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7717510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培训心得 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师道德的正义内涵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点、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本次远程教育培训的学习,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爱岗敬业是教师对待本职工作的基本品质,是教师从思想上理解到自己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发自内心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且愿意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出贡献。爱岗敬业是从事教师职业,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常常在无固定场合、无固定时间实行,并不只限于八小

2、时上班时间和仅限于课堂上。比如课后辅导,放学后找学生交流谈心,深夜备课批改作业,节假日家访等等,这些经常性工作会牺牲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爱岗敬业的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无法长期坚持的,这样就不能将教育深入到学生内心,自然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遵纪守法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依法执教师教师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当前,我国的教育法规也出台了很多,有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等。教师的法纪观点如何,不但反映着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而且直接影响着培养的下一代是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做到遵纪守法,能够自己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道德风貌的良性发展。这对于培养一代合格的社

3、会主义新人,对于我们国家和名族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理应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法纪观点,把它作为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基本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贯彻始终。明代思想家黄宗羲云:“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的确,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否则会误人子弟,有辱使命。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大会上强调指出,希望广大教师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求精、求真、求实,勇于探索,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教学不能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持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思

4、想,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从教二十多年,我经历了教师粉笔加教鞭、粉笔加幻灯、粉笔加投影、粉笔加多媒体、电子笔加电子白板的教学手段更新过程,也经历了以教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从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侧重于水平的培养的教学理念变化的过程。我校最近两年也在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倡导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作为教师应该持续学习新的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参与到教学创新实践中,为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努力。一、 以德垂范、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崇高而圣神。教

5、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国家兴衰人类文明紧密联系。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即所谓“德高为范”。作为教师应首先模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公德,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方面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二、 以人为本、人人平等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学校教育,学生为本”即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之间存有差异,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的精髓就是爱学生。没有

6、爱就没有教育,学生“亲其师”方会“信其道”。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标尺。从角色看,教师与学生存有差异,但是在人格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师生沟通。这要求我们教师不能歧视学困生,更不能歧视残疾学生,应该让他们同样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心。三、 以生为本、重能轻分教师的最大成就在于培养出优秀的、能对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才。这也是国家和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所以教师必须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根本目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就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真谛,绝不应是捧上一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而应是捧出一个个鲜明而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应是追求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那种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观必须改变,应着眼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应由知识型向水平型转变。总来说之,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优美、和谐、人文化的育人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团体,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以上即是本人对教师职业道德正义内涵的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2016-5-4于郴州市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