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21719 上传时间:2022-07-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逝去的青春-六年级离别赠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离别赠言六年级离别赠言六年的时光虽然很短暂,但回头看 看走过的路,有曲折的一段,更多 的是平坦. 舒畅感觉.人生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请相信有志者事竞成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昔我来思,桃李累累;今我往矣,杨柳依依,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

2、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你能否送我一块手帕?让我心上飘起一片帆。动身的时刻到了,让我们走吧!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我们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既是往日欢乐的终结,又是未来幸福的开端。面对着岁月摆下的筵席,我们相互微笑殷勤地劝酒,仿佛所有没说的爱恋与不舍,都收藏在语句的背后。因为我们都已明白,此去再也没有比手中这一杯更醇更美的酒了。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于不能够。我知道人世间难得

3、的是友情,但更宝贵的却是自由。你终于要走了,但你把花的形象留了下来,你把花的芬芳留了下来,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也留了下来。今后只要我想起你,我的岁月就会永远地鲜艳,永远地芳菲。蓦然想起,小学毕业时,那位白发女校长送我们这届毕业生出校门,挥手又挥手,最后语带哭音。至今还记得,回头见她以帕拭目,当时自己心里觉得她有些好笑。大家一个村子,平时瞄见老师影子,就跟老鼠见了猫,能躲就躲,盼着不见她才轻松呢。如今,我连她姓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记忆里初中毕业告别场面竟是个空白,混沌茫然,高中毕业的记忆,是永丰河堤岸的七月。那时水清石白,草深花杂,柳翠杨青,竹深路曲,鸟啼虫唧。我们十三个最要好的朋友,如今记得的

4、名字只有两个女同学月芳、福秀,其余叫什么名字,我一点想不起来了。少年最后的聚会结束,堤上挥别时,大家订下一年一会之约。那时我们确信,彼此互为一生一世的死党。谁能料,从别后,仅和月芳、福秀见过几次,其余却再未谋面。当时的合影,不知道老家相框里还保存的有没有?“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知道别离苦时,已人在天涯时候。日出日落,衰暮只会渐渐逼近人。初离小城前两年,回家还见过几位老同学。时间越长,消息越淡。后来自己越走越远,回老家也越来越少。在家匆匆几日,也没遇到同学。只是前年回家,在路边等公交车时,过来一位女子,脸色红润结实,农村打扮,但不像一般农妇那般疏简鲜艳。等车的就我们两人。她很大方冲我笑笑。

5、我回她一笑。霎那间,我就认出,她是月芳。几乎同时,她大声道:“你是梅茗啊!” 一下子大家手就拉在一起了。毕竟分手十来年,大家还没到“衰暮”得面目全非的程度。谈说中知道她日子过得很滋润。我很为她高兴。这回分手时,再不约会下次了。“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挚友能对桌畅饮本身就是世上难事,此回相对不易,下回就更难提。惟祈老天爷百忙之中,稍稍垂顾一下小梅。看注解知道这句出自苏武赠李陵诗“我有一樽酒,欲以赠远人。”后来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谁与我共醉?好朋友在哪里?苦酒只我独吞。“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我一向梦多。喜欢做梦,偶尔也会记录下来。多

6、数时候的情况是,早上醒来不睁眼,梦还历历在心,脑里很清晰地过上一遍,觉得应该不会忘记了。而实际的情形往往是,翻身坐起,那梦便跑得一干二净。使劲回忆也是枉然,徒有懊恼在心。有梦无梦,自己尚难作主,梦得见梦不见,更是不能指望的事。欲往梦里慰相思,此想不作也罢。梦里也有行路难,“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梦里也有行路易,“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梦中不识路,这句放在现在也是大白话。我本没多想。哪知道看看注解,才知道这句也有典故。“战国时张敏、高惠为友,异地相思不能见。张敏便于梦中寻访。行至半道,迷失路途,只得返回。”“他的学问渊博,记得的典故极多,但做诗时却并不卖弄堆垛,他主张诗文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怪不得一见沈诗,我就喜欢,原来他很为我这样文化水平不高的人着想,“三易”当前,难自靠后。到下班时间了,合上书,心里却还在暗问:那些我学生时候的伙伴们,今生今世,还有再遇见的日子吗?脑子里忽然回旋起以前喜欢的一支老歌,四个女生的心愿。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