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25229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浸透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政治、经济开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人类社会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对青少年进展环境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在中学动物学教学中浸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环境觉悟和环境保护行为,从而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素质。一、动物学中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1.保护动物资保护动物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众多的野生动物资保护,首先考虑的应该是保护生存受威胁的物种。我国有关部门1988年公布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明确规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6种,二级保护动物161种,从而把野生动物保护纳入法制

2、的轨道,这是极其重要的举措。生物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趋于稳定和安康地开展。其次是应该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即栖息场所。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为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开展创造时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资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已建立700多个自然保护区并规定了对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海南坡鹿、东北虎、叶猴等我国特定的、稀有的珍贵动物的保护,制止捕猎。2.动物与生态平衡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维护生态系统稳定的积极因素。从生态系统来考虑,动植物资都必须在其可以不断更新的范围内来加以利用,不要轻易地消灭某些动物,因为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是

3、不可缺少的。任何动物都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生活环境决定了每种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状况。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它们之间彼此互相联络、互相斗争,各自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复杂的整体。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最有效和最有益地合理利用并保护自然资。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它具有较强的抵抗干扰的才能。假设破坏了自然界中的这种生态平衡,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对人安康的危害。比方,在某个地方,由于人们大肆捕杀老虎,使附近村庄周围的野猪、蓝牛羚等动物泛滥成灾,它们毁坏庄稼,使大片农田荒芜。由于缺乏有力的自然控制,整个生态就会遭到破坏。因此说,动物在生态平衡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

4、作用。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使害虫和天敌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常见的方法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蛙治虫等。此外,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也获得了成功。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与传统的农药杀灭病虫害相比,有百利而无一害,它不仅是增产节支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防治农药污染环境和农作物的理想方法,不影响人类安康,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因此,近些年来,利用生物防治有害昆虫,如青蛙消灭害虫、蛇消灭老鼠、黄蜂消灭螟蛉等方式,日益受到广阔农民的重视。二、动物学中环境保护教育的途径1.生物课堂教学是施行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

5、进展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以教科书为纲,在课堂教学中联络实际灌输环保意识,让学生获得动物知识,认识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作为环保教育切入点,是在生物教学中进展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寻找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结合点,适当拓宽加深,联络实际进展环境教育。在动物学课本中,但凡直接讲到环保知识的部分,那么要讲深讲透;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那么要作必要的引申、扩展和补充,与环境有机地联络起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环境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2.课外活动中浸透环境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一些环保方面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浸透环境保护教育的延续与补

6、充。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在课外活动中进展环保教育,将生物知识用于实际,关注社会,关心环境,促进身边环境问题的解决,这将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再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在学生中建立“环保小组”,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活动,如在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月等节日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组织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的观念的转变。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功在当下,利在后世。同时,环境保护的施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这种复杂性必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合理开发资,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是经济可持续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底。我们在中学动物学教学中应该浸透环境教育,启蒙环境意识,灌输环境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觉保护环境,从而培养造就出新一代的环保新人。(责任编辑:谭有进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