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71848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授课制B.复式教学C.现场教学D.个别教学2.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是( )A.优秀班干部B.负责的班主任C.班级成员融洽D.良好的班风3.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B.新教育大纲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D.教育概论4.能否自觉关注( )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A.情境B.学生C.生存D.自身专业成长5.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 )的关系。A.普遍与特殊B.整体与部分C.全面与片面

2、D.抽象与具体6.被誉为“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的是( )A.洛克B.康德C.裴斯泰洛齐D.苏霍姆林斯基7.以下哪种评价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 )A.绝对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8.教案是教学设计的 ,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 )A.“系统化”过程呈现形式B.呈现形式“系统化”过程C.呈现形式表达D.结束“系统化”过程9.世纪有一位法国人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这段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看成“小大人”的

3、观点,它出自( )之口。A.杜威B.卢梭C.涂尔干D.裴斯泰洛齐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阶级性不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中B.学校教育就是文化教育C.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四阶段,即明了、联系、系统、方法D.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或教师的提问,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复述,让学生再一次明确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这是课堂总结( )的体现。A.图表法B.呼应法C.复述法D.比较法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

4、人认可D.被他人赞许13.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 )A.教学卫生保健B.用脑卫生保健C.用眼卫生保健D.合理饮食14.“隋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 )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15.与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不相符合的是( )A.调节控制能力增强B.冲动性增强C.内容不断丰富D.社会性成分增加16.下列词语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的是( )A.经历B.体验C.探索D.掌握17.小学英语教学要以活动为主,但仍有课本。处理活动与课本关系的最好办法是( )A.用活动吸附、处理课本B.围绕学期教学目标和课本相关

5、重点组织活动,既搞活动,也读课本C.根据课本需要组织活动D.课堂搞好活动,课外读好课本.18.学生学习了角之后,再学习锐角、直角和钝角,这种教学利用的迁移是( )A.逆向迁移B.水平迁移C.负迁移D.垂直迁移19.关于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教学方法具有相对性,每种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B.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因为优秀的语文老师可以做到以不变应万变C.教学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体D.教学方法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对象和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0.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设疑和提问,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6、)A.设问要有针对性,富有启发性B.设问措辞要精当,选择适当的设问时机C.设问速度要适中,有必要的停顿,注意学生的反馈D.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及时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对,那就不管参考答案:1.B【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它适用于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2.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3.B【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优路教育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

7、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4.B【解析】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5.A【解析】略。6.C【解析】略。7.B【解析】相对性评价有利于在群体内做出横向比较,故常作为选拔和甄别的依据。8.B【解析】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系统化”过程。9.B【解析】卢梭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他在爱弥儿中提到,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与“公民”“国民”相对立的“自然人”。10.C【解析】略。11.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堂总结的复述法。12.B【

8、解析】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13.A【解析】小学生卫生保健的内容包括个人卫生保健、环境卫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教学卫生保健。1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征。15.B【解析】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情绪、情感的动力特征明显、友谊感逐渐发展、情感体验的内容日益丰富、情感表现的深刻性逐步增加、情感反应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高级情感得到进一步发展。16.D【解析】A、B、C三项都为行为动词,D项为目标动词。17.B【解析】略。18.D【解析】垂直迁移是指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抽象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

9、影响。19.B【解析】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单一性,难以适应新时期我国语文教学的特点,尤其难以适应新课程语文教学任务的多方面性和综合性。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探讨教材的呈现方式,来解决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教学方法的取长补短,来发挥整体综合效应,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的“整体化”。20.D【解析】在提问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给学生做一个明确的解释,一定要让学生弄明白错在哪里,不能放任不管。二、简答题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答案要点】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

10、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而且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优路教育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2.教育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答案要点】教育科学研究除了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继承性

11、、创新性、系统性和控制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一些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范围的广泛性。(2)研究主体的多元性。(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4)研究方式的人文性。(5)研究论证的复杂性。(6)研究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传播性。3.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答案要点】(1)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2)教学评价的鉴定功能。(3)教学评价的改进提高功能。(4)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5)教学评价的研究功能。4.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案要点】(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

12、立学生档案。班主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理结果分类存放起来,建立学生的档案。建立学生档案一般分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4)个别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班主任就必须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5)班会活动。班会活动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也是养成学生活动能力的基本途径。(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7)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所做出的小结与评价,主要由班主任负责。(8)班主任工作计划

13、与总结。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与特点。【答案要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人的个性同样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

14、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操作。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