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63776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雎不辱使命?说课设计一、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指导下的九年级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 ,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 ,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二、教学目的及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精神:九年级语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历史著作的同时 ,受到古人的智慧 ,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鼓励。积累一定的文言词语。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教材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1、积累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

2、言实词。3、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搜集资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刚正不阿的精神。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把握重点字词 ,理解文章内容 ,反复朗读课文的根底上 ,弄清故事情节 ,了解人物形象。学习唐雎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 ,勇于胜利的可贵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教学 ,教法根据新教材的特点 ,目的及要求。在学习了全面推广的“洋思经验之后 ,我采取的课堂模式是“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即: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 ,先自学课文 ,在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 ,到达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我通过检查 ,找出学生学习的差距 ,找出学生的凝难 ,困惑。通过师生讨论和讲解完

3、本钱课学习任务。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 ,广开语文资源 ,搜集一些具有凛然正气的布衣之士的事迹 ,继续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的方法。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表达了新教材提倡的“自主 ,合作 ,探究的原那么 ,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的过程中 ,交给方法 ,养成习惯 ,培养兴趣 ,提高能力 ,以到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四、教学思路根据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原那么及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我准备用2课时 ,完本钱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引导初读 ,整体感知课文 ,学习课文第一段。其方法是:1、激趣 ,引入 ,解题。引导学生说说 ,对秦王 ,唐雎 ,安

4、陵的认识。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 ,把课文读正确 ,读流利 ,并注意做到有感情。3、学习本文的重点字词。4、学习课文第一段 ,弄清楚故事的主要人物发生的背景。第二课时:理解课文 ,掌握文章的写法 ,培养学生的情感 ,价值观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下面着重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分以下六步进行:第一步: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史书的体例。复习本课文言词语。这一过程大约需要4分钟。第二步:出示学习目标。这一过程需要1分钟。第三步:组织学生自学,这一过程需要8分钟让学生边读边想 ,圈 ,点 ,勾 ,划。抓住重点词句 ,领会课文内容 ,找出自己的疑难点。第四步:检查自

5、学成果 ,组织学生讨论 ,释疑解惑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8分钟。首先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表演课文内容 ,展示媒体画面。给学生创设声音 ,图画交融的艺术气氛 ,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围绕课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接着 ,通过学生的讨论 ,教师提问 ,互动式的理解课文 ,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思考 ,在发问 ,在质疑 ,在探究 ,丰富了课堂形式 ,极大的挖掘了课堂潜力。教师在引发学生思考 ,在组织学生讨论 ,在点播学生思路。第五步:结合板书 ,总结课文内容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从局部回到整体。第六步:当堂训练2019年全国中考局部省市试卷中?唐雎不辱使命?的课标试题 ,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1分钟。到此 ,这一课时的教学结束。我这样设计教学表达了以下几个特点:1、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的原那么。到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2、重在引导学生思考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3、面向全体学生 ,开展读 ,说 ,演 ,做活动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现 ,动口 ,动手 ,动脑 ,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教学作用 ,创设愉快气氛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爱学 ,乐学 ,会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