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6582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行业标准规定(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JGJ82007J719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8 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告第710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2007,自2008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

2、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9月4日前 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原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主要技术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进行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南京工业大学 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长沙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勘测院 北京威远图数据开发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

3、起草人:王 丹 陆学智 张肇基 潘庆林 王双龙 王百发 刘广盈 张凤录 严小平 欧海平 戴建清 谢征海 陈宜金 孙焰 1 总 则 101 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场地的沉降测量、位移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103 建筑变形测量应能确切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或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104 建筑变形测量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仪器设备的检定、检验及维护,应符合本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5 建筑变形测量除

4、使用本规范规定的各种方法外,亦可采用能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的其他方法。106 建筑变形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符号和代号21 术 语 211 建筑变形 deformation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受各种作用力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现象。212 建筑变形测量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对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受各种作用力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工作。213 地基 f

5、oundation soils,subgrade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214 基础 foundation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力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215 基坑 foundation pit为进行建筑基础与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216 基坑回弹 rebound of foundationpit基坑开挖时由于卸除土的自重而引起坑底土隆起的现象。21. 7 沉降 settlement,subsidence建筑地基、基础及地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竖向移动,包括下沉和上升。其下沉或上升值称为沉降量。218 沉降差 differential settlement同一建筑的不同部位在同一

6、时间段的沉降量差值,亦称差异沉降。219 相邻地基沉降adjacent subgrade subsidence由于毗邻建筑间的荷载差异引起的相邻地基土应力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附加沉降。21. 10 场地地面沉降 field ground subsidence由于长期降雨、管道漏水、地下水位大幅度变化、大面积堆载、地裂缝、大面积潜蚀、砂土液化以及地下采空等原因引起的一定范围内的地面沉降。2111 位移 displacement本规范特指建筑产生的非竖向变形。21. 12 倾斜 inclination建筑中心线或其墙、柱等,在不同高度的点对其相应底部点的偏移现象。2113 挠度 deflection建

7、筑的基础、上部结构或构件等在弯矩作用下因挠曲引起的垂直于轴线的线位移。2114 动态变形 dynamic deformation建筑在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21. 15 风振变形wind loading deformation由于受强风作用而产生的变形。2116 日照变形sunshine deformation由于受阳光照射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变形。2117 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deformation value建筑能承受而不至于产生损害或影响正常使用所允许的变形值。2118 基准点 benchmark,reference point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的测量控制点

8、。2119 工作基点 working reference point为直接观测变形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21. 20 观测点 observation point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2121 变形速率 rate of deformation单位时间的变形量。2122 观测周期 time interval of measurement前后两次变形观测的时间间隔。2123 变形因子 deformation factor引起建筑变形的因素,如荷载、时间等。 2.2 符号 23 代 号 DJ经纬仪型号代码,主要有DJ05、

9、DJl、DJ2等型号DS水准仪型号代码,主要有DS05、DSl、DS3等型号DSZ自动安平水准仪型号代码,主要有DSZ05、DSZl、DSZ3等型号GP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PDOPGPS的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3 基本规定 301 下列建筑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2 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3 加层、扩建建筑;4 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5 需要积累经验或进行设计反分析的建筑。302 建筑变

10、形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可采用独立系统。当采用独立系统时,必须在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书中明确说明。303 建筑变形测量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等级和要求、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测周期、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提交成果内容等,编写技术设计书或施测方案。304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注:l 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水准测量的测站高差中误差或静力水准测量、电磁

11、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中相邻观测点相应测段间等价的相对高差中误差;2 观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观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的坐标中误差、坐标差中误差以及等价的观测点相对基准线的偏差值中误差、建筑或构件相对底部固定点的水平位移分量中误差;3 观测点点位中误差为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倍;4 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并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305 建筑变形测量精度级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的建筑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变形测量工程,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分别按本规范第306,条和第3O7条的规定进行精度估算后,按下列原则确

12、定精度级别:1) 当仅给定单一变形允许值时,应按所估算的观测点精度选择相应的精度级别;2) 当给定多个同类型变形允许值时,应分别估算观测点精度,根据其中最高精度选择相应的精度级别;3) 当估算出的观测点精度低于本规范表304中三级精度的要求时,应采用三级精度。2 其他建筑变形测量工程,可根据设计、施工的要求,按照本规范表304的规定,选取适宜的精度级别;3 当需要采用特级精度时,应对作业过程和方法作出专门的设计与论证后实施。 306 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估算:1 按照设计的沉降观测网,计算网中最弱观测点高程的协因数QH、待求观测点间高差的协因数Qh;2 单位权中误差即观测点

13、测站高差中误差应按公式(3061)或公式(3062)估算: 3 公式(306-1)、 (306-2)中的MS和MS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沉降量、平均沉降量等绝对沉降的测定中误差MS,对于特高精度要求的工程可按地基条件,结合经验具体分析确定;对于其他精度要求的工程,可按低、中、高压缩性地基土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地基岩石的类别及建筑对沉降的敏感程度的大小分别选05mm、1Omm、25mm2) 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等局部地基沉降以及膨胀土地基沉降等的测定中误差n,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的120;3) 平置构件挠度等变形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变形允许值的16;4) 沉降差、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

14、相对沉降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的120;5) 对于具有科研及特殊目的的沉降量或沉降差的测定中误差,可根据需要将上述各项中误差乘以15l2系数后采用。307 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应按下列规定进行估算:1 应按照设计的位移观测网,计算网中最弱观测点坐标的协因数Qx、待求观测点间坐标差的协因数QX;2 单位权中误差即观测点坐标中误差应按公式(3071)或公式(3072)估算: 3 公式(3071)、(3072)中的Md和Md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 对建筑基础水平位移、滑坡位移等绝对位移,可按本规范表304选取精度级别;2) 受基础施工影响的位移、挡土设施位移等局部地基位移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120。变形允许值分量应按变形允许值的12采用;3) 建筑的顶部水平位移、工程设施的整体垂直挠曲、全高垂直度偏差、工程设施水平轴线偏差等建筑整体变形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l10;4) 高层建筑层间相对位移、竖直构件的挠度、垂直偏差等结构段变形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16;5) 基础的位移差、转动挠曲等相对位移的测定中误差,不应超过其变形允许值分量的120;6) 对于科研及特殊目的的变形量测定中误差,可根据需要将上述各项中误差乘以1512系数后采用。308 建筑变形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