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756186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光现象导学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节 光的传播学习目标:1、能区分光源和非光源。2、通过探究,归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3、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现象;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4、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学习过程:(一)思考:为什么白天我们能看到许多物体,而漆黑的夜晚却看不到?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二)认识光源:阅读课本P34页,思考什么是光源?0常见的光源有哪些? o(三)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1、光在空气、水、以及玻璃这些介质中如何传播? 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分别照射空气、滴了少量墨水的水、玻璃观察光的传播方向。我们可归纳出:光能在等介质中传播。2、探究光在同种

2、介质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观看教师演示:光在非均匀糖水中传播的实验 教师演示:如图1,在支架上固定一个薄水槽,其中放置一个白屏来显示光的路径,事先配有四杯浓度不同的糖水,将它们按浓度从大到小依次倒入水槽(四种糖水的量 按一定的比例),由于各层糖水间相互混合,所以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 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将一束激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沿白屏表面 75左右的入射角,由最上层溶液斜向下射入非均匀糖水,可见激光路径在非均匀糖水中0再观察对照实验,用激光光束斜射入同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光的 路径是0由此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认识光线由于平时我们见得最多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情形。所

3、以物理学中就用带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比如要表示电灯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我们就沿光的传播路径作一些直线,(如图2)。这种直线叫做光线。4、了解与光沿直线传播有关的自然现象及应用: 影子的形成设问一:如果电灯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不透光的障碍物,在障碍物后边会有形成?演示;在一个圆筒形蛋糕盒的筒口处糊一张白纸,底部的圆洞上固定一个不透光的纸板人,打开后边的电灯,在屏上可以看到一个,请分析成因: 日食设问二:当地球、月亮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地球处在月亮的影区时地球上影区中的人能看 到太阳吗?这种现象叫什么?那月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孔成像想想做做:完成课本P35 “想想做做”。归纳:

4、小孔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激光准直:阅读课本 P35 页“激光引导掘进方向”部分5、了解光速自读课本P36页“光的传播速度”部分及P37页“科学世界”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光年是的单位。课堂小结:1)定义:1、光源(2)分类:a、形成分天然光源:例子人造光源:例子7、按冷热分2、光 的 传 播(1) 规律:(均与介质含义:同一种介质,这种介质密度均匀)(2)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解释:.小孔成像(3)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例子:.(4) 光线:I定义:a、真空式空气中:C=光速大小:b、在水中:C=.c、在玻

5、璃中:C= 1 光年=9.46X10%第2节 光的反射学习目标:1、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 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3、通过观察,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掌握相关的应用。学习活动:(一)思考:在漆黑的夜晚,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房间里的物体?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呢?(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认识相关概念: 演示实验1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大家 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并记忆以下内容:入射点(0):入射光线与镜面的接

6、触点.入射光线(A0):从光源射向镜面的光线反射光线(0B):从镜面向外传播的光线法线(0N):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2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 3演示实验选择对光反射能力强的做反射面,用白色硬纸板和白纸显示光束传播的路径(1)按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0点,观察从镜面反射的光线的方向.(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看到反射光线吗?4. 分组实验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

7、关系 将一张16K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中间画出直线0N作为法线;在 0N的一侧画几条角度不同的直线0A、0A、0A2. 让从手电筒前面纸缝中射出的光分别沿0A、0A0A2射向镜面,观察反射光线. 分别在每条反射光线的位置上用大头针扎一个孔B、BB2用刻度尺画出直线分别将OB、0B0B2 连接起来.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角i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使光线分别沿OB、0BOB2射向镜面,观察每条反射光线的方向.5. 分析和论证(1)从演示实验可看到E和F在_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和和入射光线在个平面内;且反射光线与入

8、射光线位居法线的。(2) 根据分组实验可归纳出反射角入射角.(3) 从分组实验的可看出反射时光路是的.光的放射定律为:在反射定律中,、和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即三线同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例 1画出下列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例 2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三)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阅读41 页漫反射部分内容)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课堂小结:光的反射规律. 容I作用:应用1计算:可逆性:I两种反射:;实例:;实例:第3节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1 、领悟平面镜成像的原理2 、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3 、初

9、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学习活动:(一)认识平面镜 生活中常用的镜子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二)猜想: 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先阅读课本P43页的实验方案,明确探究方法和过程2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课本相应位置和表格中。3. 归纳结论:分析: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的. 像和物体到镜面

10、的距离,因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结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像和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于镜面.针对训练:1、身高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高,像离镜;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分别是、。(四)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认识所成像的性质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射入眼睛,我们也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的成像,成像的光是从哪里 来的呢?1. 在图中蜡烛的火焰上取一发光点S,思考:尹 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1 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12. 选出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出另一条入射光线,k并画出它的反射光

11、线.r3思考: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 这两条反射光线相交. 当眼睛正处于反射光线的路径上时,根据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经验,眼睛会觉得反射光线好像是从 镜面另一个发光点发出的。4. 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延长,得交点S, 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线的交点但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像. 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像点,所有的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虚像不是实际 光线会聚而成的.(五)了解平面镜的应用1. 列举平面镜成像的应用:2.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六)认识凸面镜和凹面

12、镜自学课本P44页“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整理记忆以下要点:1. 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镜.2. 球面镜的分类a. 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叫面镜.b. 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叫面镜.3. 凹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凹面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在焦点上;由于反射时光路是的,如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后射出。 根据凹面镜光的性质,可以制作太阳灶、太阳炉,天文学家们用凹面镜作大型反射式望远镜, 还有耳鼻喉科医生用凹面镜会聚光观察耳道情况等. 根据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光的性质,手电筒、汽车头灯、军事上的探照灯等 用凹镜作反射面,其作用就是使放在焦点附近的灯泡发

13、出的光向同一方向近似平行地射击,使光束集中, 亮度大,照射的距离远.4. 凸面镜的性质及作用平行光线经凸面镜后变得.手拿一个凸面镜,观察自己的像.像 (放大还是缩小)汽车上的观后镜、马路拐弯处的镜子都是凸面镜,其目的是视野.课堂小结:一、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 (2)像与物体大小,(3)平面镜成的像是像(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二、平面镜成像作图法一: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法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三、平面镜的应用1. 用来成 2.改变第 4 节 光的折射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3、用折射规律解释相关现象学习活动:(

14、一)知识回顾1、 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光传播到水、玻璃等许多物体的表面会发生现象;2、思考:当光射入水、玻璃内部或者光从水、玻璃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是否改变?(二)实验探究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请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 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由此现象可知,光不再沿传播,这就是光的现象。(三)实验探究 2:光的折射规律1、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2、大家将猜想画在图1 中。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设计可行方案。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 传播途径)5、交流实验结果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6、用语言表达探究 1 的结果。结论1: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继续探究: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