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76587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一课时重点与考点:1水侵蚀地貌的形成 ,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通过分析河谷的演变过程 ,理解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3认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探究学习主干知识:(一) 河流地貌的分类按照成因 ,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 地貌和 地貌 ,它们的形成和开展主要是与 作用有关。 二 河流侵蚀地貌的发育 1河流侵蚀侵蚀方式 作用 2河谷的发育过程 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它是由 发育而来。降 水冰雪融水地表径流聚集沟谷流水量加大 ,流速快 ,能量集中 ,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稳定的地下水补

2、给“V字形河谷河流下蚀作用减弱 ,侵蚀作用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最终将河谷展宽 ,河谷内泥沙堆积槽型河谷 3.发育初期的河谷与成熟期的河谷的差异 发育初期的河谷的 面积比拟 ,横剖面呈 字形,河湾不断向两侧扩展最终将 ,并在河谷内堆积了大量 .这时河谷发育进入 .成熟期的河谷比拟 ,横剖面呈 . 重点解析:1.列表表示河流侵蚀方式河流侵蚀 概念 作用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侵蚀使河谷不断向源头头方向延伸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开展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像横向开展2.河流不同发育期的特征 发育时期集水面积 横剖面发育初期的

3、河谷 小 “V字型发育成熟期河谷 大 槽形典题解析:例 1 .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深蚀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河流侵蚀作用的概念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溯源侵蚀是指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下蚀是指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它使河床加深 ,河流向纵深方向开展;侧蚀是指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它使谷底展宽 ,谷坡后退 ,河流向横向开展。长江三峡山高谷深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地壳不断上升 ,河水强烈下切 ,导致河谷不断加深所致 ,除内力作用外 ,外力作用主要是河流的下蚀作用。 答案:B例 2 .以下图是某国

4、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 ,据此答复河中有沙金 ,淘金处可能是 A、 B、 C、 D、 解析: 此处考察对于河流侵蚀中的侧蚀.在河流的中下游,下蚀和溯源侵蚀减弱, 侧蚀作用增强 在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因此要淘金,要在河流的凸岸找 答案: B达标训练:1.有关河流地貌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A、按成因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搬运地貌两种B、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C、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开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 D、河流地貌只存在于河流入海口处2、有关河流侵蚀地貌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A、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河流向纵深方向开展C

5、、侧蚀使谷底展宽 ,谷坡后退 ,河流向横向开展D、下蚀使河床加深 ,河流向纵深方向开展。3、 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 ,以下说法正解的是 A、 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 ,下蚀作用加强B、河流在凹岸堆积 ,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 ,使河谷展宽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4、发育初期的河谷 A、集水面积广 ,横剖面呈“V形B、集水面积广 ,横剖面呈槽形C、集水面积小 ,横剖面呈“V形D、集水面积小 ,横剖面呈槽形5、成熟期的河谷 ,横剖面呈 A、槽形B、“U字型C、“V字形D、不规那么形6、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叫 A、下蚀B、侧蚀C、溯源侵蚀D、溶蚀7、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以下哪种

6、作用较强 A、侧蚀 B、下蚀 C、溶蚀 D、溯源侵蚀8、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9、河流在湾曲的流水作用是 A、凹岸、凸岸均为侵蚀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D、凹岸、凸岸均为堆积10、在长江上游地区 ,江水以以下哪一种地质作用为主 A、侵蚀作用B、搬运作用C、冲积作用D、堆积作用11、在河流的上游、中游、下游主要的流水作用依次是 A、侵蚀、堆积、搬运、B、搬运、堆积、侵蚀C、搬运、侵蚀、堆积D、侵蚀、搬运、堆积12、以下平原中主要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东欧平原 B、亚马孙

7、平原C、密西西比平原 D、印度河恒河平原能力提升: 1、如以下图 ,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 ,将会形成以下哪些地理景观 A、 峡谷 B、U形谷 C、湖泊 D、瀑布2读下面的地貌示意图 ,答复以下问题。 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读“岩溶洞穴示意图答复3-5题。3、以下地形单元中 ,广泛分布有图中地貌景观的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4、形成溶洞的岩石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5、该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物理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化学溶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甲乙

8、丙综合题1河流在A上游、B中游、C下游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 ,以 作用为主;B: ,以 作用为主;C: ,以 作用为主。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 , 深 , 大 ,多 ,水能资源 ;C处河段特征: ,泥沙 ,江面宽广 ,利于 交通。3假设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图所示 ,那么形成的 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形谷 B、喀斯特深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课后反思:答案:达标训练:1.C 2.B 3.C 4.C 5.A 6.B 7.A 8.A 9.C 10.A 11.D 12.A 能力提升:1.D 2. D A B C 3.D 4.B 5 .C 综合题 (1

9、) 甲 溯源侵蚀、下蚀 乙 下蚀和侧蚀 丙 侧蚀 2下切 落差 峡谷 丰富 流速慢 沉积 航行 3C 第3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二课时重点与考点: 1认识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开展过程及其地表形态 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探究学习主干知识(一) 河流堆积地貌 1. 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 能力 的情况下,会 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是比拟典型的地貌类型. 2. 冲积平原的类型及形成过程(1) 类型: 冲积平原组成自上而下: , , 。2形成过程: 山区内地势陡峭 ,水流速度 ,携带了大量的 和 。当水流流出谷口时 ,水流速度 ,河搬运的物质逐渐 下来 ,形成洪积扇或冲

10、积扇。 (3) 三角洲平原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三角洲多个连在一起 跟踪思考:说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河三角洲不断扩大等现象得成因。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在河流地貌中 , 、 、 、 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均有明显的影响。2、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 ,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 上。原因是: 3、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和 上。由于洪积扇、冲积扇分布于 ,河漫滩平原沿 发育 ,所以 ,山区的聚落形成明显的 ,或分布于 ,或 开展。 4、平原聚落的分布。聚落分布 地区 ,原因 。有的 开展 ,形成沿海聚落带。重点解析: 1三种冲积平原的区别类型 位置 成因

11、特点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 坡度较大 ,较狭长 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区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 宽广三角洲平原 河口处假设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 广阔 2在高原、山区、和冲积平原的三种不同地形分布的聚落存在的差异 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 聚落形态 高原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多条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地下水或地表水较丰富 ,有肥沃的土壤呈明显的条带状 平原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沿河开展为沿河聚落带 ,沿海开展为沿海聚落带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 和海上运输 带状、团状典题解析: 例1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 ,在河道变宽或地势趋于平缓时 ,会沉积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重量大的先沉积 B 重量小的先沉积C 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 在河流的凹岸堆积 解析:河流沉积物在沉积时先是颗粒大的而重量大的沉积 ,后是颗粒小的而重量轻的沉积 ,具有分选性 ,河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答案:A 例 2 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 渤海海区不断下沉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 解析:河口三角洲地区由于河流流速减小 ,泥沙往往易于沉积形成地势低平的低地 ,所以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了黄河口的湿地 ,黄河泥沙越大 ,在河口越容易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