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772269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管理课程考核班 级:11级旅游管理本科1班学号:2011531018姓名:李桃惠学生考试成绩阅卷教师评语阅卷教师签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蒙顶山旅游景区项*策划书班级:学号:姓名:#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目录1景区介绍 31.1景区名称 31.2地理位置 41.3开发背景 41.4开发现状 51.4.1景点特色 51.4.2主要景点 51.4.3景区特产 61.4.4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 62 项目策划 72.1项目策划简介 72.2主要项目 72.2.1茶技体验园

2、 72.2.2摘茶体验园 72.2.3制茶体验园 82.2.4品茗园 82.3项目swot分析 82.3.1 优势(strength) 82.3.2 劣势(weakness) 82.3.3 机会(opportunity ) 82.3.4 威胁(threats) 82.4可行性分析 82.5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91景区介绍1.1景区名称蒙顶山景区1.2地理位置蒙顶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境内,四川盆地西南部,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 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蒙顶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

3、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 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蒙顶山,又叫蒙山,为青藏高原到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和名山县之 间,最高峰上清峰,海拔1456米。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蒙顶山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说到蒙顶山,我们都知道一副对联:“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副对联说的是蒙顶山的“仙茶”,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景区由蒙山和百丈湖两个主景区组合而成,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蒙山,横亘于名山县城西北侧,山势北高南低,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内

4、。蒙 顶山山势巍峨,峰峦挺秀,绝壑飞瀑,重云积雾。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 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山体长约10公里,宽约4公里。据史料记载:“禹治水功成,旅祭于此”。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顶 五峰环列,状若莲花,最高峰上清峰,海拔 1456米。从蒙顶西眺可见峨眉、瓦屋、周公诸山。向东 俯视,原野平畴,山峦起伏,溪涧纵横,风景如画。现存建筑古刹永兴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 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1.3开发背景秦灭蜀之前,古巴蜀先民主要利用的是野生茶树,2300年前的古巴蜀人还处于原始、简单农耕生活状

5、态,生产落后,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驯养家禽、家畜,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有相当高的依存度。因此对茶叶的利用,时间上可能已经超过3000年,利用方式上应该比较原始。最早食用鲜叶,之后是摘下叶片晒干收藏、烹煮羹饮。在秦灭蜀之前,茶叶的利用也仅限于巴蜀地区。尽管不能证明茶树的种植始于何时,但是,从 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到目前为止,能够证明的最早开始人工茶树种植的地方是四川雅州的 蒙顶山。早在西汉时期,相传当地人吴理真在蒙山上种植茶树。吴理真是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0年)人,由于在蒙山种植茶树,带动了

6、当地茶叶生产的发展,据说至今蒙山顶上留下的七株茶树是当年 吴理真所种。到了宋代,茶叶成为与盐、铁一样重要的生活物质和军需物质,对宋代中央财政起到 了重要作用。据宋代金石苑记载:“甘露祖师由西汉出现,吴氏之子,法名理真,自岭表来, 住蒙山植茶七 株,以济饥渴。元代京师旱,敕涨秦二相,诏求雨济时,师入定救旱,少顷,沛泽大 通。”宋淳熙十三年,孝宗皇帝赐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宋代与吴理真生活的时代,已经过 去了 1100多年。宋朝皇帝没有对前代的“茶圣”陆羽做更高的评价,而对一个种茶人给予如此高的 评价,这说明了茶树种植和生产在宋朝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对开创了茶叶生产新纪元的吴理真的肯 定。需要

7、说明的是,关于吴理真其人,现在找不到宋代之前对其的任何文字记载。但是,宋朝皇帝 赐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肯定不是空穴来风,有历史资料和口传历史作为依据。可以肯定茶树的种植出现在汉代或之前。吴理真是在蒙山种植茶树的第一人。四川是世界上最 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区。现在认为西汉时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人就是吴理真,因为传说中吴理真在 蒙山种植茶树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王褒童约是中国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其中的内容涉及家 童在主人家需要做的事情,包括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是公元前 50年左右的西汉甘露年间。王褒童约成书时间是公元前 59年,这两件事情发生在同一时期,两个看似独立的事

8、情却有着必然的联系。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规 律出发,就不难理解这两件事情的内在关系。童约说明了:在西汉时期,现在的彭山一带,茶 叶已经成为了普通的商品。需求带动生产的发展,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的。当茶叶作为商 品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就必然推动茶树种植、制造业的发展。这不仅证明当时的吴理真在蒙 山种植茶树的事实,而且能证明茶树在西汉时期已经出现大量的人工种植。茶叶生产已经成为了西 汉时期四川西部的一种产业,茶叶的制造也已经产生。追溯源远流长的蒙顶山茶文化历史,蒙顶山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于是蒙 顶山景区不断的被开发出来,成为现在这个家喻户晓的风景名胜。1.4开发现状1.4.

9、1景点特色蒙顶山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大自然和历史缔造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融交汇,极具吸力, 昔日的临蒙顶山邛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把蒙顶山,碧峰峡与贡嗄山、海螺沟、泸定桥、跑马山、西 昌邛海等旅游景区连成了又一条黄金旅游热线。国家AAAA级旅游区-蒙顶山,西距雅安市区15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是蜀中一大名胜,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并称四 川的三大名山。它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名列经传而有天下第一茶 之美誉,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蒙顶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

10、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现存古刹永兴寺、 天盖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 带。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天下第一壶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 十里可见,煞是奇特。蒙顶山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 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 真亦幻。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傍晚远望

11、名 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1.4.2主要景点1、天盖寺天盖寺位于蒙顶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寺占地 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 12株千年古银杏,蒙顶山天盖寺金秋美景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 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顶山碑为最。#蒙顶山景区项目策划2、皇茶园皇茶园坐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 三年(1186

12、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 山天盖寺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3、甘露石室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 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4、蒙泉井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 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5、永兴寺永兴寺坐落于蒙顶西侧山腰,海拔 1000米。依山向水,建筑面积 5000平方米。山门石雕, 有九龙蟠绕,透雕永兴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对。大雄殿为重檐悬山式,石楼三间,面阔12米,柱、梁

13、、壁、楼等皆为全石结构,气势凝重。寺周有清剑南观察使黄云鹄诗碑、告谕、楹联等石刻十多 幅。寺内植有七心茶花和红、白玉兰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红杜鹃,植于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满 枝。&盘龙亭盘龙亭位于蒙顶山山脊东侧。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 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蒙顶山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 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7、天梯古道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30 -50的坡度上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8、茶史博物馆茶史博物馆位于天梯古道起点处。由张爱萍题写馆名。馆内存列着有关蒙顶茶的文献、诗词、 标本和茶具

14、。记载蒙茶的碑碣,是历史的佐证。各类名茶、边茶的实物与历代形态各异的茶具相映 生辉。徜徉于茶史博物馆,陶冶于茶文化,是一种高雅的享受。1.4.3景区特产蒙顶山特产丰富,其中的黄牙和甘露为上品,另外还有雀舌,毛峰,碧潭飘雪,等。1.4.4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技“蛟龙出海、白龙过江、乌龙摆尾、飞龙在天、青龙戏珠、惊龙回首、亢龙有悔、玉龙扣月、 祥龙献瑞、潜龙腾渊、龙吟天外、战龙在野 、金龙卸甲、龙兴雨施、见龙在田、龙卧高岗、吉龙进 宝、龙行天下”即为蒙顶山“龙行十八式”茶艺。蒙顶山终年仙雾缭绕,山中四时变幻莫测,或云或霁,或雨或虹,或明或晦,或阴或晴,或风 清而万象毕现,或雾锁而一山皆迷,再加上

15、终年气候清凉爽朗,如玉宇仙都,更添神秘色彩。高山 云雾出嘉茗,蒙顶山历来以茶名世,被公认为世界茶叶的发源地,素有“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之誉。据史书记载,蒙顶山茶道至少有千年历史,堪称中国茶道的祖庭。蒙山派茶道分蒙顶茶艺“天风十二品”和蒙顶茶技“龙行十八式”两大类,分属刚健派与典雅 派。两派一刚一柔,一文一武,一动一静,乃蒙山派茶道、茶技的“技”、“艺”双绝,堪称蒙山 派“双壁”,被誉为中国茶文化艺术的两座里程碑。蒙山派茶技“龙行十八式”属刚健派。在国人心目中,茶道似乎是追求静穆优雅的高雅艺术的 代表。但是,“龙行十八式”却与传统的茶道大异其趣,表现出一种刚健向上的艺术风格,以阳刚 之美独树一帜,成为古今茶文化中一道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中央二台、中央四台、凤凰卫视,江 苏、贵州、西藏、四川等各大电视台都纷纷进行播放。相传“龙行十八式”是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在蒙顶山结庐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