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71357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JFU梁希班动物学隋老师动物学复习提纲Word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生动物门(protoza) 主要特征:1) 由单细胞构成(一个生物体即一个细胞, 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2) 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3) 细胞分化出不同细胞器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4) 具备生物各种营养类型:自养,异样,腐生性5) 具有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纵二分裂)2 原生动物四个重要类群的主要鉴别性特征有哪些?1) 鞭毛纲(代表:绿眼虫)植鞭亚纲和动鞭亚纲i. 身体具有鞭毛(运动器)。ii. 营养方式:自养,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渗透和吞噬也叫异养。iii. 繁殖:纵二分裂(无性繁殖);配子结合或整体结合(有性繁殖)。2) 纤毛纲(代表大草履虫)i. 以

2、纤毛为运动器,终生具有。大多数纤毛具有摄食的胞器。ii. 细胞核分化出大核和小核;iii. 生殖: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3) 肉足纲【根足亚纲和辐足亚纲(伪足轴状)】i. 以伪足为运动器ii. 体表没有坚韧表膜,仅有极薄的细胞质膜。(内质【凝胶质和溶胶质】与外质)iii. 二分裂,有的种类具有有性生殖。4) 孢子纲【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球虫等i. 营寄生生活,异养;ii. 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iii. 具有顶复合器结构。3 简述疟原虫的生活史,如何预防疟疾病的发生? 见图4 掌握有关概念(名词)的英汉对照。Protozoa 原生动物门 Cili

3、ata 纤毛纲 Mastigophora 鞭毛纲Sarcodina 肉足纲 Sporovoa 孢子纲 Euglena 眼虫Flagellum鞭毛 从一些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表面伸出的、能运动的突起。鞭毛较长,数目少;纤毛与鞭毛有相同的结构,但较短,数目多。 Cytostome胞口 contracrtile vacuole 伸缩泡pellicle 表膜 longitudinal binary fission 纵二分裂pseudopodia 伪足 binary fission 二分裂 Apicomplex 顶复合体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 草履虫 transvers

4、e binary fission 横二分裂 / Conjugation 接合生殖5谈谈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书66页 6鞭毛与纤毛的区别:纤毛的结构与鞭毛不同,纤毛较短,数目较多,运动时节律性强。变形虫的结构 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绿眼虫的结构 鞭毛虫的多细胞动物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1. 古生物学方面:地层深度和化石种类。地层:最古老的地层太古代的地层晚近地层化石种类:简单复杂生物:低等高等说明最初出现单细胞动物,后来才发现多细胞生物2形态学方面:细胞数量和身体结构原生动物中有些群体形态与多细胞生物相似,推测这类动物是从单细胞动物向多细胞动物的中间类型,即单细胞发展成群体以后,又进一步发展成多细胞动

5、物3胚胎学方面: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是个体发育史和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史。个体发生过程是系统发生的简短的重演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简短地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与单细胞生物,并且说明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是相似的。(Bells Law(贝尔定律): 动物在发生过程中,一般特征比特殊特征在胚胎中先出现说明: 多细胞动物发展的早期所经历的过程是相似的 彼此间有亲缘关系,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受精与受精卵卵:植物极:卵黄相对多的一端动物极:卵黄相对少的一端受精卵:精子和卵结合为的一个细胞 卵裂受精卵囊胚原肠胚 卵裂: 完全卵裂:整个卵细胞都进

6、行分裂,多见于少黄卵 等裂: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海胆,文昌鱼 不等裂:卵黄在卵内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海绵动物,蛙类不完全卵裂: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多见于多黄卵 盘裂: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如乌贼卵,鸡卵 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表面,如昆虫卵囊胚: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囊胚腔:囊胚中间的腔囊胚层:囊胚壁的细胞层原肠胚的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invagination(内陷)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端细胞法: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裂成很多细胞,形成索状,伸入内,外胚层之间,为中胚层细胞

7、。在中胚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即为体腔。由于这种体腔是在中胚层细胞之间裂开形成的,因此又称为裂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又称为裂体腔法。原口动物都是以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体囊腔法: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由中胚层包围的空腔称为体腔。因为体腔囊来源于原肠背部两侧,所以又称为肠体腔。这样形成体腔的方式又称为肠体腔法。如后口动物的棘皮动物,毛颚动物,半索动物及脊索动物均以这种方式形成中胚层和体腔。1端细胞法2体腔囊法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分化:胚胎时期的细胞,开始出现时,相对地说是较简单、均质和具有可塑性,进一步

8、发育,由于遗传性,环境、营养、激素以及细胞群之间相互诱导等因素,而转变为较复杂、异质性和稳定性的细胞的变化现象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从内中外三胚层发育分化而来的外胚层:表皮及衍生物( 如皮肤腺、羽毛、毛等)神经系统,主要的感觉器官消化道两端(口腔和肛门)内胚层:中肠上皮原肠的突出物,如消化道衍生物(肝脏、胰腺) 鳔、肺、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等呼吸道和尿道的上皮中胚层:具有多能性,分化成动物的大部分器官真皮及其衍生物肌肉、结缔组织、骨骼、血管多数动物的生殖系统排泄器官的大部分分泌和渗透调节的器官等多细胞动物起源的学说:群体学说,合胞体学说(具体见书P64) Coelenterata(腔肠

9、动物)Radial Symmetry(辐射对称):即大多数腔肠动物,通过其体内的中央轴(从口面到反口面)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Biradial Symmetry(两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的一种中间形式。代表动物Hydra(水螅),有水螅型、水母型,但是应该是水螅型为重点。水螅的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体表一层为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层(epidermis),里面一层为内胚层形成的胃层(gastrodermis),两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mesoglea).Gastrovascular cavit(消化循环腔):

10、由内外胚层细胞所围成的体内的腔,即胚胎发育中的原肠腔。它与海绵的中央腔不同,具有消化的功能,可以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因此可以说这类动物开始有了消化腔。这种消化腔又兼有循环的作用,它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所以又称为消化循环腔。关于上图的英文注解:表皮层(Epidermis)、中胶层(mesoglea)、胃层(gastrodermis)、Longitudinal muscles (纵肌原纤维)、Radial musculature (环肌纤维)、Body wall(体壁)、Nerve cell(神经细胞)、sensory cell(感觉细胞)Musculature(肌肉结构)ep

11、itheliomuscular cells (皮肤肌肉细胞)l Epithelial cell: myofibrils(肌原纤维)皮肌C(我看课件上是这么写的,但皮层C不知道是什么意思)l Longitudinal muscles (纵肌原纤维) :外皮肌细胞内l Radial musculature (环肌纤维):内皮肌细胞内Primitive Nervous System(原始的神经系统)Nerve net(神经网)神经网:是动物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极和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Reproduction(生殖): 分为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生

12、殖)和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无性生殖): by budding(出芽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有性生殖): by sperm-egg binding the testicle or the ovary: originate from ectodermal dioecious(多数雌雄异体)。有性生殖是精卵结合,大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为雌雄同体。Regeneration (再生):l 再生能力很强,如把水媳切成几小段,每段都能长成一个小水媳,但是只有单独的触手不能再生成完整的动物。l 通过水螅的垂唇和口切

13、开,能长成双头水媳l 将水螅内外胚层细胞分开,2层细胞都各自再生成为完整的水螅Morphology:Only polyp stage(水螅型),no medusa stage (水母型)Basal or pedal disk(基盘)Mouth, hypostome(垂唇)tentacles(触手):610条基盘芽体形成早期垂唇触手体壁消化循环腔芽体水螅纵切图卵细胞卵巢口外胚层内胚层中胶层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1 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进化意义:(1)是从水生到陆生的条件;(2)两侧对称的动物明显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体背发展了保护功能,体腹发展了运动功能,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前端发展,提高了动物的适应能力和运动机能。(3)第一次出现排泄系统:原肾管,原肾管由许多分支的排泄管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每一小分支的最末端,由焰细胞组成盲管(4)进化出了实质的中胚层: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2 皮肌囊:由中胚层产生的肌肉与外胚层产生的表皮相紧贴而产生的体壁。3 消化系统不很完善,有口无肛4 排泄系统原肾管:是身体两侧的外胚层内陷形成的,通常具有分支的排泄管,又排泄孔通道体外。作用是调节水分的渗透压和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