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753096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效性的方式和效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训练,在训练的同时也能进行学习,使得体育大课间活动成为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但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学校重视不够,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尤其是农村基层学校,多年来lunwen.1kejian.COM第一论文网,同做一套广播体操,也无其他的活动项目,教师学生都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管理松散,理解与认识不到位,抓而不力。第二活动设计不力,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没有种类与形式的变化,天天年年重复机械的程式化运动,学生觉得枯燥,日久生厌,活动安排不够科学合理,无自己的特色项目,于是学生消极应付,有名无实。第三

2、训练不到位,由于对新学期学校体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及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认识不够,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有限,更新不快,质量不高,挫伤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难以调动起来。第四坚持不到底,有时有个新项目训练不到几个星期就停止,或者有领导抓就能坚持,领导不问就松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探索: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制度化、规范化。 集体出操的队列队形要求加强精气神训练、广播操的整齐划一、武术操的刚劲有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可以进行恰当的学科整合,通过大课间这个载体,利用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实现校风、学风、班风的根本性好转。因为大课间活动是一所学校的“名片”,通过这项活动我

3、们不仅能看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成效,还能看到学校的管理状况。把大课间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课间操变成一节大课间活动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换或者喜好而随意改动、取消。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形式多样。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高一、高二年级成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后,积极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利用班会课向全体学生进行动员,要求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意识。活动期间,各年级成功开展了乒乓球赛、篮球赛、耐力跑、折返跑等集趣味与锻炼为一体的课外体育活动。本次活动宣传到位,组织有序,参与度高,效果明显。集体活动有序出队、广播体操

4、、自主练习、有序回归。自主练习有篮球、软式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橄榄球、台球、羽毛球、踢毽、跳绳、滚铁环、荡秋千、拔河、速降、跨越障碍、负重搬运、攀登爬越等。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应营造宽松、和谐及充满活力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与交流合作的平台。 三、实行班主任负责制、体育教师巡导负责制。 和广播操时代一样,大课间活动能顺利开展,班主任在其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一个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在班级中有很高的威信和说服力。因此,班主任要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大课间锻炼的兴趣。要安排班干部点名,对不参加活动,或者活动不认真、违纪的学生,要从思想上给予引导、教育

5、和激励,学校将该项活动纳入班级考核。体育教师可以说是大课间教材的编写者,编导者,要统揽大局。从内容的选定,到采取什么形式,负责跟各级组长、班主任沟通,联系和协调。负责安排各班级的活动场所,负责活动的全过程。因此,体育教师应有创新精神,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校的场地、器材、师资情况,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要有新颖和艺术感。体育教师也要随时了解学生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 四、因地制宜,从实效出发,形成特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户外活动,受场地、器材、学生人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要求统一的模式,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要选择符合学

6、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项目,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实际及季节、气候的变化而调整。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多,场地少,如何合理组织好活动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大课间活动内容选择要尽量控制在小场地,如:踢毽子、跳绳、跳皮筋、跳跳球、小游戏、立定跳远等,还有一些可供学生选择的按兴趣分组的项目,如: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三毛球等。比如我校在两年前购置了一些跳跳球,它即可以单跳,也可以结合跳绳进行花样动作跳法,既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可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效果极佳。按照各活动小组所选活动项目的实际情况,班主任也要参与其中和体育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组织与管理。另外要用软件弥补硬件的不足,场地有限我们就通过精心地组织和合理地安排,设计适合小场地的活动,力争在有限范围内开展无限的大课间活动。器材不足我们就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老师和学生自制活动器材,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充实大课间活动内容。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今后还将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学校安排上午第二、三节课间进行活动是否科学,雨天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进行,各校应该自主决定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式,应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底蕴,开展校本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