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50880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日期2012-4-19商业银行的负债作为银行的债务,是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银行必须用自己的资产或提供的劳务去偿付。 作为商业银行来讲,负债是其主要资金来源。但负债的形式却是多种多样,那么如何对负债进行分类,又如何合理安排各种负债比例以形成最优经营结构并进行合理管理?这是商业银行必须考虑的问题。商业银行负债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下面我将从负债方式来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被动负债(传统负债)主要指存款。存款又可分为基本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创新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个人结算账户、通知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主动负债主要指借款。包括短

2、期借款(同业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 、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和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基本存款最为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一直是商业银行最主要也是最普通的负债来源。可以说基本存款是商行的心脏,如果它出现危机,那么商业银行就很难运营下去。所以,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的的方面一定不能有所疏忽,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营销措施来加强吸收存款的能力。创新存款和主动负债都是随着宏观经济、商业需求以及金融创新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银行最初作为融通资金的机构,经营模式很是简单,基本上只有存款和贷款两种业务。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传统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金融业的繁荣更是加速了商

3、业银行运营模式的改革。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商业银行不断进行着负债来源的创新,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为特定需求的客户设计的业务类型,这就吸引了更多的存款,为自身经营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近年来,随着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等的出现,对商业银行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欧洲很多银行倒闭更是为我国的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虽然我国政府会对商业银行进行干预与支持,不会允许其倒闭,但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来说,增加负债创新种类,加强负债业务管理已成为其不得不进行的事项。下面以中国银行2011年上半年的负债项目来看一下我国银行负债的构成:中国银行集团中国银行2

4、011年2010年2011年2010年注释6月30日12月31日6月30日12月31日未经审计经审计未经审计经审计负债向中央银行借款72,42473,41566,59265,120同业及其它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313,9381,275,8141,117,0201,098,337拆入资金257,492155,557312,167192,536交易性金融负债三、12436,053215,874429,282191,720衍生金融负债三、534,90635,71114,43317,232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98,41875,24464,10063,240吸收存款三、138,096,4317,539,1

5、537,103,3866,601,696应付职工薪酬21,42324,20120,41422,208应交税费18,43122,77514,57120,181应付利息65,02958,66563,81957,758预计负债1,5561,3721,2211,109应付债券三、14164,365131,887148,773116,283递延所得税负债三、154,4583,919126177其它负债三、16195,449170,12846,76350,666负债合计10,780,3739,783,7159,402,6678,498,263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存款比例占到了负债总额75%左右,同业及其它金

6、融机构存放款项占12%左右,占到了负债来源的绝大多数,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余的少部分就不重要。在中行的门户网站中不难发现几年来中行的服务越来越能迎合人们的需求,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来吸引客户,这是中行的留住客户的手段,也是为自身谋求发展所采取的合理措施。另外,在生活、网络或是其他渠道我们也不难发现中行的创新理财产品越来越多,这是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创新产品的产生及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所以银行在加大创新的同时,管理体系也要加强建设,合理规避风险,避免一味追求创新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所以,作为商业银行来讲一定要合理安排负债结构。不仅要跟上经济的发展,更要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以谋求长足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