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765605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建立校本教研基地 推进人教版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背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了。在以校为本的大背景下,校本教研作为以校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一个新亮点,成为学校有特色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教师从事适合本校的教学研究、课程研究,形成学校的特色,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无疑将成为科研兴校之后,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要和必备的保障机

2、制。校本教研促使教师养成研究的职业习惯,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更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将成为学校和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一种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要和必备的保障机制。校本教研促使教师养成研究的职业习惯,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更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将成为学校和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一种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

3、。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必要和必备的保障机制。校本教研促使教师养成研究的职业习惯,以研究为线索,统领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在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中产生重要的作用,更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将成为学校和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一种迫切需要的发展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过去传统的教研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呼唤新的教研方式。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我们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当前,一种推动课改发

4、展,为课改注入新的活力的教学研究新方式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正在受到普遍的欢迎和重视。进行教研制度的创新,建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教研工作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保障。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注意研究新教材、充实新教材、完善新教材,并与教材编写部门保持经常联系,及时向教材编写者反馈使用信息、提出修改建议,也是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建立校本教研基地,推进教材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课题

5、。伴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推进,此课题提出的理念已经具备了研究条件和实验基础。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校本教学研究在英美等国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兴起的。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目标,研究内容切合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研究的效果。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就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在教研部门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校内外教研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它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强调的是从学校的整体发展上来考

6、虑问题,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参照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校本教研,就是为了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在校本教研中促进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形成与发展。因而,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建立是新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2.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教研机制,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理念: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7、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为教师参加教研提供条件支持;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学校是校本教研的基地。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基地,意味着

8、教学研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教学研究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的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同伴互助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研究是校本教研的显著特征,与此相关的就是,教师在校教研中保留了与工作中同事共同参与的情形,鉴于工作关系的联系,在校本

9、教研的研究过程中,理应开展共同的学习与研讨,这对于建立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和建设学校团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校本教研成功的保障 中小学与校外机构的合作,可以使校本教研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支持尤其是智力的支持和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中也要重视中小学与校外商业机构、工厂及其社区的合作,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场所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已经不再只是传授抽象的内容和信息,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参加专业学习,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概念、策略和技能,以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用超越学校的眼光来看问题,使他们对自身

10、的角色重要性有新的感受,进一步发现研究和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校本教研是教研工作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而不是惟一途径;校本教研有诸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全能的。因此,必须在整个教研的框架下分析与讨论校本教研问题。从当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理论与政策趋向来看,必须树校本教研是整个教研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理念,由此而建立校本教研的框架。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校本教研的直接目的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

11、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 3.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教版新教材是我省选用比例最大的新教材,在辽宁有广泛市场。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许多课程教材专家来我省进行教材培训和调研指导,大大推动了我省的课程改革工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广大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习新教材、使用新教材、研究新教材,为新教材编写者提供信息和改进建议,参与新教材的修订与完善。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校本教研基地建设研究。建立区域校本教研制度,让学校、教师更好的理解

12、校本教研的意义,促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工作,提高学校自身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探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校本教研评价机制研究。创设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的导向机制,建立促进以校为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多种形式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3.教研机构工作模式研究。改变教研工作脱离学校实际的状况,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开展教学研究的工作方式,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研工作方式,促进学校一级的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4.新教材体系研究。教材是课程改革的载体,以人教版教材使用学校为主体,教师通过校本教研深

13、入研究教材体例、结构、内容,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依托,以教师教学反思为依据,探讨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体系,提升教材的质量和品位。 5.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及考试评价制度,将校本教研与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统一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新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工作模式。四、课题研究过程建立校本教研基地 推进人教版教材改革的实验研究课题我校是2004年12月进入研究阶的。我们将课题研究推广到整个教研组,科学的理解这个课题基本科学原理,而且积极主动地将其理念和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与实践。健全科研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并将教研组活动和课题研究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14、课题研究中重点抓了如下内容。1、三项制度的重建(1)重建备课制度。认真学习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备课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和学校教科室备课改革意见,领会精髓。强调集体备课,建立“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教案复备”的备课制度。另外初步设想在学校的服务器上建立我们社会政治教研组的网站,建立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资源库,最好能做到因特网也能够访问。改造备课的内容重点,强调以“活动设计”为中心进行三备,即备课程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使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开放性。构建新的备课评价机制。备课制度改革后,新的备课制度是以发展性评价思想为指导,通过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强化备课的实效性,淡化

15、形式主义。(2)重建说课制度。说课是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方式。将传统的“操作型说课”转变为“反思型说课:一说教学理念;二说教学过程;三说教后改进。(3)重建评课制度,在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相结合过程中强调三种新的取向:首先,关注学生,从学生学的角度评价教师教的质量。对于教研组公开课,课后还要请部分学生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对本堂课或老师教改的看法,并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其次,关注事件,取消形式主义的、乱贴标签的评课方式,要求教师围绕课堂中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展开广泛争鸣。再次,关注过程,视教师为具体的人,从教师原有的基础出发,关注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成长,鼓励教师积极叙说自己在教学中的所思所想

16、所感所悟。2、专业引领,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我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相继邀请省、市、县教研室专家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亲临课堂听课、市科研组领导几次来我校指导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前瞻的理念,传递了教改信息。县教研室主任、多次到我校深入课堂听课,参与说课、评课活动,与教师互动,面对面交流意见。老师们通过与专家,学者交流,了解了课改现状,动态,解决了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同时,我校想方设法为科研教师提供外出学习观摩机会,与市县兄弟学校保持联系,多次选派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回校后又组织教师交流评议,找出自己与名师名家的差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写一份听课随记上交科研处。再次鼓励课题组教师订阅教育教学杂志,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