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02326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那么识字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而进行,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音、形、意统一原则汉字是由音、形、意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学生识字不仅要会读字音,还要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互相联系,互相沟通,才能达到见形而知音义,听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字音写字形的效果。(二)教学方法形象直观的原则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也

2、就是说形象思维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线,把识字与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直观教学。一般地说,入学前儿童在识字方面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的脑海中已经掌握了一两千个与事物相对应的文字,这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实物、图片、课件、语音、动作、模型等等进行直观教学,使文字与学生熟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事物,让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获得知识的实践中,从而获得清明确的概念。(三)同音、近义、形近字的区分原则。在学生的习作中,同音字、形近字张冠李戴的例子比比皆是,

3、为了防止学生写错别字,就必须帮助他们区分同音字、近义字和形近字,也就是在字的音、形、义统一背景上,突出比较差别细微的部分。音同形异的如“工”和“公”,“在”和“再”等,教学这类字时要结合课件和词句,着重从字义和字形上分析比较,说明各有各的用法。音同形近的如“像”和“象”,“跟”和“根”等,学生更容易混淆,教学这类字时要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课件分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并且要多种练习:组词、扩词、填空、造句等等进行辨别。(四)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原则。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因此,写字和识字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字的过程就是熟悉掌握字形特点、笔画、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的过程,教学生写字

4、不是为了写字而写字,是为了掌握字,使用字。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指导他们书写就会遗忘。因此,学生在初步掌握字的音、形、义以后,通过写来巩固识字。这样,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五)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字词只有落实到文章中以后,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学生识了字以后,就要指导他们认真反复地朗读课文,要求眼、口、脑并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的意思真正弄懂。这样,生字在朗读中反复出现,也得到了巩固。在讲读课文中,也要有意识地结合讲词和句,用正音、辨形、释义的方法复习生字。复述课文时,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字词。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词语口头或书面造句,随着学生识字量的逐步增加和语言的不断丰富,可以指导学生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练习观察图或事物,写词语,写句子,写短文,写日记等。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新福中心校 黄淑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