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768239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高考2年模拟)山西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7讲 甲午中日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讲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2018课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侵华。解读题干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策略和公关手段,引导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西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是日本将中国“数百万人

2、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解放出来,而清政府却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这本质上说明了昏庸的晚清政府不谙熟近代外交,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日本利用舆论宣传掩盖其侵华的本质目的和晚清政府的不作为,未反映A、B、D三项。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谈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导致国人“漠然不以动其心”的主要原因是()A.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国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B.天高皇帝远,国人喜明哲保身C.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D.列强侵华,对国人采取挑拨与分化答案C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民众缺乏国家意识和民族

3、主义情感。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与国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故A项错误;国人喜明哲保身是表面的现象,B项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实行愚民政策,导致民众国民意识淡薄,缺乏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经国耻历国难”也不足以警醒国人,故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应从自身找失败的原因,D项是外因,故D项错误。3.(2019河北保定质检)1895年2月,两江总督张之洞向清政府进言:以台湾作保,向英国借款以抵御日本侵略台湾;台湾巡抚唐景崧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台湾租界化、抵押台湾,并直接与法、德方面磋商保台之方。这本质上反映了张之洞、唐景崧()A.对台湾的得失高度重视B.为保

4、台湾采取了有效措施C.为国家统一做出了贡献D.对侵略者的本质认识不清答案D题干中张之洞、唐景崧的保台方案寄希望于英、法、德,且都以抵押台湾为手段,无异于用强盗来抵御强盗,故D项正确。4.(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恩格斯在1894年11月深刻地指出:“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了古老的帝国以致命的打击。”然而,这场战争也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历史命运的分水岭。对“分水岭”一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这场战争()A.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B.活生生中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C.是中华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D.彻底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答案C由材料中时间“1894年”可知此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A项不

5、能体现材料中“分水岭”的含义,故A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败于日本,使国人认识到必须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而开始了维新变法等制度近代化,B项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的沉重打击,使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意识增强,之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均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故C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虽然警醒国人,但依然有顽固派在做“天朝上国”的迷梦,D项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5.(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B.学

6、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答案A据材料“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得出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服饰的信息,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6.(2019湖南永州一模)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

7、,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答案B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互保”协议使东南沿海各省避免与十一国的冲突,从而维护了江南地区的稳定,故B项正确。7.新政走向清政府预想的反面,效果超越了原始动机。新政从内部加速了清王朝的解体,这不是慈禧太后的初衷,而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但也是她一手造成的。这从根本上说明()A.新的经济方式、新的文化观念不可能维护旧的体制B.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只是骗人的幌子C.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D.

8、没有清政府大搞新政便不会有辛亥革命的最终发生答案A材料强调了清末新政客观效果与主观目的的相悖性。这一现象的出现缘于新的经济方式、新的文化观念的确立必然要求有一个相应的新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所以清政府想通过新政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故答案为A项。B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武昌起义与题干“新政”不符,故C项可大扫除;清末新政为辛亥革命的发生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但并非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8.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B.中

9、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答案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以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使宪法、议会等徒具虚名;再根据“预备立宪之后”这一时间信息,以及“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并结合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可知C项符合题意。根据梁启超的叙述,可推断出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排除A项。B项不能完整反映材料的含义,排除。梁启超批判的是专制政体,排除D项。9.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

10、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答案C材料中“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统而不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A项错误;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改革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D项错误。10.(2019河北唐山摸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

11、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A.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B.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C.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答案B由材料“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违法行为进行弹劾”“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可知对总统权力的限制,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故B项正确。11.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

12、、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这充分说明()A.张謇、章太炎比孙中山更具民主意识B.临时政府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的产物C.临时政府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D.临时政府由于内部分歧,最终被迫解散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黄兴等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的做法并未得到参议院议决,因此这一举措受到张謇、章太炎的坚决反对,这说明临时政府并未按照组织原则行事,反映了其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故选C项。12.(2018江西红色七校高三联考)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

13、,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下列有关各方的“赢”的说法正确的是()A.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B.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C.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D.立宪派:投机革命,其权益得以维护答案D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故A项错误;袁世凯上台并非得到各方认可,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后,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政治尚未实现,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后,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立宪派投机革命,其权益得以维护,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8河北沧州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

14、清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

15、,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威一并衰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攫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