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754981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二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一起看看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欢迎查阅!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 教学难点 对于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

2、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9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其间还经历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北伐战争、国共对峙等重大历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它可以告诉大家青年节(学生节)的由来、“七一”建党纪念日的由来等重要历史知识。(布置学生阅读45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

3、和探究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 1、“导言”和45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它们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根据6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仍然弱;北洋军阀政府仍然实行封建统治;帝国主义在中国仍然享有许多特权;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中。) 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1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等)对于“2条”,要指出它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与日本帝国主义签定的卖国条约 、4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

4、底) 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它证明了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军阀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 、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这些又被称作“五四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它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5、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内容 性质意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通过党纲,选举产生领导机构 中国无产阶级先锋队 中国历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根据47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济南、武昌、长沙、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 、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董必武、李达) 、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上海)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示意图”反映中共“一大”召开的条件,“人物

6、像”是中共一大的参加者,“南湖游船”是一大召开的地点之一。它们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历史证据。) 、根据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贡献巨大,声望很高;他还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革命的阶级是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他们都由于自身的弱点,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这使得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有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中国共产党。

7、) 8、教师指出: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为青年节。 五四运动的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及经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能力方面: (1)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共同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五四爱国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教学,使学生能分阶段的,并能完整的认识新文化运动。 (3)引导学生分

8、析五四爱国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 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为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回顾,使学生认识到不屈的探索与抗争才是中国不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通过五四爱国运动的经过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 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历史背景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搭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条件框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国际条件,国内条件等,训练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思路。 (2)训练学生自我

9、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形成历史事件背景的全貌,如何将事件经过结构化,对事件意义的分析可归纳为几个层次等。 重点、难点分析 . 重点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是重点。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必然的。革命爆发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式发生的变化。中国人民不屈的探索与抗争及2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结构的大变动,是爆发革命运动的内在因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使更多的中国人清醒,必须寻求新的出路。而十月革命,恰好为在黑暗中苦半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这一历史背景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革命不可避免。同时自然反驳了一种错误的说法:“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这种说法夸大

10、了偶然性因素,忽视了必然因素。 2难点分析: (1)观克思主义的传播。讲清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阶段特征,通过对各派别思想的了解,及“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分析,表明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自身的亲身实践,审慎的思考,才作出的抉择。 (2)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要与以往的革命相比较,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目标、前途、历史背景等方面分析、体会,得出结论: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他们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五四运动以后,领导革命的伟大历史使命就由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来。这样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堂教学设计 师:请思考1

11、8401年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都有哪些结果如何教训有哪些 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 师:(板书: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师: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 .中国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材料 1:民国初年新注册的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材料2:辛亥革命前工人达0万0万人;119年产业工人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912919的年间,工人罢工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师:分析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及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引起阶级结构的哪些变化。生:(分析概括,及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2、)师:1918年新文化运动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生:(回忆旧知识)师:为什么十月革命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启发了中国人民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人民具有哪些特殊的吸引力生:(对此并回答)师:2世纪初中国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中国的思想界正发生着大变动,而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黑暗的现状是否改变生:(思考并回答)3.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材料1军阀护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8年8万多人。材料对人民的压榨:19129年田赋增加了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材料3从96191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

13、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材料4据统计191日本在华投资总和.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9年增至44亿日元;美国对货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19年1.08亿海关两。材料5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6191年日本对货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师:结合材料思考: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概括) 师: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二、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及经过 1五四爱

14、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师:11年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祥等参加。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材料1(1)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材料2“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材料3和会规定德国应归还八国联军入京时夺取的中

15、国的天文仪器;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殊性权交给日本。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中国人民的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的开始了。 2.经过 师:请大家新闻记者课本第89页、第10页、第11页有关内容及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松沪沪军史卢永祥电及第195页北京市民宣言等有关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时间,地点,口号;运动前期的主导力量是什么 生:(思考并回答) 师;然而学生讲演者“垂泪而道”,听众“掩面而泣”;却感动不了军警。6月3日军警逮捕学生170余人,6月4日逮捕700余人,6月5日20(请自填)名学生遭到军警马队的冲击。回答:这时的学生运动有什么局限性生:(结合材料回答)师:北京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