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传》读书笔记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75904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传》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轼传》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轼传》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轼传》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传》读书笔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传读书笔记苏轼传读书笔记范文在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可谓是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他曾这样评价文坛的巨子: “李白,一个文坛上的流星,在刹那之间壮观惊人的闪耀之 后,而自行燃烧消灭,正与雪莱、拜伦相似。杜甫则酷似弥 尔顿,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长者,学富而文工,以 古朴之笔墨,写丰厚之情思。苏东坡则始终富有青春活力。“苏东坡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 没变得尖酸刻薄。”纵观苏轼的一生,在才华毕露的背后,几度升迁的辛酸 却只有他独自品尝。他一生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 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变法究竟是 对是错,我们暂且不管,但要和当朝的得宠人物、位高

2、权重 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颗博大的心斗那种善于剪除异己,心 胸狭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许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气的。 类比苏子由苏东坡的同胞亲弟,在才华上,可能不及苏轼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当当,官职也扶摇直上,最 终也能够安享晚年。说到底,在于苏轼面对邪恶,面对错误, 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评的态度。也许富贵荣华、安宠荣辱在 他看来,只不过是一己的私欲,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 人生,他的奋斗目标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双眼,更多 关注的是他们的愉悦或是疾苦。只要他认为变法脱离了实际, 与救百姓于水火发生了抵触,他就要反对到底,甚至于在他 管辖的州府里,这些所谓的强国

3、措施他概不搭理。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可从他的诗篇, 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见闻中能够发现,他的人生态度是 乐观、是积极向上的。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他依旧能唱 着小调,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为妓 女提诗,他和和尚趣谈,他为百姓求雨,他四处游历。苏东 坡的诗词良篇里,即能写出赤壁赋这样恢弘的文章,也 能写出“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富有深远意义的诗句。拿林语堂作结时的话说: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 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 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 苏东坡已去,其浩然之正气,必当永存。苏轼传 读书笔记范文

4、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 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 作为官吏,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 子; 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苏东坡的一生, 命运坎坷, 仕途崎岖。 但这不能阻碍他 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 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 险些丧命。但他说: “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 ”于是群小 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 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可是那

5、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gu ail 丫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 他处处为百姓着想。 练习瑜伽, 研究佛道, 与高洁之士相交, 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 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 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 。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 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 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如果 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 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 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