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16777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八十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酸蚀症牙酸蚀症是指在无细菌参与的情况下,接触牙面的酸或其螯合物的化学侵蚀作用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病理性的牙体硬组织丧失。(一)危险因素牙酸蚀症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它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来自体内、体外的酸作用于易感的牙是引起酸蚀症的最基本的原因。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主要指接触牙的酸性物质,包括内源性酸和外源性酸。(1)内源性酸:体内的酸进入口腔,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患有某些疾病使胃内容物进入口腔,胃酸长时间定期作用于牙齿硬组织发生酸蚀症。常见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如持续性反酸、慢性呕吐等。受神经、心理影响的胃肠紊乱,如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等。其他,如体内代谢及

2、内分泌紊乱、长期酗酒、一些药物副作用等。(2)外源性酸:饮食因素:在牙酸蚀症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各类酸性水果(柑橘类水果、苹果等)、果汁(柠檬汁、橘子汁等)、各种碳酸类饮料(可乐、酸性饮料等)不仅与牙酸蚀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与这些食物和饮料的摄入时间、频率及方式等关系密切。药物因素:一些pH较低的药物也可引起牙酸蚀症。例如维生素C片剂、补铁剂、阿司匹林和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 环境因素:暴露于酸性工作环境中的人易患牙酸蚀症,它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与接触酸的时间,是否采取保护措施有关。2生物因素:唾液的缓冲能力、获得性膜、牙的结构和矿化程度、牙和软组织的位置关系等生物因素都与牙酸蚀症的发生、发展有

3、关。3行为因素(1)生活方式:据统计,英国2000年饮料的人均消费量达120L。与此同时,牙酸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口腔卫生习惯:牙酸蚀症的严重程度与夜间饮用酸性饮料后是否刷牙明显相关。(二)预防1加强口腔健康教育。2治疗可引起牙酸蚀症的疾病:积极治疗如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的慢性呕吐、持续反酸;治疗受神经、心理影响的胃肠紊乱;治疗内分泌紊乱等其他疾病。3减少饮食中的酸对牙的侵蚀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量及摄入频率,可用吸管饮用,让饮料少接触牙;可在饮料中加入钙、磷离子,增加其饱和度,从而改变酸性饮料本身的性质,减弱其酸蚀性;对一些pH较低的药物则应尽量避免嚼服,如果不能避免应及时漱口。

4、4避免酸性环境中与酸的接触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消除空气中的酸雾,尽量避免暴露于酸性环境中,必要时需戴防酸口罩。5增强牙对酸的抵抗力: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发挥唾液的缓冲作用,预防牙酸蚀症发生;对于患有系统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而导致口干的患者,应尽早与相关的临床医师联系,考虑调整用药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平时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和含氟漱口水漱口,增强牙对酸的抵抗力。6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酸性饮食的摄入最好安排在就餐期间,此时的唾液的流量大,缓冲能力强。不要安排在两餐之间,尤其不应在在晚上睡觉前;餐后喝牛奶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食物中的酸。可使用含氟漱口水漱口、咀嚼无糖口香糖等方法促进唾

5、液分泌从而发挥唾液的缓冲作用;刷牙时宜用含氟浓度高而摩擦剂强度低的牙膏刷牙;选用刷毛软硬适度,对牙磨损较小的牙刷,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合适的力度刷牙均能预防牙酸蚀症。牙外伤是指牙齿受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或牙周组织发生急性损伤的一种疾病。牙外伤(一) 危险因素导致牙外伤的原因有很多,任何程度的机械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牙都可造成牙体硬组织或牙周组织的损伤。1. 摔倒、碰撞摔倒。2. 交通意外伤害。3运动损伤。4暴力:暴力常导致上颌和面部的损伤。5行为因素:喜欢冒险的儿童往往更易发生牙外伤。还有很多人经常把牙当成工具,从而造成牙的损伤。(二) 预防1增强保健意识:预防牙

6、外伤,首先要提高公众,特别是学校师生、家长对牙外伤的认知水平,增强防护意识。应加强学校的健康教育,加强牙外伤危害性的宣传,培养学生的防伤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运动中应掌握动作要领,遵守一定的运动规则和规律,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教育学生避免暴力行为,遵守交通规则,以减少牙外伤的发生。教师、家长和校医院医师应了解牙外伤急诊处理的基本常识,以利于牙外伤后的应急处理等。2. 环境保护(1) 为了减少孩子的牙外伤,学龄前儿童家中尽量布置一个安全的玩耍区域,清除可能造成创伤的坚硬物品,放置缓冲性强的物品。(2) 在易发生牙外伤的地点,如学校、道路、运动、游戏场所,尽可能进行草坪建设,或其他软

7、化地面的方法,尽量减少不规则的小台阶或意外的障碍物。(3) 应建立安全的娱乐场所和人性化的生活交通设施如专用的活动场所。(4) 体育设施和游乐设施应提高安全性能。(5) 加强对学生上学专用校车的管理,避免拥挤;公交汽车上应设置专用扶手;盲人行走的专用盲道应加强建设和管理等。护牙托:护牙托是一种弹性片状减震装置,多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制作而成。EVA具有良好的缓冲、抗震、隔热、防潮、抗化学腐蚀等优点,且无毒、无臭、不吸水,韧性良好,使其能够有效缓解硬物撞击应力,目前被广泛用于制作护牙托。护牙托的作用是: 保护牙齿和口内其他组织,如牙龈、颊和唇。 防止颌骨骨折,特别是保护颞下颌关节。

8、预防外力对颅脑的冲击伤害,降低脑震荡发生的可能。 增强运动员的安全感。第六单元口腔健康促进【考试大纲】八、口腔健康促进1.口腔健康促进的内涵(1)理论基础(2)概念2.口腔健康促进的组成、途径和任务(1)组成(2)途径(3)任务3.口腔健康促进的计划和评价(1)计划(2)评价4.口腔健康教育(1)概念(2)任务和方法(3)计划、实施和评价口腔健康促进的内涵(一) 理论基础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组成部分。1981年WHO制订的口腔健康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口腔疾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积极防治。口腔健康包括:无口腔颌面部慢

9、性疼痛、口咽癌、口腔溃疡、先天性缺陷如唇腭裂、牙周(牙龈)病、龋病、牙齿丧失以及影响口腔的其他疾病和功能紊乱。(二) 概念健康促进的概念:1984年WHO旨出,健康促进是指:“为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于保护健康或使行为有利于健康所采取的各种行政干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证等措施”。健康促进的发展过程和工作内容表明健康促进是包括健康教育及一切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政策、法规、环境及组织的集成,成为国家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促进的领域主要有5个方面:1)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目的是有利于人们更容易作出健康的选择。2) 创建支持性环境:通过公

10、共政策的制定,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保证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利于健康的发展。强化社区行动:社区成员有权利决定自己的需求和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提高自身健康水平的主导力量是自己。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地参与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执行和评价,帮助社区成员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3)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卫生服务的责任应该由个人、所在单位、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医疗保健机构、工商部门和政府共同承担,建立有利于健康促进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4) 发展个人技能:通过健康教育和提供健康信息帮助人们提高选择健康的技能,自觉地保

11、护自身健康和生活环境,有准备和有能力地应对人生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很好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口腔健康促进的概念:口腔健康促进是指:“为改善环境使之适合于保护口腔健康或使行为有利于口腔健康所采取的各种行政干预、经济支持和组织保证等措施”。口腔健康促进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口腔健康促进的组成、途径和任务1.组成:口腔健康促进是由口腔健康教育、口腔疾病预防和口腔健康保护三部分组成。每个组成部分在个体、群体和社区口腔健康促进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三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1) 口腔健康教育:口腔健康教育是口腔健康促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与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均有关。口腔健康保护:口腔健康保护包括司法和财政控制、其他法规和政策,目的在于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它的使命是减少人们受到环境危害、不安全或不健康行为危害的可能性。口腔健康保护为人们的口腔健康选择提供了保证。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WelcomeToDownload!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