不久传来消息,那家银行果然倒闭了。启示:6、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最难得的,是在三峡

3、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 ( )他们行船的人有一句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那情形也就可想而知了。 ( )从浦口山上发脉,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一个炮;一个墩,一个炮,弯弯曲曲,骨里骨碌,一路接着滚了来。 ( )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7、诗词填空(10分)1、源自论语六则,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_;2、 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上三句含有写“花”的唐诗。_, _,_ _3、古诗词中,有不少用“杨柳”来表达思念惜别的情感,请你写出一句:_,_。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一个比喻手法写雪景名句。这句诗

4、:_ _,_ _。5、陶渊明饮酒诗中有一千古名句,表达诗人悠闲的情致,后来元代马致远取字“东篱”,就是根据这一句起的。这名句是:_,_。6、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陈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的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_,_。”7、加入市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_,_。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李商隐无题中“_,_”这一句诗赞颂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10、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

5、来说明这一点:_,_。阅读与理解 (40分)(一)鼾声(15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乡村老屋里的父亲。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的身躯像是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的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着。吃过简简单单的晚饭,唠过一阵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我打了个哈欠说:“爸,咱睡吧。”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

6、说:“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枕着一双臭脚。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我在这头应道:“睡吧。”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上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就装作打鼾,

7、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沉。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滑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我哽咽着答道:“睡吧。”11、这篇文章以_顺序展开情节,请找出相应的标志性词语,写在横线上。(3分) 12、文中加横线句“父亲石头”表现父亲(2分)13、“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特别”指(1分)14、文中加点的四个“轻轻的”表现了父亲(2分)15、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2分)第一次是

8、因为_;第二次是因为 .16、文中画线处,从“记叙的顺序”来看,属于_叙,其表达作用是(3分) 17、本文通过写“鼾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我们沿着绿色的草滩,沿着蓝色的湖畔,继续赶路了。尽情的美的欣赏,已使人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我拉开车窗的玻璃,留恋地朝外看着,想把青海湖的美,深深地印在心里。此时此刻,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的心情,如此一个美丽的湖泊,竟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地方。我真想告诉所有的人们,都来观赏青海湖独特的美,都来领略这大自然的魅力。但是,我又很矛盾,我不敢想象,当成千上万的钞票像一条河流似地流向青海湖,青海湖畔因此而筑起西式的小楼,撑起遮

9、阳的花伞,荡起阿波罗乐曲的时候,今天这醉人的青海湖会变成一种什么景象呢。不,这是让它自然而然地生存吧。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18、解释下列词语 (4分)虚无缥缈: 一席之地: 19、文段中的“遗憾和惋惜”指的是什么?请在文段中回答。(3分)20、文中说“我又很矛盾”,作者为什么矛盾?说说你的理解。(4分) 21、“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这句话从环保的角度,表达了作者对青海湖的珍爱,请你为保护青海湖的环境拟一两条措施。(4分)(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

10、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2、解释下列字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参差披拂 明灭可见 差 犬牙差互 见下见小潭 乃记而去,去的古义 ,今义 2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2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5、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