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726623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两课“实践报告-农村用电安全调查报告 20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02X年暑期“两课”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专业:采矿工程 年级:20X级班级:0-4班 姓名:油桃 学号:31100242 指导老师:李婧华 202年8月10日 0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河南省渑池县农村居民用电安全状况 调查地点:河南省渑池县调查对象:各乡镇居民,各片区电工及电业局其调查范围:渑池县各乡镇调查主题:农村居民用电安全状况调查人员:油桃调查时间: 调查报告 他电力技术人员 2X.7.-22X810 202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前言 2X年暑假期间,学校为了加强我们理论知

2、识的巩固和认识社会实践的本领,以增进大学生社会认识,提升实践能力为目的,开展了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响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发展性、具体性、群众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程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家乡渑池县随电业局电力检修人员抢修受灾村庄并检修农村电网时,就渑池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用电安全状况”展开了调查,并编写此报告。 1998年以来,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已取得一定成果。,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

3、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农村用电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家庭电线等设施普遍存在问题,电线线路设置不合理,用电安全令人堪忧。就此次调查的渑池县来说,农村用电安全实在令人担忧。渑池县各乡镇均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洪水、雨雪、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村民居住相当分散,这些都为农民用电安全带来诸多隐患。 希望通过此调查引起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对用电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用电居民安全教育和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居民整体安全用电意识,同时加强电力技术人员对公用输电电路的安全检查修复,倡导用电居民对节约用电,安全用电,使农村电网呈现一番新的景象。 202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4、 正文 一、调查概况 、调查人员、方法及时间 此次调查的参与人员为笔者、各片区电工,采用走访的形式,自七月二十日至八月十日,为期三周。 2、调查过程及相关情况概述 暑假期间,曾随渑池县电业局电力检修人员抢修受灾村庄并检修农村电网,在为农村居民排除一个个用电安全隐患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用电安全存在着严重问题,并由此展开调查。 调查围绕农村用电安全问题,以走访形式结合实地考查,对各个村庄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做了详细的检查,并结合电力工作人员帮助村民做了大量检修工作,走访各村居民,查处农村违章用电和盗窃电能行为,为十多个村庄排除了用电安全隐患。在调查过程中还向村民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劝导他们积极上

5、报安全隐患,早上报,早排查,增进居民安全用电意识。 二、调查内容分析 一、渑池县农村用电安全现状分析 (一)农业生产季节性、临时性用电多,设备安全隐患突出。由于渑池县农村春夏抽水排灌、养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季节性和临时性用电多,设备陈旧、老化严重,安全保障措施欠缺。农村用户缺乏对其生产用电设备安全投入和检查,不合格的导线、插座普遍存在,用户末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安装、投运率低,使农村用户用电设备自身安全隐患突出。 (二)农村家庭用电电线老化严重、室内电线连接不合理、线路走向杂乱。此次回家乡渑池县仁村乡,发现村里的电线拉得像蜘蛛网,一些线路老化了也不更换。通电线的安全使用年限一般为室内电线少于十年

6、,室外电线少于五年,然而农村居民用户却由于用电安全意识不强和家庭经济因素等原因,导致电路电线长期不更换,根据调查分析有73%的被调查居民家庭电线使用超过15年,即第一次电网改建后从没有换过电线;电线使用期在1015年的占调查人数的15%, 202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电线使用期在1年的占7%;而电线使用少于年的仅占。 如下表: 而且根据调查中的统计,家庭电线线路布线合理的占13而有8%的居民电线杂乱无章,有超过75的居民电线连接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仅有不到25%的居民家中没有发现明显的线路连接安全隐患。 (三)农村公用输电线路抗风险能力差,对雨雪、强风、冰雹等突发风险抵抗能力差。主要表现在

7、: 1、渑池县各乡镇均处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洪水、雨雪、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成为用电安全最大隐患。 2、电力工作人员对农村高压线路附近环境监督不严周围普遍存在树木、房屋、家用电缆等。 、居民私挂电线现象严重,导致公用传输线路经常性短路。 (四)农村家庭生活用电总功率不断加大,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难以负载。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居民家庭开始有空调、冰箱等大功率用电器,但是长期未曾更换的家庭电线、开关和插座等出现难以负荷的现象,多处居民家庭出现电线烧焦,插座变形问题,而农村居民多数没有给于充分关注。然而渑池县由于地理条件,居民分散,为家电线路的维修带来很大困难。 二、用电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

8、分析总结,渑池县农村用电普遍存在安全隐患的两大原因如下: (一)农村用电点多面广,检查、维护管理难度大。由于渑池县农村特殊的山区、丘陵地理环境,农村用户居住分散,点多面广,供用电线路普遍较长,并且线路周边环境复杂,道路和房屋交错,洪水、雨雪、火灾等自然灾害多发,特 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别是农村居民房屋拆除和新建、违章改扩建、现象普遍存在,使高压线路及低压外线通道被侵占或破坏,检查、维护管理难度大,供用电安全的外部隐患突增。 (二)供用电安全意识薄弱,对用电安全重视不足。一方面,供电企业员工对供用电安全重要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到位,使其对供用电设备的巡视、检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甚

9、至有的为了减少抢修、维护工作量,违规将农村配电台区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退出运行,使供用电安全保障措施效果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农村用户对用电安全隐患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对存在问题的电线、开关、插座等设施更换不及时,比如,一般农村室外电线安全使用周期是少于五年,室内电线使用周期少于十年,而农村多数居民电线周期超过十五年甚至不存在更换意识,只有在出现多次严重问题时才会更换。而且多数居民不会辨别电路危险警示牌缺乏安全用电意识。 三、提高农村用电安全的对策 针对渑池县特殊地理条件和生活生产方式,要制定如下电安全的对策: (一)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供用电双方安全意识针对农村用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10、,在醒目地方或人口聚集点书写宣传标语或粘贴宣传画,在新建配电室墙上张贴安全用电宣传瓷砖画,印制和发放安全宣传手册、宣传单等。同时,加强对供电所电工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消除畏难情绪,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管理各项规定。另外,加大与政府、媒体的沟通合作,通过电视台、村组广播等宣传电力设施保护和安全用电知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和法制文化,使安全用电观念深入人心。 (二)加大安全投入,提升供用电安全整体水平供电企业应设立抽水惠民配电箱,对季节性用电的配电设备实行循环使用,以减少用户投入,规范和疏导抽水排灌用电行为。加强对配电台区二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完善,提高电网安全事故防范能力。严格按规定设

11、置供电设施保护标志和安全标志。加大用户用电安全检查,对用户严把设备验收关,严格选用安全可靠、质量过关的电器产品,并加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消除设备隐患。对少数用电环境差、风气不正的地方,要会同当地乡镇政府、派出所联合进行整顿,依法给予有力打击和严厉处罚,营造出良好的。 02X年暑假“思政课“社会实践 (三)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强化管理。电力技术人员是电力技术管理工作的主体。实行电力技术人员责任制,职责、职权和专业班组职责挂钩,能充分发挥技术人员作用,解决居民私自架设电线等问题,提高用电安全。 (四)实行对用电居民电线实施使用周期进行监督,倡导居民进行电线更新和线路合理规划。 结语 通过我对渑池

12、县部分农村地区用电情况的调查发现,渑池县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而且农村用电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农村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安全用电意识不强,家庭电线等设施普遍存在问题,电线线路设置不合理,用电安全令人堪忧。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农村用电安全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觉得只有通过引起电力技术人员和居民对用电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强化安全用电居民安全教育和儿童安全教育,提高居民整体安全用电意识,同时加强电力技术人员对公用输电电路的安全检查修复,倡导用电居民对家庭电线、开关、插座的基础设施定期更新,使其共同做到对用电灾害的及时减除、准备和应对才会使农村用电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安全景象。 此次实践调查,使我明白了“两课”教学旨在培养和提高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是我们运用知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是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大好机会,由此为我们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