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75395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安徽卷英语试题解读听力篇2011年高考英语安徽卷的听力试题仍采用全国卷I的听力部分,主要分为长、短对话加独白的形式,基本延续了以往安徽卷的特点。从题目内容来看,依然注重考查考生的实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具体考查包括:理解主旨要义;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等。部分题目可以从对话或独白中直接获取答案,少量题目需要简单的推断和概括。难度与2010年持平。短对话短对话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场景语言及对话信息的把握,听取信息题型注重一些基本单词的把握。由于短对话只提供一遍听力录音,且考生刚刚进入考试状态,可能心里上会觉得紧张听不懂,但由于中文讲解题目时

2、间较长,相对来说学生是有足够的时间浏览题目,进行标记,总体来讲,短对话难度不大,涉及话剧娱乐,计划出游,约定时间等日常话题。例如第一小题: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 B the ending C the actor分析:本题相对简单,考生只需注意听力中的转折词就可以直接从对话中听到答案。根据听力原文中But it has very strong actor.可知正确答案为C长对话和独白长对话学生需要根据题干重要信息迅速提取听力原文关键信息,如How,What,Where,When,Why以及一些语气词、逻辑词、关键词等。在

3、这次的长对话中,就有四道题目以Why进行发问,考察学生细节筛选及逻辑推理能力。而此次长对话的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其中不乏一些科学性与社会性的话题,如第一小题考查的是发生在家庭中的场景;第二小题考查的是假期后朋友之间谈论去了哪玩的场景;第三小题考查的是由三手烟所引起的吸烟对人健康的问题的场景;第四小题考查的是在某访谈节目中介绍某城市情况;第五小题考查的是人与做梦之间的联系。较之2010年,话题难度有所增加。这次听力考试从材料的选取上更加侧重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考察,要求考生对于生活中广泛出现的流行话题进行有效的把握。考生只要在平时保证了一定量的听力练习及阅读,还是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第8小题和第9小

4、题相对容易,是高考英语中多次考查到的朋友之间谈论假期去了哪玩以及归来感受的场景。第13小题和第14小题是高考英语中多次考查到的人物家乡或从哪里来的问题。都是属于听力中最基本的考查对象。而这部分为是在访谈节目这个背景中被提及,只是由介绍某个人物转为介绍某个城市,难度不大,仍以考查细节为主。单项填空篇单项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今年的高考英语安徽卷单项填空的考点及题号分布详见下表:代词连词介词动词及动词短语副词时态语态非谓语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情景交际22242521、343126、27、3230283323、29、35从这个统计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单项填空部分考查了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基

5、本考点,而动词的时态、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情景交际等语法项目几乎每年必考,是考查热点所在。和2010年相比,今年在词法方面增加了对介词和副词的考查,但去掉了对名词、形容词和情态动词的考查。句法方面,时态语态依然是考查重点,题型设置上,题干难度有所降低,答题的灵活性有所增加,而且更加注重在真实的语境中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准确运用能力。例如第29小题:-You can have a pet dog, but suppose you get bored with it in a few days? _?- We wont, we promise!A. Then what B. All rig

6、ht C. How come D. So what解析:本题通过but一词我们能够判定后面说讲述的应该与前一句You can have a pet dog相反。suppose表示假设,假定,提出条件,按照常理推测,后面一句应该是对于该条件出现之后会有什么结果。A选项Then what(然后又怎么样?)B选项All right(好吧?)C选项How come(怎么会这样?)表示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提出质疑,D选项(那又怎么样?)表达满不在乎的态度,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动词的时态是每年高考英语的必考点之一,例如第27小题:The factory used 65 percent of the raw

7、materials, the rest of which _ saved for other purposes.A. is B. are C. was D. were解析:本题将主谓一致与动词时态一起进行了考查。根据时态题目到题干中找时间标志的方法,我们不难发现used是过去时态,句子叙述的发生在过去的事,所以排除AB,再根据the rest of 短语作主语谓语动词单复数与of后的名词保持一致原理,the raw materials作主语,谓语动词单数,答案为D。同时,动词的词义考查也更加注重细致化,例如第21小题:As the story_, the truth about the str

8、ange figure is slowly discovered.A. begins B. happens C.ends D.develops解析:正确答案是D。本题四个选项都为常见动词,而由后面题干中is slowly discoverd 得出该单词应该是一个延续性的动词,而ABC选项均为非延续性动词。本题题意为随着故事的发展,这个神秘数字的真相渐渐地被解开了。今年的单项填空题中,定语从句依然出现一题,与去年将定语从句与强调句结合考察相比,难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设有陷阱,考生一不小心就会选错,第28题:Whatever is left over may be put into the refr

9、igerator , _ it will keep for two or three weeks.A. when B. which C. where D. while解析:本题现行词为refrigerator,从句中不缺主语和宾语成分,所以选择关系代词where,此题学生会误以为从句缺成分,而错选关系代词which.今年高考英语单选难度有所下降,虚拟语气及特殊句式等考点今年没有涉及,贴近于基础知识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运用能力。因此,考生应注意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培养自己在各种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的能力。阅读篇(完形填空 + 阅读理解)纵观2011年安徽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两

10、个部分,文章话题涉及社会、家庭、自然和文化等领域,题目的分布和选项的设置和2010年相比基本保持平稳。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文章的内容与寻找工作有关,这也是与实事相结合的,描述我们身边的事,考生较容易理解。文章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首句依然是没有挖空的句子,便于考生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且从首句中,我们可以知道我和母亲刚搬了家,遇到一些困难。按照记叙文先抑后扬的原则,后文必然会提到如何摆脱困境,最终获得成功。只要考生了解记叙文这一特点,就能很好把握整篇文章的整天脉络。总体来说,这篇完形填空的知识点和选项分布均较为合理,难度属中等偏下阅读理解A篇A篇文章是由两篇应用文组成,分别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和

11、Herman Friedman教授要做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讲座信息。Passage1用了典型的说明文方式,比如下定义,举例子等,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结构清晰,尽管部分考生不熟悉此事物,仍然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及做题。Passage2重点介绍了HF教授取得的成就,尽管出现了很多专有名词,但也并不影响对段落的理解。56,57属于细节题,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的答案;59题是材料来源题,可以从Passage2的句首问句中得出答案;58题是推断题,原题如下:58.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Passage 2?A. There will be a book show at

12、Grayson Hall.B. Friedman is now studying the Great Barrier Reef.C. There will be a talk on global warming this week.D. Friedman is a leading expert on computer science.解析:对比四个选项,尽管原文中出现了book,但是文章的中心并非售书,而是教授的讲座,并且文中只是说作者会签名送书,所以A选项不正确;B选项教授并不是在the Great Barrier Reef上学,而是他的兴趣;D选项犯了偷梁换柱的错误,Passage1讲的是

13、computer science,而Friedman演讲的主题是global warming。所以C是正确选项。B篇B篇文章是典型的科技说明文,描述了windmills(风车)的起源及各阶段的用途。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段介绍了风车的起源,中间部分描述了其被用于发电而后因为电源充足而逐渐淡出使用,最后由于煤和气的短缺,windmills(风车)再次受到人们的重用。60、61、62题是细节题,期中61、62题根据题干的时间提示词均可在文中轻松找到答案。63题是推断题,推断后文会写什么内容,原题如下:63.What would the author probably discuss in th

14、e paragraph that follows?A.The advantages of wind power.B.The design of wind power plants.C.The worldwide movement to save energyD.The global trend towards producing power from wind解析:对比四个选项,A项与整篇文章的主旨不符,文章讲的是各个阶段风能的用途,所以接下来应该也会继续讲这方面的内容;B项是风能工厂的设计,也与整篇文章的主旨不符;C 的意思是我们要节能,但是本篇文章并不是讲节约能源问题的,所以C项不合适。最

15、后一段讲的是风能再一次流行了起来,因此D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接下来会讲全球使用风能的趋势。C篇C篇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首句便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段阐述了真正的朋友就是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人,紧接着通过叙事介绍了Wellman和Corbett.之间的友情故事。文后的四个小题中,第64、65属于细节题,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的答案,第66是推断题,看完文章后亦不难得出答案;67小题是主旨大意题,原题如下:67.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is that.A.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B. friendship is precious in lifeC. the disabled should never give up.D. a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