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生活知识问答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738573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震后生活知识问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震后生活知识问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震后生活知识问答国家减灾委员会 抗震救灾专家组科 学 技 术 部 科学出版社目 录余震时自救与救人常识11. 余震时在室内应该怎么办?12. 余震时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办?13. 余震时正在骑乘交通工具应该怎么办?14. 余震时身处危险场所应该怎么办?15. 野外怎么避震?16.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17. 如何进行余震施救?1震后救助常识21. 脱险人员怎样救助他人?22. 震后怎样简单处理伤口?23. 怎样应对地震引发的水灾?24. 怎样应对滑坡、泥石流?25. 发现易燃、易爆、剧毒物品怎样处理?26. 怎样防止疫情发生?27. 震后饮水卫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8. 震后食品卫生应该注意哪些问

2、题?2震后卫生防疫常识21. 为什么大灾之后要防大疫?22. 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33. 如何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34. 震后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35. 震后灭蚊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6. 震后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37. 震后如何预防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48. 气性坏疽的治疗原则有哪些?49. 震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410. 震后如何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411. 主要消毒方法有哪些?412. 灾区最常用的消毒剂是什么?413. 如何妥善处理灾区尸体?414. 尸臭的消除方法主要有哪些?515. 尸体挖埋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516. 震后的环境卫生处理措施有哪些?517.

3、 临建厕所有哪些注意事项?518. 简易厕所的消毒与杀虫方法有哪些?519. 搭建帐篷等临时住所有哪些卫生要求?520. 震后灾区垃圾废弃物如何处理?621. 如何对饮用水消毒?6震后心理健康常识61. 震后灾民通常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62. 什么是心理援助?63. 为什么要进行心理援助?64. 需要心理援助的人群有哪些?75. 地震发生后,我很害怕,是不是不正常了?76. 我应该怎样帮助自己?77. 我是家长,应该怎么帮助孩子?78. 如果我有亲友处于伤痛中,应该如何帮助?7余震时自救与救人常识1. 余震时在室内应该怎么办?保持镇定,关闭电源、火源;平房居民应果断跑到门外空地处,切忌往返;高

4、层楼房居民迅速蜷缩到家具旁或厨房、厕所暂避;不要走楼梯和乘电梯;掩住口鼻防尘、防烟;远离易倾倒和易碎物品;首先应保护和帮助老人和小孩撤离。2. 余震时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办?听从现场指挥调度;避开人流,保护好头部;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时,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在商场、书店等处时,要选择结实的柜台、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蹲下;在街上行走时,要避开电线杆和围墙。3. 余震时正在骑乘交通工具应该怎么办?驾驶车辆时,把车减速停在路边,离开车辆,靠近车坐下或躺在车边;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躲在座位附近;在骑自行车时,要赶快下车,就地蹲下;在火车上,要抓住座位。4. 余震时身处危险场所应该怎么办?

5、车间工人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其他人员应迅速撤离危险场所,如生产危险品的工厂和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燃气泄漏时,掩住口鼻;不要使用明火和电器;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掩住口鼻。向安全地方转移时,要匍匐、逆风而进;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并掩住口鼻。5. 野外怎么避震?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灾害危险;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不要沿滑坡与滚石前进方向跑,要斜向两侧跑离;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6.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再次坍塌造成二次受伤;清理堆压在身上的杂物;简单处理伤口,

6、寻找食物和饮水;尽快掩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向有光亮处靠近;保持头脑清醒,听到有人在附近时再行求救;可用身边的石块或铁具等硬物敲击物体,以便于与外界联系,保存体力,等待救援。7. 如何进行余震施救?辨认被困人员遇震时的位置、方向,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等;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后,再进行抢救,防止再次坍塌等意外伤亡;外援抢救队应当首先赶到医院、学校、旅馆、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实施抢救;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被困人员;救援时,切忌用利器刨挖,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对埋压时间较长的人员,应先输送适量水和食物,注意避免被困人员的眼睛受强光刺激;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应先

7、使被困人员全身暴露,然后小心抬送,避免二次受伤;对危重人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必要的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或医疗点。震后救助常识1. 脱险人员怎样救助他人? 要“四先四后”,即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就要优先营救,以便于增加抢救力量。2. 震后怎样简单处理伤口? 如果伤者外出血,应首先抬高受伤部位,用干净的绷带或布条包扎止血,同时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对有骨折的人员,不要做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

8、,做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先给伤者口服糖盐水,防止休克。3. 怎样应对地震引发的水灾? 如发现山崩、滑坡堵塞河流或者形成堰塞湖,应立即报告;严密关注大型水库、堤坝周围的环境,一有险情,立即报告。4. 怎样应对滑坡、泥石流?远离悬崖峭壁,远离大水渠、河堤两岸,一有险情,立即报告。5. 发现易燃、易爆、剧毒物品怎样处理?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物品,如果发现泄漏,应迅速报告专业救援队,及时组织抢救。6. 怎样防止疫情发生?合理处置尸体;喷洒消毒剂;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地大小便;要特别注意防蚊。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发高烧、头痛、呕吐、脖子发硬等,应赶快

9、找医生诊治。7. 震后饮水卫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未经专业人员检验,不要轻易饮用河水、井水。8. 震后食品卫生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不要食用从废墟中挖出的食品和散落在路边的食品;尽量吃有完整包装的未过期的食品。 震后卫生防疫常识1. 为什么大灾之后要防大疫?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精神上受到打击,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免疫力下降;卫生条件极差,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尸体腐烂变臭,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加之灾后人群的大量聚集,极易引发一些传染病并迅速蔓延;震后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随环境变迁,增大了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等爆发的可能。历史上不乏大灾后出现大疫的例子。因此,在震后救灾工作中,疫情的防控

10、任务十分繁重。2. 震后要预防哪些疾病?(1)肠道传染病,如痢疾、甲肝、伤寒、霍乱、感染性腹泻等。(2)虫媒传染病,如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等。(3)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4)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钩端螺旋体病等。(5)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脑、麻疹、流感等。(6)食源性疾病,如食物中毒。3. 如何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经水、食物传播。通常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等。防控肠道传染病要做到:(1)保护水源,特别是生活饮用水,免受污染。(2)消毒生活饮

11、用水。(3)注意饮食卫生。(4)注意环境卫生,消灭蚊蝇。(5)及早发现病人,按规定时期隔离。(6)进行疫苗接种。4. 震后怎样预防虫媒传染病?夏季发生地震后,易出现蚊蝇。而蚊蝇是乙型脑炎、痢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要做好以下预防工作:(1)清扫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蝇孳生地,降低蚊蝇密度。(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3)进行疫情监测,根据疫情监测动态,及时给易感人群接种乙脑疫苗,同时做好相关药物的储备。5. 震后灭蚊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飞机喷药杀灭:用飞机喷洒超低的容量杀虫剂,是大面积杀灭蚊蝇的理想方法。(2)地面喷药杀灭:对面积较大的居民点、坍塌的建筑物、

12、厕所、粪堆、污水坑、垃圾堆,以及挖掘、掩埋尸体现场等处进行喷雾。(3)烟剂熏杀:对室内、地窖、地下道等空气流动较慢的地方和喷雾器喷洒不到的地方,可用“六六六”等烟剂熏杀。6. 震后如何预防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1)大力开展以杀蚊、虫和灭鼠为主的环境整治活动,降低蚊、虫、鼠等传播媒介的密度;(2)管理好家禽家畜,死禽死畜要消毒后深埋;(3)清理好粪便厕所,病人的粪尿要消毒后集中处理;(4)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搭建要合理,做到防鼠、防蚊、防虫;(5)加强人间和畜间疫情监测,做好疫苗和有关药物的储备,以便应急使用。7. 震后如何预防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震后由于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

13、江河污染等原因,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发生,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必须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缝合,给予有效的抗炎对症治疗,严重的送医院救治,破损的伤口不要与土壤直接接触。8. 气性坏疽的治疗原则有哪些?(1)严格隔离,加强护理,严防交叉感染。(2)清创引流,切口必须充分,用大量双氧水冲洗,使伤口彻底开放。(3)大量应用抗生素,以青霉素为首选,如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必要时可选用先锋霉素、先锋必等头孢类抗生素。(4)给予全身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等。(5)中药治疗。9. 震后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1)不能吃

14、灾区腐烂、变质、发霉的食品。(2)要正确加工食品,生熟要分开。(3)注意饮水安全,饮用水要经过澄清、过滤、消毒等处理后方可饮用。10. 震后如何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1)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5)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6)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7)早发现、早治疗。11. 主要消毒方法有哪些?主要有加热消毒法和使用消毒剂的化学消毒法。其中加热消毒法经济、方便、效果好:加热6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煮沸100、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常用于餐具、奶瓶消毒;流动蒸汽

15、100、10分钟,常用于餐具、食品消毒。12. 灾区最常用的消毒剂是什么?消毒剂种类很多,灾区最常用的消毒剂是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时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时应注意:其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要慎用;有机物对其影响较大,消毒前最好先把消毒对象冲洗干净;有效氯挥发快,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尽快使用;偏酸条件下杀菌效果更好;产品有效期较短。13. 如何妥善处理灾区尸体?尸体在炎热夏季容易腐臭,不仅造成灾区地面、空气、水源的严重污染,还因尸体腐烂,苍蝇孳生,成为传染病传播的媒介。人的尸体处理涉及伦理、宗教和感情需要,要妥善处理,最好能征得亲属同意,合理安排埋葬或火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火化,这样有助于预防疾病流行。动物尸体要深埋,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层要夯实。14. 尸臭的消除方法主要有哪些?尸体腐败,构成机体的有机物分解,就会散发出大量恶臭气体。消除尸体臭气物质的方法主要有:对处理后装入塑料袋或布袋的尸体,可放入一定量的除臭剂;对尚未处理的尸体散发的臭气可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