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春风,润物无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3507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春风,润物无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春风,润物无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改春风,润物无声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新课程的改革中,走进了新课程的实施中。新课程的实施改变着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更融入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更富有个性。教师对新课改精神体悟的深浅与否,课程内容传达是否生 动有趣,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施 的效果。教师“独奏”的教学模式变成学生“伴奏”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将课堂的多种教育 完全开发出来,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潜能、创造性释放的空间。一、更新观念,把我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语文的教学方式,必须更新观念。首先,应该从我做起。教师面对学生,要破除“一切听我的”的思路和方法,真正认识到学生在课堂充当主角和发挥主体作用的重

2、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让学生认真读书、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解答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陶行知先 生所属狗的那种“砸碎儿童的 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解放小孩的大脑”让学生多“想想”;“解放小孩的眼睛”让学生多“看看”;“解 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说”。 也就是说,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 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 为学生的学,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便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形成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就会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

3、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焕发出自 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学 生的创新意识 往往来自于对新冋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而兴趣与好奇心 有来自于教师创设为提的情境,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能享受到 自我学 习的乐趣,能激活学生积极性的情趣,让学生切身实际地去体 验感受,进一 步培养他们的学习三、精心设计,在角色转变中放飞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是知识进入接受器的 手 段,教师拥有了绝对的权力,学生必须服从。新课程教学中,我们 教师必须 努力转变角色,怀着一颗平常心,带着微笑走进课堂,由过 去的“统治主宰 者” “支配者”“直接知识传授者”“主讲者”变

4、为 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参与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领者,与学 生真诚面对,和学生共同营 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环境,真正让 学生去自主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了解一篇文章之后,由于知识层次的影响思维会停留在某 一个 层面上。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根据教材的目的及重点 设计其 引导方法。创新的思维来源于对事物的发现、质疑、研究、探索。前 苏联教 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 作发现者、研 究者、探索者的固然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 界尤为重要。”为了 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就得选择好的学习方法。什 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呢?留给 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

5、参 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再动手中 学习,在动脑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 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1、动手画 例如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便 将音乐、美术引进课堂。首先,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伴 随 着乐曲进行诵读,时而幽默、恬静,时而激昂的旋律把学生带到了大 海 边,亲眼目睹大海的美景。边听月光曲 ,便用简笔画来理解盲 姑娘所 感受到得音乐的轻柔、舒缓、渐强极高昂激越的变化,这样把 抽象的语言变 成动听的音乐、 生动的画面来丰富课文内容, 强化了思 想,加深了理解, 提高了教学效果。2、动嘴说教师要有运用好语言文字的功能, 创设情境, 的发学生心灵的震 撼 与

6、情感的共鸣。既深化了文章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了能力。 如在教学桃花心目一问时,在精读内容之后,我设计了 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将你成长过程 中的感受讲给大家听。 前几个同学发言平淡, 后来有一个的发言与众 不同:“开始,老伯没来浇 水,并且时间很不确定,我很怨恨他,但 是又一想:也许是他老人家忙吧! 或许是他病了 如果自己不想办 法,那我就饿死了 。于是,我的根 拼命往下钻。忽然,我触到了 一股小溪流,渐渐的我们成了朋友。我能有今 天,我得感谢老人 ”听了这位同学的叙述,我很惊喜,我感受到了一个儿童的心声。3、亲自演般情节较强的课文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引

7、导, 如在教学晏子 使 楚时,学生课前预习了课文,搜集了相关资料,对文中人物个性 有所了解,经过几个人自由组合、商量,同学们自导自演,兴趣浓 厚。 文中人物动作、神情演得栩栩如生。学生在“角色”变换中发 挥了智 力和创造力,对自己的语言表达也得到训练。再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开展活动,教师及时点评,不但没有耽 误课堂时间,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心情开朗,个性飞扬,体验到了语言文字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社 会功能。体味到 了语文课的文学兴趣,并与其他科目联系起来,开发 了潜在的能量,树立了 自我发现、表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

8、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智力、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孩子们张扬个性。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尽量地给孩子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读通课文,自己去读懂课文,让他们会读课文。在书声中,教师已不是主导者、支配者了,而是成了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在书声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多了,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习春雨的色彩一文时,我说:“我们都见过春雨,可 是你们发现过没有,春雨有好多 色彩呢!你们想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 颜色的吗?那就快快读课文吧!”我让学生自己

9、想办法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还可以把你自己喜欢的部分读 给同桌听,把读懂的内容说给自己小组的伙伴听。在交流中,我让小 朋友把 自己喜欢的部分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 为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言语深处,经历体 验,触摸作者的心 灵。在文本的情景和情感中“悟”,在人、文的“对 话”与碰撞中生成了带 有个性的思想和语言:“春天来了,小燕子从 南方飞回来了,它在草地上、在柳树丛中飞舞,还唱着欢快的歌,春 雨沙沙地落下来,小草、柳树更绿了,所以春雨是绿色的小黄 莺飞舞在田野中,春雨落下来,油菜花黄了,所以春雨是黄色的。”说完了课文的内容,小朋友们意犹未尽,又抢着说:“春雨落到梨树上,梨花白了,春雨是白色的。” “春雨落在花坛里,开出了五颜六 色的 蝴蝶花,所以春雨是彩色的。”学生的灵性得到了升华。总之,教师的一言一行(特别是在课堂上),都关系到 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和 外在修养,才能胜任新形势下 的教育教学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