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13965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运用张冬梅摘 要:在小朋友行为塑造过程中,代币制指小朋友完毕规定的行为后奖励一定的代币,然后小朋友积累代币来换取相应奖品的一种强化方式。笔者通过对某幼儿园教师实行代币制培养班级幼儿行为习惯这一案例的分析,明确了代币制的作用机制与实行环节,并提出了在幼儿园班级中实行代币制来塑造幼儿行为的有效方略。核心词:代币制;代币;强化;强化物;行为塑造代币制(token econoy)源于行为主义的行为治疗技术,在小朋友行为塑造过程中,代币制指小朋友完毕规定的行为后奖励一定的代币,然后小朋友积累代币来换取相应奖品的一种强化方式。代币制对幼儿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有助于幼儿对的行为

2、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正,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增强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和延迟满足能力。1 董素芳. 代币法与幼儿行为鼓励与矫正J. 教育导刊,(2).然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代币制与否真正发挥了其在幼儿行为塑造中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观测和分析某幼儿园教师实行代币制培养班级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来探讨在班级中实行代币制的有效方略。一、代币制的实行过程分析(一)“好孩子”评比栏的开设某幼儿园开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略”的实践摸索,大班李教师采用的一种方略是全班性的“好孩子”评比。她用彩色的海棉纸做了一种“好孩子”评比栏,事实上就是一种列39行的大表格。表格第一行罗列着要评比的项目,共4项:学习、运动

3、、游戏、生活,表格左边是全班38个孩子的姓名。李教师把这个评比栏展示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我们班要开展评比好孩子的活动,评出的好孩子,就会得到奖品。如何才算是好孩子呢?那就是在学习、运动、游戏和生活(李教师边说边指着评比栏上的中文)上都要体现得好。每体现好一次,教师就在你的名字背面贴一颗星。如果你得到了10颗星,教师就会发一种奖品。”教师:“目前请告诉我,我们在学习上应当怎么做呢?”幼:“好好学习,听教师的话。”教师:“上课的时候如何学习才叫好呢?”幼:“不随便下座位。”“举手回答问题。”“不准发言。”“不能撕书,要爱惜。”如此逐个对运动、游戏、生活等其她3项内容进行提问。幼儿回答结束后,李

4、教师进行了补充,再次倡导这个活动,并把评比栏贴在了活动室接近门口的墙面下方。这是一种运用代币制对全班幼儿进行行为塑造的典型案例。教师所要强化的目的行为是幼儿在学习、运动、游戏和生活等方面体现良好,也即“好孩子”的评比原则,星星是代币,未知的奖品及“好孩子”的荣誉是强化物。幼儿只要在某方面体现良好就可获得一颗星,集满10颗星才干换得奖品。全班每一种幼儿都是行为强化的目的对象,施用同样的评价原则。评比成果公示于班级墙面的下部,幼儿可以及时理解自己及她人的行为评价。仔细分析,代币强化的目的行为尚不明确。一方面,“体现好”自身就是一种模糊的、高概括性的概念。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平常活动中

5、,教师会对幼儿各类行为制定相应的规定,但每类活动都涉及有相称多的具体规定,况且每位幼儿对行为的理解限度也并非完全一致,因此仅以“体现好”来代表多种良好行为,显然过于概括,使强化的目的显得过于抽象。第二,目的行为缺少重点。教师的目的是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学习方面,强化的重点内容就应当是具体的学习习惯。然而从幼儿对“学习好”的陈述来看,她们所理解的良好学习行为重要指遵守学习活动中的课堂规则,缺少对学习习惯自身的理解。第三,目的行为在施用对象上缺少针对性。教师对全班幼儿提出了“体现好”这样一种泛泛的规定,但由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别,某些平时行为习惯良好的幼儿很容易就能达到原则,而对另某些幼儿来

6、说也许规定过高。(二)评比:谁能获得星星?子健是个比较好动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但她常常不按教师的“规矩”行事,她的评比栏上没有一颗星星。这天,李教师上课的内容是童谣西游记,子健听得特别认真,边学童谣边做里边角色的动作。当教师邀请小朋友来表演这首童谣时,子健立即跑向教师:“我来,我来!”教师示意人们坐端正,说“谁坐好了就请谁来。”子健立马坐正举手,她的身子有些前倾,手举得比别人都高,眼神急切。她获得了教师的容许,表演得很生动。教师当即表扬她:“今天子健小朋友学得可认真啦,她的表演很生动,还学会了举手示意,真棒!我要奖励她一颗学习之星,人们为她鼓鼓掌!”子健从教师手中接过星星,小心地贴在评

7、比栏上自己的名字背面。这是她第一次得到“学习之星”。始终到该活动结束,她都积极地参与表演,并遵守了规则。该幼儿平常不易遵守班级活动规则,在偶尔的一次活动中,受爱好的驱使而积极参与了活动,并且在教师的提示下遵守了活动的规则,她即刻就获得了代币“学习之星”,这是一次有效的即时强化。强化的成果是该幼儿继续积极地参与活动,遵守规则,并持续到活动结束。当幼儿体现出所要强化的行为后,教师立即予以代币,并向幼儿陈述予以代币的理由,这让幼儿清晰地看到了代币与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增进该行为的浮现率提高。同步,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评价是具体的,涉及“学得认真、表演生动、举手示意”三方面的内容,这让幼儿清晰地理解了

8、在学习活动中应当坚持的良好行为。每周星期五下午离园前,李教师都要组织全班幼儿评价本周行为习惯体现的状况。李教师:“舟舟小朋友这一周午睡的状况较好,一上床就睡着了,自己的被褥整顿得好,还协助别的小朋友整顿床铺,奖励一颗生活之星。人们为她鼓鼓掌!”幼儿鼓掌后,蒋兵:“教师,我也睡得好,我也帮小朋友整顿床铺了。”教师说:“可是你没坚持啊。继续努力吧!”接着教师又说,“子健这周有进步了,上课认真多了,也应当奖励。”蒋兵:“她今天还打我了呢!”杜坤:“还打了我!”教师:“这样啊,那子健要好好改正,改正了才有小星星。”从教师对舟舟和蒋兵的评价中发现,教师规定蒋兵能和舟舟同样:不仅具有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坚

9、持协助同伴整顿被褥。然而,每个小朋友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背景和学习风格,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步调,因此,教师制定目的时应顾及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案例中的李教师也结识到了这一点,在观测到子健小朋友的进步后,觉得应当对其进行及时肯定。可是,正由于原则对群体的一致性,这就遭到了其她幼儿的反对。习惯的养成并不能朝成夕就。行为主义者觉得,塑造行为必须注意这样一条原则:学生必须在她们能力所及的行为范畴内得到强化,同步这些行为又必须能向新的技能延伸。2 4 陈琦,刘儒德. 现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42,141.对幼儿来说,就更是需要持续的小步调,过大的步调只会挫败小

10、朋友学习的信心。案例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评价的原则也是教师制定的。代币制强调的是她人对学习者的评价与反馈,在一定限度上忽视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行为主义理论的一种缺陷。现代学习论觉得,学习的主体应当是学习者,评价的主体也是学习者,只有当学习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时,学习才干发挥其最大效用。因此,实行代币制的同步,也要注意幼儿的主体地位与积极性的体现,在制定行为原则、评价行为时,予以幼儿更多的决策机会和自主权。吃完点心后,几名幼儿数着评比栏上的星星数量。乐乐:“我有5个。”雅伦数了数自己的:“我7个,我比你多。”雅伦又数了数别人的星星,说:“浩天也有7个,子健只有一种。”乐乐对子健说:“你真差

11、劲,只有一种,你至少。”子健歪着头:“那有什么?我妈妈会剪星星,我让妈妈给我做。”李教师走过来,摸摸子健的头,鼓励她:“没关系,你只要努力,也能得到诸多星星。”幼儿非常关注代币的数量,不仅关注自己的,还关注同伴的,并且会对各自的代币数量进行比较。几乎每一种关怀评比栏的幼儿,她们的第一目的都是10颗星星,由于教师不只一次讲过,10颗就可以换一种奖品。由于星星代表了幼儿在某方面的良好体现,星星多者就会建立起较高的自我评价。乐乐和雅伦对星星数量的比较,无形中在幼儿之间导致了横向的比较,这伤及了行为体现欠佳的子健的自尊。她在心理上选择了回避,用“妈妈帮我做星星”来谋求安慰。因此,在原则一致的评比中,起

12、点较低的幼儿也许会因此而建立起低自我评价,同步也不利于自尊、自信的发展。教师发现了子健情绪上的变化,试图予以某些鼓励,然而这些鼓励仍然是空洞的,没有具体的分析与指引,对幼儿的协助甚微。(三)颁奖典礼活动开展到第三周,班上已有4名幼儿积满10颗星了,不断有幼儿向教师询问奖品是什么。教师决定兑换奖品。发奖的时间选在星期五下午离园之前,李教师组织了一种颁奖典礼。黑板上写着“好孩子颁奖典礼”几种大字,活动室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音乐停,李教师宣布:“我们班上目前有位小朋友积满了0颗星,被评为大一班的好孩子,有请这4位小朋友上台!她们是雅伦”4位幼儿站在了黑板前。接着,教师宣读对这几名幼儿各自的评价和盼望

13、。然后,班上两位教师给她们戴上了自制的“好孩子”徽章(一朵美丽的花,花心写着“好孩子”),发给礼物(一种削笔器)。最后,还给她们照了相。颁奖典礼虽然简短,但全班幼儿都很兴奋。当雅伦看到妈妈来接自己时,她疾驰了过去,扬着手里的削笔器,大声喊到:“妈妈,我的奖品,尚有徽章!”子健却在一旁咕哝:“哼!我才不稀罕呢!我家里有个大的削笔器。”后来,教师把“好孩子”们的照片,连同对这4名孩子的评语,一起贴在了活动室外墙的家园联系栏里。典礼、徽章、奖品、照片展示,让全班幼儿深切体会到被评为好孩子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从雅伦的体现,可以看出获奖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具有相称高的个人荣誉感。对这种荣誉的感受越深刻,强化

14、的限度也就越深。这些“好孩子”们的自尊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能激发出她们争当下一次“好孩子”的动机。同步,未获奖幼儿在这个典礼中同样得到了强化。获奖的孩子们成为了楷模,其她幼儿因看到楷模受强化而受到强化,这就形成一种替代强化。在幼年小朋友的群体活动中,替代强化能产生强大的强化力量。这种强化可以唤起班上其她幼儿争做“好孩子”的心理内驱力。然而,对评比栏上仍然只有一颗星的子健小朋友而言,要获得奖品和荣誉,尚有一段很长的路。教师规定人们在各方面体现良好,可子健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常常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能较好地遵守班级活动规则。过高的评价原则与较低的现实行为水平之间形成很大的差距,加上缺少教师的个别

15、引导,使子健产生了“我不如别人,我无法完毕教师交给的任务,我得不到教师的喜欢”等低自尊感。子健说自己“不稀罕(奖品)”,扬言自己“家里有个大的削笔器”,其实她并非不在乎评比,而是在以回避的方式来保护自尊,这正是其低自尊的体现。由此可见,以代币制进行全班性的小朋友行为塑造时,一定要解决好目的行为与幼儿基线行为、班级行为目的与个体行为近来发展区之间的关系,以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进其发展。二、代币制的作用机制与实行环节代币制实行的目的是对期待的行为进行强化,其强化物就是小朋友最后想要得到的奖品,它可以是实物、活动或某种愿望的达到。但奖品并不是在小朋友完毕规定任务后直接予以的,必须通

16、过积累代币这一中介。代币自身并不对小朋友的某种行为具有强化作用,但一旦代币与强化物(即奖品)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那么,代币就获得了强化的力量,从而对小朋友的行为起鼓励作用。这就是代币制的作用机制,即行为主义的二级强化原则。代币强化的重要长处在于可以延长强化作用及统一群体行为的奖惩原则。3 张厚粲. 行为主义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474从本案例中可以理解到,代币制实行的重要环节涉及:(1)理解基线行为;()确立目的行为;(3)拟定强化物与代币兑换规则;(4)观测行为体现,付给代币;(5)兑换代币。代币制的实行波及代币数量的计算与互换,因此比较合用于已有一定数概念的中、大班幼儿。三、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的有效方略为使代币制在班级幼儿行为塑造中发挥更大效用,实行时需注意如下几点:1.根据幼儿的行为起点,拟定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为目的。规定幼儿达到的行为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