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72535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的成因和转化对策研究报告的研究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学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研 究 报 告宜章县城关完小:刘泽平摘要:由于我国现有的升学考试制度,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要求,以及多元文化涌入校园,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的课题。因此,我校课题组从问题学生的具体表现分析,对问题学生进行了分类,分析出了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初步探索出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形成有效的转化问题学生的经验措施,使问题学生不再有问题,成为一名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充满自信、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学生。【关键词】:问题学生、类型、成因、转化对策。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一)问题的提出1、现有的升学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

2、”的迫切要求,让学生承受过重压力,成为了问题学生,呼唤我们必须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单纯的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阴影,高考落榜让学生一蹶不振,甚至跳楼;父母“望子成龙”过分地施压,让孩子不堪重负,最后刺杀自己的父母的教诲也有不少,这些足以表明孩子的心理存在问题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问题并不是初中、高中才有的,作为小学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师应对这类学生进行关注教育。2、培养新世纪人才,培养全面、健全的人才,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给人们提供一种复杂得多的生活方式。这种复杂的生活方式要求未来的一代具有比现在一代更加高强的社

3、会适应力和心理承受力,具有更加灵活的心理调节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多方面的去研究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成为健康、健全的人,能成为一位品行端正、思想健康的新世纪人才。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3、目前的学生现状呼唤我们重视对问题学生进行研究和引导。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把孩子当做心肝宝贝,一种“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的心理,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想做什么总是有人帮忙,什么都是无所谓的状态,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经受不了任何挫折。再加上多

4、元文化相继涌入校园,追星族、讲名牌的不良风气日益增长,加之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差,很容易就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我校要求36年级的班主任对班内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表明:从统计图可以明显看出,随着年级的上升,问题学生的人数也在急剧的上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对问题学生的研究,如果这些问题若不及时纠正而任其发展,将会导致心理异常,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犯罪,同时,它也影响了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二)研究的意义本校选择该课题的意义在于:从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入手,探索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和策略,促进问题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全面、完整、健全的人才;引导教师探索、总结一些心理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5、,提高学校、教师教学育人水平。更好地预防问题学生的形成。 二、课题的界定1、问题学生概念的界定所谓“问题学生”是指品德、学习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而且常规的教育手段不能解决其问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品德不良,或经常违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性格孤僻,或骄横无理等。2、问题学生的转化对策的研究是指根据问题学生的表现,利用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和途径,寻求转化的措施、策略,使有问题的学生成为一位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得学生,使学生由非正常转化为正常。三、研究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以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本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多元智能理论、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

6、为依据。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准则。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的培养,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同样也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3、多元智能力理论霍华德的多元

7、智能认为传统偏重智力商数这种唯一机会的教育理论,会造成许多学生失去自信。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一个人的聪明与否,不但是集中在学业,还有八种智能评定一个人的成就。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4、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论认为环境能够促成或消除儿童的某种行为,儿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可以控制的。新行为主义理论代表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他的这一理论为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策略。5、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

8、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6、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为该课题的案例形成提供方法指导。四、研究目标总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预防及转化问题学生的对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校教学育人水平。具体

9、目标:1、分析问题学生的成因、讨论寻求解决问题学生的对策,研究如何转化问题学生的方法。2、通过研究,使有问题的学生不再有问题,树立自信,成为一名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能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学生。3、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推动学校教研和科研的深入开展。五、研究内容根据目前我校掌握的问题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对问题学生进行分析成因,寻找探究出适当的对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问题学生的现状的研究。2、问题学生的成因及类型的研究。3、转变问题学生的策略、方法的研究。六、研究方法、调查法:通过谈话、问卷、考察等调查方式,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

10、问题学生和形成原因,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能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指定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个案研究法:教师通过详尽搜集问题学生的有关资料,

11、系统整理,综合分析,研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的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整个课题的研究过程有行动,有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行动过程成为研究过程。“行动研究法”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在研究中,要按照这四个环节去落实。七、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6.92007.7)、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有关专家对课题的论证。、确定问题学生,成立成长袋。2、实施阶段(2007.72010.6)A、第一阶段2007.72008.7课题组拟出第一年度实施计划,确定问题学生,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自述法、谈话

12、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对“问题学生”的情况作好原始记载,了解分析“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并进行实验。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要做好记录,及时收集资料,写好第一阶段的实验总结,写好实验的案例。通过教师的研究实验,让“问题学生”走出问题的阴影,在心理、人格、学习成绩等诸方面得到健康与发展,基本做到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遵纪守法,开朗大方。 B、第二阶段2008.72009、7,课题组拟出第二年度实施计划,继续进行实验研究,进一步寻找制订适合“问题学生”的教育对策,加强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心理辅导、课程辅导,进行效果检测,作好质量分析对研究情况,转化情况予以总结归纳。通过教师的实验,

13、让“问题学生”完全树立自信,消除各种心理障碍,改正各种不良行为,学习成绩得到较大的进步,成为一名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学生。C、全面总结阶段2009.72010.6继续对问题学生进行研究,收集数据、资料、总结典型、深入分析、写出研究报告,编写案例集和论文集,请有关专家领导进行结论鉴定。八、研究措施1、针对问题学生的表现进行分类、建档,并成立问题学生子课题组,设组长和组内成员。研究类型研究人数子课题组组长子课题组成员自控力差违纪违规型14李昌菊杨洁、曾婧、李琼珍网络痴迷型16李丹邝秀萍、周志慧、黄雪芳自卑型10李玉清杨赛英、刘丽珍、厌学型10李红梅李图红、李静、何名东、溺

14、爱型8宋有令李美新、王小庚心理脆弱型10李霞张世峰、李节云英语口语困难型8李霞李智月、李楠、蒋晓军自控力差违纪违规型学生:刘俊龙、张浩、付建成、杨志志、廖玉鑫、陈书武、夏志春、李智、王贤雷、姚家振、姚全林、钟逸书、吴丽飞、陈强。网络痴迷型学生:王李强、肖海波、李萍、张振鹏、刘磊、陈涛、钟铭、李璇、陈有强、兰鹏、魏轩、罗京、李毅成、吴宇飞、欧阳涛、谭文杰。自卑型学生:段君毅、陈青、肖发红、张科、黄哲、邓泽阳、谭锋、张雨绮、颜琪、彭雅丽。厌学型学生:李艳林、兰朋、陈智、李玉林、廖江华、黄兴、吴俊、白永峰、王建、罗子健。溺爱型学生:曹磊、欧阳鹏飞、黄珍、谢玉东、张小路、薛昊、吴健、费帅。心理脆弱型学

15、生:彭宗源、李玉婷、谭振忠、牛麦青、曹俊峰、肖丁翰、王诗杰、罗颖、姚欣利、胡桃桃。英语口语困难型学生:陈雅婷、邓宜娟、李伯华、杨鑫、邓红杰、欧振鑫、罗子健、黄哲。2、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小学生心理学中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巴甫洛夫、华生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并通读书沙龙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要求每一位研究老师都要有一本学习记录本,上网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做到资源共享。3、及时做好帮教记载、访谈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写好个案调查报告。4、搞好家长学校,培养更多会教育的家长。我校已被县、市评为示范性家长学校,正准备迎接省示范性家长学校的验收,每次家长学校都会要求班主任对家长们进行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观念的培训,这无形之中壮大了转化问题学生的队伍,也对问题学生的产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5、抓好各类主题班会,营造转化问题学生的氛围。如对违纪违规型学生开展的集体荣誉感主题班会;对网络痴迷型学生开展的远离电子毒品,告别两室三厅一网吧的签名活动和观看洞穴之光变形记实况录像;对溺爱型学生进行的“我劳动,我快乐”的义务清洁活动等。6、立足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各类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如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班级之间的拔河赛、合唱、争当四好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